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胆子小怎么变胆大(胆子是怎么变大的)

网友提问:

请问,胆子怎样才会变大?而且不会再胆小?

优质回答:

胆子是练出来的。

我读书时胆子很小,从来不敢上台,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会上台讲课。

某一天,在工作中领导觉得我普通话讲的标准,就让我替人上了一节课,当时我紧张的连嘴巴肌肉都在跳,但还好,我准备充份,顺利过关。台下的人都说我台风很好,我也很惊讶。后来就经常上台讲课了。在一次次演讲中,我胆子越来越大,自信心也强了,也越来越喜欢上台了。

所以我就是最好的例子,相信自己,别害怕。胆子可以练出来的。

其他网友回答

胆子小,主要是要看在什么情况之下,是面对一些事物和事件表现出来的恐惧,还是在面对一些社交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害羞与退缩。

一、对于事物和事件表现出来的恐惧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带来的恐惧或者是害怕的情绪,一般来讲,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对曾经有过的不愉快的经历的不美好回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个是对于未来事件感觉不确定,因此内心里希望逃避,不去面对。

对于过去经历的事件留下的不美好印象,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比如孩子害怕打针是因为曾经经历过针头刺进皮肤里的疼痛,害怕大妖怪是因为曾经在图书、电视里看过,听家长讲故事说过,或被大人无意间吓过等等,我们俗话所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是这个意思;再如,有些经历过地震的人,再次遇到类似的场景也极有可能会全身紧张,迅速进入恐惧情绪之中,进而反应过激。

对于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而希望逃避,出于这个原因而产生恐惧情绪的情况也很多见,比如第一次独自完成一件任务、对黑暗的恐惧等等,这就像看到茂密的原始森林,我们因为缺少认识而不敢贸然进入,当我们不得不进入的时候,就会因为对它了解太少而产生恐惧心理。

但是,恐惧情绪,作为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是我们每个人都一定会经历的内心体验。这是当我们面临危险,或者为了摆脱危险情境,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其实是一种健康的情绪。

有的时候,当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甚至大人克服恐惧情绪的时候,还需要采用“剥洋葱”式的方法来先搞清楚恐惧的对象究竟是什么。

因此往往孩子的那些恐惧、害怕的情绪,自己很难说出来,我们需要像剥洋葱那样,一层一层地帮助孩子梳理他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孩子才能慢慢的把那些造成他恐惧害怕的想法理清楚,把一些深层的害怕的想法和感受描述了一遍,本身就是一种治愈的方式,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孩子的情绪状态。

比如,发现孩子害怕狗,我们可以和孩子进行下面的这样的对话:

如果想克服这样的恐惧情绪,比较常用的方法有“系统脱敏法”和“暴露疗法”。

“系统脱敏法”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帕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由交互抑制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步骤,把引起恐惧、焦虑或害羞情绪的事物或事情按照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的顺序逐步呈现出来,当感觉紧张的时候就先采用一些自我放松的方式,然后再次呈现。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对不良刺激的适应能力,最终对这个事物或事情不再产生过敏反应,恢复并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身心状态。

这个方法在我们帮助孩子克服对事物或事件恐惧的时候也是经常会被使用到的有效方法之一。国外有一名叫琼斯的心理医生曾治疗过一名患有“恐猫症”的男孩。这个小男孩有一次被猫吓了一跳,此后见猫就害怕,后来发展到凡见到有毛的小东西就感到恐惧。琼斯医生就采取了“系统脱敏疗法”:先用兔子做试验,把一只兔笼放在离孩子较远的地方,然后用兔子喜爱的食物鼓励孩子去一步步靠近兔子。慢慢地,医生把兔子换成猫,又把距离一步步缩短,最后,小男孩终于消除了对猫的恐惧。

“暴露疗法”,也叫满灌疗法,是指不进行任何放松训练,让恐惧者想象或直接进入最恐怖、焦虑的情境中,以迅速校正其对恐怖、焦虑刺激的错误认识,并消除由这种刺激引发的习惯性恐怖、焦虑反应。

我自己曾经有过一段这样的亲身经历。因为曾经无意中看过一个恐怖故事,对故事中的一个插图印象深刻,这种恐惧感深深烙在内心里,大概过了差不多六年后,有一次同事无意中要讲一个恐怖故事的时候,刚讲了一个开头,我就条件反射似地认为一定是那个故事,于是吓得浑身冒冷汗,马上激发自己想起当年看到的那个令自己感觉恐怖的画面,因此,不敢再听,也阻止同事继续往下讲,然后这种感觉发展到了无法再看到那个同事,一看到,我就会联想起那个故事和那个恐怖画面,这个情况差不多持续了两个月,非常令我困扰。最后,解铃还需系铃人,我强迫自己在脑海中将那个故事从头至尾回顾了一遍,然后找到那位同事,请他当面把故事讲了一遍,果然,确实是那个故事,但是听完之后,我已经没有那么害怕的感觉了,这道坎也算是迈过去了。这个过程,就是暴露疗法。

总结下来,两点——

1、恐惧情绪并不可怕,是人类的一种正常情绪;

2、根除恐惧情绪的最佳办法,就是直面(无论一次性直接面对,还是渐进式接触)。

二、面对一些社交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害羞与退缩

如果是我们面对一些社交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害羞情绪与退缩行为,这需要我们先了解一下害羞情绪本身。害羞也是一种人人都会拥有的正常情绪,绝大部分人都会经历害羞的情绪状态,比如当遇到某些事、某些人时,我们会感到不好意思,难为情;或者因为胆怯、怕生或怕被人嘲笑而心中不安;有些时候会担心自己的缺点暴露在阳光下,会让别人看不起,因而不敢表达自己,越是表达自己就感到越害怕。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往往把害羞当作是不好的,甚至是有缺陷的。尤其是家长,当孩子一表现出害羞情绪,家长就会本能地希望去改善,去纠正,甚至刻意创造各种条件来试图帮助孩子消除害羞,尤其是当孩子在很多种情况之下都容易出现害羞表现的时候,家长们就更容易焦虑。他们认为,在现在的社会竞争环境之下,孩子应该更加开放,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在面临各种机会的时候,更能够勇于主动争取。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隐藏在这些害羞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却往往被家长们忽略,这些孩子的内心世界往往非常丰富,他们通常感情细腻,值得信任。

害羞型的人往往出于三种成因:

第一,天生的气质类型。天生比较敏感而内敛的气质类型,往往具有比较低的刺激阈值,他们的身体对外界的刺激较为敏感,因此,他们的身体在陌生和未知的环境中会出现比如心跳加快、肌肉紧张等反应,并且会释放出更多的应激激素,这种复杂的身体反应能够引起持续的害怕情绪和行为抑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结论是要么由基因决定,要么在孕期或出生时获得,在一般情况之下会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及成年之后。

第二,自我评价。每个人都会拥有自我意识,对于自己从生理到心理到社会关系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知,这些认知水平的高与低,会带来内心里对自我的评价,积极的评价带来自信感,带来自尊,消极的评价带来不自信,带来自卑。对于孩子来说,大约在2岁前后,每个孩子的自我评价开始萌芽,他们开始变得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2-6岁这样一个建立正确积极的自我评价的关键时期,有时候大人的无意所为可能会对孩子产生超出我们想象的负面影响,令他们变得脆弱而害羞,尤其是在3-4岁阶段,孩子对自我的评价,更多地是依赖于其他人的评价,通过他人的评价来确定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别人认为好,他就觉得自己很好,别人一批评,马上自信心就急转直下,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

第三,童年时代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如果父母很害羞,那么他们的害羞很可能会遗传给孩子,因为孩子是通过观察父母和模仿他们的行为进行后天学习的。

除了上面这三个原因之外,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会给孩子带来害羞情绪,比如,生活环境的改变,像入园、入学、搬家等这样生活环境的变化,往往会成为害羞情绪的诱因,还有一些令孩子感觉不太美好的经历也可能会成为造成害羞的因素,比如一段友谊的结束,某位亲人的去世,家庭情况的某些突然变化,一次父母间的激烈争吵等等。

再比如,一些容易引发胆怯情绪的事件发生,也会带来害羞的情绪,比如一些令孩子难堪的或感觉羞愧的事件发生,遭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排斥或拒绝,因为没有受到邀请而变成了局外人,在全班的同学面前犯了错误还受到了老师的批评等等。

那么,我们再回到主题,在社交环境下,为什么我们容易表现出来的害羞情绪呢?这往往会因为我们的内心可能持有的三种想法——聚光灯想法、读心术想法、自我否定想法。

我们以不敢上台在公众面前表演为例。我们可能会有下面的三种想法:

想法一:大家都在盯着自己看——聚光灯想法;

想法二:大家都觉得自己身材很糟糕,表演得很差——读心术想法;

想法三:自己肯定会表演得非常糟糕——自我否定想法。

但是,如果你自己是个观众,你会是这样想台上的人吗?其实未必,是不是?

因此,我们可以换成一种“自信想法”来与上面的三种想法进行博弈——

想法一:其实大家都在准备自己要演出的节目,不会那么在意自己;

想法二:大家才不会关注我长得怎么样,他们应该在看我的表演,但他们也不是专业评委,不可能判断出来我是好是坏;

想法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准备了那么久,评委应该能够看出我的努力。

总结下来,当我们面对社交场合的时候,两点——

1、抛弃消极想法,多用“自信想法”;

2、让自己多练习,熟能生巧。

希望以上的解答能够帮助到你。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吧,主要就是看个人,要去练习,面对的事情多了,习惯了,便有勇气去面对,建立自信也是很重要的,不足的地方尝试去弥补,优秀的地方就要去发扬,建立自信,认清自己的优缺点,坦然的心境也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