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蜀相全诗读写?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的这首《蜀相》写于上元元年(760)春,此前,杜甫因直言进谏,触怒了肃宗,乾元元年(758),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当时关中大饥荒,第二年杜甫因俸禄不足养家,又对朝廷政治深深失望,于是弃官不做,携家逃到秦州(今甘肃天水),三个月后,又南逃到成都,在成都浣花溪旁定居。
二、杜甫的《蜀相》的全诗分析?
“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寻字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景仰和缅怀,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三、白居易蜀相诗?
《蜀相》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蜀相诗题?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注释
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五、关于蜀相这首诗,《题成都武侯祠》和《蜀相》哪个更适合做诗题?
蜀相显然更好。
思想内容上,作者的重心在于突出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杰出才能与高尚品格;思想情感上,表现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悲伤、作者对诸葛亮可以遇到明主一展才能的歆羡。这显然不是“武侯祠”能概括得了的。
六、蜀相这首诗的意思?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
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七、蜀相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蜀相》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古迹,称颂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写丞相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律诗由“起”、“颔”、“颈”、“结”四联组成.这首诗的“起联”两句一问一答,貌似平常,实则不然.这里,诗人以近乎口语化的诗句点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位置和古柏森森的自然环境,其间一个“寻”字妙笔天成,使得一问一答两相连属,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堂的情不可耐的心绪,这一方面暗示出杜甫与诸葛亮虽不同世却思想相通,另一方面也替后面的赞颂、痛惜之辞预为伏笔,使得全诗和谐统一,首尾相衔.
八、寄身西蜀州全诗?
《别海南黎民表》
宋代 苏轼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别海南黎民表》宋代作者:苏东坡
全诗解释如下:
我们本来就是儋耳人,寄居在西蜀州。忽然跨过大海去,就像有事去远方游历。平生看过生,死,梦,三者不分好坏。知道和你不会再相见,打算走了稍做停留。
九、蜀相一诗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
题为“蜀相”,而不是“诸葛祠”,是因为诗人写这首诗意在人而不在祠。诗又自祠写起,是因武侯祠庙而思蜀相。《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
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十、蜀相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
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