1激活课堂,提高效率
在以往的课堂中,看似热闹的师问生答的经过,其实无一例外地都是直奔教师备课时已“预设”的答案而去,师生皆以找到标准答案为成功。这种过分的求同取向,忽视了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更多的应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和感染。用标准答案一统天下,极易造成学生机械分析难题的思索定势,陷入单一化、概念化,进而扼杀了创造性思索。答案的完全统一,也使学生只求背诵现成答案,轻视了对文本的阅读和领悟。
离开了文本,何谈阅读?而评点法让学生回归到文本,与文本进行了真正的“对话”。在传统的课堂中也有讨论,但学生是围绕教师所提难题展开,在相持不下的情形下往往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评点完后的讨论是学生个体才能的展示,他们积极地交换自己的评点,展示自己的文采与独到见解。虽然评点有时稚嫩甚至偏失,但他们的进修主动性得到彰显,兴趣得到激发,也学会了对一些看似淡而无味的语言深入其肌肤,感知其韵味,揣摩其情意。在评点经过中,学生的生活体验得到激发,文本的意义产生应有的魅力,写出了许多独具特点的评点。
2美化课堂,少留遗憾
以前在上一些经典篇目时总会有些遗憾。一篇篇美文被拆得七零八落,以一个个小难题的方式把文章解剖得已无审美。明知不能如此,可又不得不如此,怕落下任何一个重点。而学生也被引入枯燥的“解剖”中。而评点法的运用巧妙地避免了“解剖”之痛。
笔者以前在讲《荷塘月色》时,都会罗列出一张表分析经典的4、5段,表的内容是把其中的比喻抽出来让学生找本体喻体相似点,找的经过已无法欣赏文段的美,只陷在枯燥的寻找相似点中去了。而本次让学生读上几遍,学生自己由衷地发出感慨“真美”。笔者乘机提出“那就留下你的笔墨来领略荷塘月色的美吧”。学生心领神会拿起笔评点开来,评点完积极进行讨论。整堂课学生处在一种美的享受中,而笔者轻松地与学生共同赏析。
再如经典篇目《祝福》,分析人物形象与主题可以说一个枯燥的难点。但结合文后的“活动体验”的难题,让学生对文中“两次微笑”“多次眼睛”“四次飞雪”“五次钱”进行课前评点,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由讨论点拨很轻松地归纳出人物形象与文章主旨。
评点法能够很好地使教师由课堂的主体向引导者转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文学作品,获得特点化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形成全面、深刻的领悟。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进修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觉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进修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进修技巧和途径。”课程标准中的这一教学建议强调掌握进修技巧对于进修者的重要意义。而评点法起到了这样的影响,它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养成独立思索、主动探究的习性。当然,评点法的运用不在于形式上的模仿,更重要的是要以一定的文学底蕴为基础,以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为根本,逐步养成评点的习性,也就学会了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