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雍正王朝》里谁最老谋深算?
优质回答:
如果不说史实,只是根据《雍正王朝》这个电视剧的剧情安排,人物设置来排位,根据老谋胜算的程度,应该是——
康熙第一,邬思道第二,张廷玉第三,佟国维第四,王掞第五。
在本剧中,康熙有被八爷党,被朝臣隐瞒欺骗,比如开始黄河发大水,吏部和地方司道衙门一团和气,瞒报灾情……康熙有被戴绿帽,比如太子和郑春华私通……康熙有对忠臣保护不当,比如四阿哥追讨欠款逼死魏东亭……然而,康熙始终是那个高高在上,个人威望毫无动摇,对全局有充分的把握和了解的最高统治者。他在九龙夺嫡的纷争中,面对各种迷局和乱局,始终冷静观察,理性分析,最终废除无能的太子,抑制住没有原则的八爷党,支开老十四,保护老十三,授权隆科多、张廷玉、年羹尧护驾,保护雍正上位。作为大清帝国最高统治者,康熙有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感知和强大的手腕,所有人都算不过他。
邬思道在《雍正王朝》全剧中仿佛是看透了一切,运筹千里的神人。有大量镜头给到邬先生,都是他在读康熙的书,或者教弘历读皇爷爷的书。邬思道所有的神算,都是建立在他对康熙,或者对最高权力掌握者的揣摩和理解之上。邬思道敬佩康熙的能力和才华,对康熙无限忠诚和信任,所以他的思维逻辑是和康熙一致的,他看问题的高度也是和康熙完全一致的。邬先生知道康熙不选谁,还知道康熙要选谁。而作为一个谋士,不在局中,最后选择半隐,然后全隐,淡出权力的漩涡,逍遥自保,更是无限智慧。
张廷玉的职能,相当于是个贴身秘书,本来上书房排行老三,作为汉大臣,在佟国维、马齐两个满人之后,但是因为眼光独到,忠诚坚毅,最了解主子,深得主子信任。在《雍正王朝》中,张廷玉一直不喜欢八爷党,亲近四爷,为四爷说好话,在太子兵变时,和康熙一起布局平叛,在康熙逝世时,钳制隆科多,一起拥立新君雍正。可以说,张廷玉是在坚决贯彻康熙的意志,为此毫无保留,甚至承担了巨大风险,所以,遗照宣布那天,只有十三爷带兵来了以后,他才长长嘘了一口气。张廷玉知道康熙不喜欢谁,为什么,康熙喜欢谁,为什么,并且还挺身而出,选择投靠了康熙喜欢的那一个真正的储君,所以张廷玉终得善终,家族世世代代享受荣耀,是历史上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大臣。
佟国维在《雍正王朝》的前半部分,始终是上书房大臣中最有权威的一个,作为皇亲国戚,功臣首辅,他始终明白一个道理——康熙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康熙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康熙选定的接班人,才是铁稳的接班人。第19集,在佟国维被开缺回家养老之后,朝中夺嫡之争达到了巅峰,隆科多前往请教,他对隆科多的叮嘱正是这句话。
所以不管他知不知道康熙心中默认的接班人是谁,都和康熙达成了默契——自己找机会退出,将权力移交给自己的后人隆科多,尤其是康熙亲自赋予的兵权,这样康熙让隆科多辅谁就辅谁,然后捧杀八爷党。或许佟国维本人和雍正的关系不亲不近,但是有自己后代隆科多的拥立护驾之功,就可以保佟家荣华富贵了。佟国维知道康熙不喜欢谁,不明确康熙要选谁,但是愿意跟着康熙一起选。当然,因为有这种骑墙的行为,所以富不过三代,老头子一辈子经营,到了隆科多就玩完了。
王掞作为废太子的老师,康熙敬重的老臣,辅佐了一辈子太子,然后无奈太子是扶不起的阿斗。当太子彻底无望以后,王掞第一个看出来雍正将是合适的储君,于是这个看起来萌宠迂腐的老头果断决绝地为他除掉了所有继位的隐患,尤其是他不忍心杀死的郑春华,然后自杀。虽然自己的一辈子无所作为,但是雍正上位以后,会感激他一辈子,保证自己家族后人衣食无忧。
由此可以看出,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所有的老谋深算,都是建立在对康熙的忠诚之上,越是能算出康熙要什么的人,层次越高,最后的结局越好,而那些自作聪明的人,自己瞎算,比如什么“八王大,大王八” 什么民意人心,或者乱押宝,四处骑墙,都属于不入流。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是耐人寻味,这的的确确是一部百看不厌,艺术价值极高的神剧。
其他网友回答
李卫,不服来辩。很?异之前36个答案里没有一个提到李卫的。首先问一下,贯穿全剧,对雍正最忠心,雍正用着最放心的是谁?出身最低,但是发展最好的是谁?办差基本零失误的是谁?只有李卫!李卫具有的品质:第一是忠诚,这个不用多说,只混雍正一个圈子,把四阿哥当作唯一依靠。你几时见过八阿哥之流拉拢过李卫?甚至连生个儿子也起名叫李忠四爷。第二,低调不忘本,已经是地方大员了,带老婆孩子拜见四阿哥,不坐车不坐轿自己抱孩子走着去,连四阿哥都忍不住说他。李卫老婆回答说:李卫说了,在主子面前,哪有我们摆的份。无论做多大的官,对雍正永远是称主子,称自己奴才或狗儿。也只有对李卫,雍正才能敞开心扉,推心置腹,这点连对邬思道都做不到。雍正见李卫表情永远是松驰的,说话是无所顾虑的。正所谓“上等人,有能力没脾气,可打可骂,以真面目示之”。第三,能力强,执行力高。推行新政、处理科考案等,无一不彰显其高超的执政手段,决策果断,善于抓住重点和时机,不按套路出牌,政绩卓著。在推行地方新政方面不亚于田文镜。第四,处事灵活变通,既有雷霆手段又善于协调关系减少矛盾。对比年羮尧西北打仗、田文镜追比国库欠款,无一不激化矛盾。而李卫在处理这种棘手的事务时善于变通,例如在推行火耗归公和摊了丁入亩时,建议先易后难,逐步化解矛盾。就连给年羹尧善后这事也处理得有情有义。无疑李卫执政是给雍正带来麻烦最少的一个,也是同时对自己保护最好的一个。第五,是干吏也是弄臣,懂得隐藏锋芒,在嘻笑怒骂间发挥自己能力,比如写告示那段。第六,有个好老婆,贤惠且同样低调不忘本。李卫老婆本身是四阿哥福晋的侍女,天然拉近了两家关系。无论是雍正微服出巡揭发李卫特殊爱好那段和带孩子见福晋那段说的话,无一不显示高情商(一是再三表明两夫妻不忘本,二是表示要看着李卫不乱来),替李卫加分。
李卫的谋不象其他人,李卫是“能而示之以不能”。他长期得到四阿哥和邬思道等人调教,心智比他人要高得多。邬思道等人的谋有个大忌“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那种精僻的分析说教对于四阿哥在一定时期可以接受,长期是没有好下场的。李卫的谋在于结果。举两个小例子,一是年羹尧初露易心时,四阿哥推荐老十四任大将军王,换来老十四推举年羹尧为川陕总督。但年羹尧紧急回京没有先去拜见四阿哥而是去见十四阿哥。最先通知四阿哥的是谁?是李卫。通知的方式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李卫给四阿哥亲笔写了一封信,信里错字百出,让人捧腹。先说想念之情,再汇报自己近来工作情况,接着说自己家事:狗儿快有小狗了。最后只是顺道一句:年羹尧进京了。越是轻描谈写,越是显得李卫深谋远虑。没有专折密奏,也没有分析和提出自己意见。因为李卫知道事情的意义,而这时候四阿哥还用得着年,不能撕破脸。李卫和年在潜邸里同袍之谊,不好打小报告。最重要的是他明确知道这封信到四阿哥和邬思道手中他们会有怎样的行动,无需多言。所以他在信中以一句话说了个事实,谁都没得罪,之后半集都围绕这件事展开的。
第二件事,西北打仗,邬思道押粮草见年羮尧那段。年一见到邬问:您不是在李卫那里吗?邬笑回答:李卫那小子太不讲道义,八千两把我卖给了田文镜。我们再回忆一下,雍正大位已定,最后回府见邬思道,邬说了今后自己的打算:不会到朝廷做官,半隐起来,隐居在一个雍正看得到的地方。李卫这时候接手邬,一是自己当官不久,需要有人指点;二是不负邬的交情;三是替雍正解除后顾之忧,替雍正监视邬。但是李卫也知道邬对雍正登基前的事知道太多,长期在自己手里等于扣住了雍正一张底牌。再加上当时老八党暗流涌动,雍正还没有完成政权的绝对权威。但又不能擅自放邬,于是花言巧语,包袱丢给了田文镜。其一,当时李已可以脱离邬独立处理政务;其二,田文镜也是雍正信任之人,可以接替自己继续监视邬;其三,避免雍正对自己的顾虑和猜忌。无疑,李卫在这件事的谋和处理上显示其成熟稳重的思维方式,其功力当时已不在邬思道之下了。
李卫之智,在于只当学生,不当先生。在于远离朝堂,既发挥自己执行力强的优势又远离风暴中心。在于贯穿全剧,你都看不到李卫之谋。在于谋于发起点,左右了别人命运,而又最完善地保护了自己。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把皇帝排除在外,可以拿三个不同出身、不同性格、不同职务的人来做示范;那就是“张廷玉、佟国维、邬思道”。把这三个人捏在一起简单介绍一下必定使你有不小的收获。【皇亲国戚的国舅爷佟国维】
一、佟国维:这是一位典型的大官僚,出身高贵,与皇室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皇亲国戚是佟国维的招牌。所谓官僚;是否有职务都可以发表一件,事情对错都有其表决权,号称佟半朝。
佟国维的姐姐孝康章皇后是顺治帝老婆,康熙帝的生母。其女儿孝懿仁皇后为康熙帝老婆,还是康熙帝的表妹。是康熙皇帝名副其实的老丈人、表叔。
佟国维自小与其兄弟佟国纲跟随康熙帝南征北战,兄弟二人战功显赫,加上与皇室近亲,又能征善战,所以在满清顺治、康熙两朝奠定了话语权。佟国维奸诈胜过狡猾,属于官场政治老手,康熙某种程度还会买他账。【上书房大臣张廷玉】
二、张廷玉:满腹经纶的张廷玉是实干,苦干加巧干,前面康熙朝初期大学士、太子太傅“张英”二儿子。张廷玉的入仕靠的是才思敏捷,不说废话,万言万当,百言不如一沉默。在康熙帝、雍正朝始终是皇帝的大秘书,行书文不加点,深得三代皇帝喜爱。
张廷玉每天应对皇上的功课做的全面,事情不考虑成熟从不表态,是康熙、雍正、乾隆初期三朝皇帝的重要参谋助手。
在康熙、雍正两朝;张廷玉是以公心事主,以勤勉而著称,以廉洁自律为表率,到了乾隆朝,可能与年龄有关,经常惦记雍正帝答应他的进入“贤良祀”而侧面暗示让乾隆立字据而惹乾隆反感。
张廷玉的个人能力、魅力超强,后期门生故吏遍天下,无形当中结下了庞大的权力网。张廷玉处事不惊而谨慎小心,他的官望绚丽多彩让朝廷官员佩服,让皇帝信服,所以他立于不败之地。【落魄书生邬思道】
三、邬思道:此人虽然是“二月河”作品及电视剧《雍正王朝》演绎和杜撰出来的人物,可是此人非常危险可怕,属于阴谋得体,小人得志,虽然是书生,更是落魄书生,从他的履历看:大闹贡院,组织学潮就可以看出此人喜欢幕后指使,唯恐天下不乱。
我的判断:雍正帝登基那日晚上放走了邬思道,雍正帝一定后悔,此人一旦流落江湖就是隐患,即使不是残疾之人也不可登上庙堂之上。此人很难驾驭。
此人虽然小有才华,但是喜欢搬弄是非,在邬思道离开雍亲王府那日与十三阿哥的谈话大有挑拨离间兄弟感情之嫌疑。
此人邬思道即不可信又不可用!帮助雍正登基,那是因为邬思道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且无路可去。
佟国维、张廷玉、邬思道三人各有千秋,佟国维作为皇亲国戚一定与康熙皇帝有一种默契,毕竟是皇上家里人,而且佟国维又是官场老手及政客投机分子,时刻掌握皇帝的喜怒哀乐是强项。
张廷玉作为宰辅,必定有超强的过人之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按照雍正皇帝的话说,张廷玉的“公忠能”才是他的真本事。
邬思道这人驾驭好了,看你有前景能给你效力,否则就尥蹶子,在电视剧的雍亲王府中的一次雍正帝没有听他的,邬思道拎包就要走,还是年秋月的挽留才勉强留下。此人不可留也不可用。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带你继续解剖雍正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第211期总268期)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最老谋深算的人应该是康熙。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得罪人”这三个字是贯穿全剧的关键词。
历史上和电视剧中,康熙皇帝颇得人心,后人评价很高。但是说到底,康熙的这种形象都是刻意装出来的。康熙和唐太宗很像,凡是以贤君的标准要求自己。希望自己死后,后人能给他一个很高的评价。太在乎自己的后世评价了。
历史上的康熙,谥号是“仁”皇帝。电视剧中,也基本表现了康熙“仁”的特点。
康熙对儿子“仁”,对大臣们“仁”,凡事一副“寡人仁至义尽”的感觉。
康熙为了形象,他不愿意得罪人。
但是对于清帝国来说,国家面临着沉重的积弊,不改革不行。而改革,势必会得罪一群人。康熙对改革,一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他不愿意因为改革毁了自己的形象。那么,康熙就只能在儿子中,选出一个不怕背负后世的骂名的人,接替自己。
老八为什么没有竞争力?康熙自己也说了,八阿哥胤禩凡事都学他,处处讨好于人,处处搞关系,对自己的形象非常看重。这种人怎么能继位?选一个跟自己一副德性的人接班,大清就玩完了。
所以,康熙必须要在皇子中物色一个“挑得起担子”的人。必须重大局、有责任心、有能力、不怕得罪人。这个人,就是四阿哥胤禛。
其实,整部电视剧都可以看作是康熙老爷子下的一盘大棋。表面上看,是雍正通过努力取得了康熙的信任。其实,康熙除了雍正又能选谁呢?(单从电视剧来说)
康熙需要的是“孤臣”,是以帝国大局为重、哪怕把全部官员得罪光也义无反顾的实干家,是勇于担当道义、面对地雷阵也一往无前的改革者。只有这样的继承人,才能给康熙老爷子擦屁股。
纵观全剧,没有一件事不在康熙的掌握中。但是也没有一件得罪人的事,是他自己干的。包括复立太子这件事,他也要把前戏做足了。气的佟国维牙痒痒。耍了满朝文武两百多名大臣。
到最后,别人都是奸吝小人,他自己是千年圣主。自己往黄土里一埋,哪管它后世洪水滔天。雍正还得感激康熙选中了自己,忙的跟狗一样给自己老爹擦屁股。最后活活累死不说,还被天下的读书人骂。
雍正,活活被康熙坑死了。
其他网友回答
最老谋深算的,非康熙皇帝莫属!
首先,老八被康熙耍了!
老八在诱审肖国兴一事,被图里琛向康熙揭发以后,他就凉了。但是,康熙却不马上处罚他。康熙还让百官推举新太子人选,就是想看看八爷党势力有多大。他就等着佟国维率领百官推举老八为太子,然后,当场骂佟国维一顿!这哪是在骂佟国维一个人,这是再骂老八!
康熙就是在教育老八,朕还是皇帝,朕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虽然,老八得票最多,但是,没有朕这一票,这次选举就算作废!朕就是“食言”了,你们服气吗?朕还敢把最支持老八的大臣佟国维给罢官了!朕就是这么任性!
其次,太子被康熙玩废了!
太子的老师王掞说康熙养子不教,也是有道理的。康熙有纵容太子犯错的嫌疑。
太子自从索额图倒台,就已经被康熙嫌弃了,两人关系已经无法修复。之后,太子所做的玩忽职守,贪赃枉法的事,康熙都看在眼里。包括,大阿哥举报太子卖官鬻爵的事,刑部冤狱的事,太子公报私仇整八爷党的事,康熙都知道。但是,康熙就是不教导他,不批评他。康熙就是让太子在被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太子最后如此不堪,康熙的“功劳”最大。
《春秋左氏传》中有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郑庄公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让他们谋反,然后以此为借口杀了弟弟共叔段。
康熙这么对待太子,就是在给自己废太子找借口。就是在给自己不传位给皇子,找借口。
最后,康熙为了传位给胤禛,下了一盘大棋。
康熙始终能冷静面对混乱的朝局。康熙在处理很多政务中,展现了优秀的帝王素质。在“九龙夺嫡”这件事上,他能冷静处理,分化瓦解老四的对头。康熙为了保证老四顺利继位,做了一系列安排。
首先,通过选举太子人选一事,打击佟国维为首的八爷党官员。
其次,将老十三软禁,表面上消弱了老四势力。
再者,让老十四当大将军王,将本来属于八爷党的老十四分化出来。离间了老八和老十四的关系。同时,对于年羹尧陕甘总督的任命,也让老四有能力看住了手握重兵的老十四。
最后,用两封诏书控制住隆科多,让隆科多出任九门提督,扶持老四胤禛登基!
康熙的帝王心术,真是无人企及。
(文|勇战王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