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看完一些名著和专业类书籍后感觉毫无收获?应该怎么看?
优质回答:
这个问题应该从几个方面去理解。看书是看过了,在看书的过程中,有几件事是必不可少的,你做了几件?
其一,就是要一丝不苟的作好读书笔记。尤其是在重要的章节,重点的段落,令人感动的句子,能够使人醍醐灌顶的道理,自己看后的感受和体会。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要认真的作好每笔的記录。
其二,就是在看书的时候,哪个地方对你有些启迪?哪个地方令你开悟?哪个地方给你一个方向?使你看到前方的光明?俗话说”不仅要学到,重要的是悟到 “。就是在看书的时候,要开动脑筋,展开联想,千万不要”水过地皮湿”式的一漫而过,否则就一事无成了。
第三,要有读书的体会。看完一本书的时候,要有自己的读书体会,最好是形成文字的体会,写出之后可以检查自己的想法,自己有些什么收获。如果这些工作都做了,你就绝不会看书什么感觉收获都没有的。学习是很快乐的,又是很辛苦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点滴积累,百炼成钢。
谢谢问答平台!谢谢大家的鼓励支持!
其他网友回答
分享下我的读书经历,
第一个阶段 没有感觉,痛苦太多了
36岁前,读书基本没什么感觉,那时候,我读的最多是鸡汤类的书,为了自我疗愈,就是你说的那种状态,读再多也没感觉。分析了一下原因,
1. 感知力太弱,只能感知痛苦,痛苦塞满了我的空间,其他东西进不来。
2. 感觉书里的内容对我无效,比如《吸引力》、《遇见未知的自己》、《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高效能人士的五个习惯》,看完就完,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
3. 感觉“别人能做到,我做不到,我是不行的”,充满了自我否定,活在自卑的漩涡里。
4. 小学中学大学读的书很多,大学对我来说,感觉也白上,因为没有幸福感,我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被爱和追求幸福感,上学对我是折磨,痛苦。
第二个阶段 有点感觉,依然做不到
我36岁才结婚生孩子,1年后婚姻危机,面临离婚,冷战,极度痛苦抑郁。于是找心理咨询师,开始研究我自己痛苦的根源。
1. 我又开始读书,目的是寻找原因,想在书里找真相,因为外面世界没有人能理解我。
2. 我当时专门读心理学,《非暴力沟通》、《少有人走的路》、《新家庭如何雕塑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萨提亚治疗实录》、、、、、、、
3. 因为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对自己的问题有点觉知,感觉是自己导致了自己的问题,但是依然痛苦,无法摆脱痛苦。
第三个阶段 读书很有感觉
2018年,我开始了自我疗愈,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释放从小到大的受伤事件的情绪,与自己和解,这个阶段读书很有感觉。
1. 我报名了心理咨询师的考试,系统的学习了心理学,边疗愈自己,边学习理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2. 这个时候,我感觉我之前读的书有点用了,我可以操作”非暴力沟通”了,那时候没感觉做不到,因为负面情绪太多,堵塞了我的全部感知空间。
3. 这个时候,我读了武志红《巨婴国》、《与神对话》、路易斯海《生命的重建》、林文采的《心理营养》、重新又读了《吸引力法则》、《遇见未知的自己》,这个时候,我读的东西全部能读懂,甚至有批判性思维,能够找出书里不尽完善的地方,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了。
4. 这个阶段的感知力已经大大扩充了,不仅仅能够感知自己的痛苦,还能感知别人的痛苦,摆脱了受害者情结。
第四个阶段 读书有收获了
2019年,我加入樊登读书,陆陆续续听了很多书,这个我读书的一个转折点。
1. 《穷查理宝典》这本书对我影响巨大,查理芒格和巴菲特都是极爱读书的人,是“长着两条腿的书架”,查理芒格说加州理工和哈佛法学院都没有帮到他,都没有提供有价值的东西,他真正的智慧是读书获取的,我从这里知道读书对一个人的价值,对读书一发不可收拾。
2. 这个阶段我又读了《非暴力沟通》并且能够找出里面的不完善之处,批判性思维,我感觉我读书升级了。
3. 这个阶段我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并且能够应用书中所学,这个阶段读书非常非常有感觉,我感觉我的人生充满了希望。
4. 我爱上了写作,我发现了我的很多天赋,不断的写作,盘点自己,输出自己。
第五个阶段 我爱上了读书
2020年我加入了弘丹写作训练营,我的读书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因为热爱写作,学习写作技巧方法,对自己有了新的认知,感觉自己越来越无知,需要学习的太多,这个时候如一个吸水的海绵。
1. 这个阶段,读书会做思维导图,提升了逻辑能力。
2. 这个阶段,会摘录书里的金句和案例,成为我写作的素材来源。
3. 这个阶段,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几个小时可以读一本书,读书有了目的。
4. 这个阶段,知道什么是精读和泛读,哪些书要精读,哪些书要泛读,哪些书需要一页页的读,哪些书利用碎片时间听书。
5. 这个阶段,感觉书籍简直是宝贝,一天不读书就难受。
6. 这个阶段,开始研究如何高效读书,高效学习,吸收内化、实践,学以致用。
7. 这个接单,开始扩充阅读范围,比如经济学、自然科学、、、、、自己的好奇心越来越大,,,,,爱上读书,人生从此没有孤独和无聊。
总结
从读书没感觉到一天不读书都不行,到读书写作成为终身要做的事情,这其中发生了很多事。总体来说,
1. 读书跟自己的经历有关,有些经历你没有,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
2. 负面情绪多的时候,什么都无法吸收,负面情绪是巨大的阻力。
3. 你需要明白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对读书效果有影响。
4. 读书需要实践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否则读完就完。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心理有阻力,需要先清除阻力,否则没有空间吸收。
其他网友回答
很简单,这类书籍不是你的营养餐,自然不吸收。
其他网友回答
博库图书馆,一个专业图书类大号,解决您的各类读书难题。
关于看完名著书籍,却没有感觉到自己进步或者有收获的问题,编辑觉得可能有以下这些原因:
1、粗读未细品,只是学的很表面
回忆一下我们上学的时候,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或者一本新书,都是要反复的读说背写,反复重复多次再加上老师的讲解才能有所理解。
而现在,我们自己看书,基本上就是粗读浏览一遍,这种情况下想要学会或者记住一些东西就比较难了,更不用说还想要运用自如。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您静下心来,真正读进去书,认真的做笔记,当成一门知识来学习。
2、学的太少,单个的知识,不足以连点成线
还是以上学时的情况举例,就拿语文来说,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学习拼音,然后识字、组词、写句子、写作文、背课文、背古诗,一直到高中毕业,十几年来我们都在不断的学习,所以才能轻松地做题写文章。而现在,一个可能您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想要通过一本书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掌握,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并且,我们遇到的问题,通常是需要很多知识一起运用才能解决问题的,而您只学习了单个的知识点,很显然并不能实际的解决问题。
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您系统的做计划,从浅入深,一点点的学习,等到学的多了,知识就自然的连成了体系。如此,在遇到问题时,自然就能综合运用,解决问题了。
3、未遇到可以施展的场面
小时候经常听老师说:“知识,只有在实际运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才能知道是不是真的学会了。”
编辑觉得,这句话对于您现在的问题也同样适用。
你说觉得自己没有长进,这可能是因为您并没有遇到需要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知识得不到运用,您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判断是不是学会了。
如果给您一个具体的情况,你能相比于之前有一些新的想法或者看法,那您就是长进了。
对此,您如果看的是实用性的名著,那不妨直接寻找对应的场景进行尝试;如果您看的是文学性的书籍,那您也可以到某个平台去看看关于这本书的一些提问和问题,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一些看法,甚至能说出点什么。
4、市面上水太多,你读的是假名著。
信息化时代,流量主导的市场占据了大众的视野,这导致随便一个人就能出书立传。
市面上的书变多了,质量也越发的参差不齐,这会给我们筛选可阅读性的书籍增加困难。
更甚至,很多质量一般的书凭借流量和营销手段,一跃成为了畅销书。
畅销书在一定时间很可能被一些人错认为是名著书籍。
实际上,畅销书都不一定是本好书。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您首先应该确认您学习的是否是真的名著书籍,或者是否是专业、有名望的人的著作。
当然,这并不是说非名著、非专业人士就写不出好书,事实上,我们也一直在强调“没有白读的书”这个观点,上面那样说只是希望您对于书的质量更加重视。
好的书,可以更快更长久的提升您的能力和情操,而坏的书却只能让您学到经验和教训,一不小心还可能带歪您的思想。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粗浅的看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读到一本难读的书时,总希望它能启发我们,结果往往却不尽人意。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也许我们该反思自身阅读行为的“差错”了。是阅读方法有问题,还是我们思考的方法不对?24.5万字的畅销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介绍了我们读者应掌握的阅读技巧、方法、阅读所应具备的视野,建构体系完备的阅读方法论,真正地教会我们如何把一本书充分转化为我们脑中的知识。
一份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思维导图帮你快速建构这本书的理论体系,如果准备读此书,可作为本书的导读来使用。如果已经读完,那么请把这份思维导图看作这本书的精华吧,在实际阅读应用中,把它作为精华的方法和技巧铭记于心。
如何阅读一本书思维导图
一、《如何阅读一本书》概述
概述是用本思维导图梳理的本书的大致内容提纲。书中主要讲了阅读的活力和艺术,阅读艺术就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阅读应该是主动的,而且往往是我们越主动,效果越好。然后,作者提出阅读四层次理论,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其他内容都由它来展开。
《如何阅读一本书》思维导图还把第一篇第五章“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的重要内容提炼出来,在阅读中应不断自我提问,才能有所思考,告诉我们关于做笔记的方法,对我们检视自身阅读行为,提高我们大脑对阅读内容的吸收率和转化率有很重要的帮助。
《如何阅读一本书》概述
二、阅读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
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高的层次包含了低的层次。
第一层次的阅读为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也可称做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就摆脱了文盲状态,熟练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阅读训练,获得初步阅读技巧,就如同我们小学阅读理解的水平。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为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就是抓出一本书的重点,即大致浏览本书的内容。但在短时间内通常很难掌握一本书所有的重点,你的目标是从表面去观察这本书,学习到这些“表面内容”的一切。
第一、第二层次的阅读被称为浅层阅读。
阅读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
三、阅读的第三层次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为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如果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就要做到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也就是用“你能运用良好的阅读方式”阅读,这是我们准备进入深度阅读的一个基本层次。
关于分析阅读各个阶段有许多作者提炼出来的十五条“规则”,都在这张思维导图中清晰可见。如果我们都在阅读过程中遵循这些规则,我们的思考过程也会少走许多弯路。
(需注意的是,以上这些阅读规则并不适用于阅读小说或诗集,这是书中的观点;掌握阅读文学作品的技巧,详见后文内容)
阅读的第三层次
四、阅读的第四层次思维导图
第四种是最高层次的阅读,为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这是所有阅读中较复杂、系统化的阅读:阅读者会读很多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的相关之处,找到一个或多个共同的主题。简言之,主题阅读,就是把同一个主题下的多本书进行分析阅读,相互比较、取长补短的过程。通常我们撰文、查找资料等就要求我们进行主题阅读。
在进行主题阅读时,我们要明确两个较为关键的要求:
①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来说,所牵涉的绝对不是一本书而已。
②就总的来说,应该读的是哪些书?
这就需要我们精心选择了。本章节重点应把握主题阅读五步骤,以及主题内容的精华摘要。
阅读的第四层次
五、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本篇介绍阅读各个不同领域的书籍有不同的方法。
分为六大研究领域,一类书目。分别是
◎如何阅读想象文学
◎如何阅读故事、戏剧与诗
◎如何阅读历史书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如何阅读哲学书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以及:如何阅读实用型书籍每种类型的书籍都有不同的成书特点,术业有专攻。因此,在阅读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时,运用思维导图所整理出来的方法阅读,会事半功倍。书中还提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观点,比如“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
“阅读抒情诗的第一个规则是: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
“阅读社会科学作品困难的地方在于:事实上,在这个领域中的作品是混杂的,而不是纯粹的论说性作品。”等等。这些主要的观点,在该思维导图中均有体现。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阅读也需要我们不忘初心。我们在阅读前,必须要明确一个清晰的大目的,当我们进入状态,能够层层递进之后,再不断实现那个大目的中的小目的。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迷失。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系统的知识,里面从开头到结尾,会包裹一个人的智慧结晶。这点不同于那些乍看很有道理,但却经常用不到的碎片化知识。系统的知识不容易忘记,也更方便保存,它会作为你吸收碎片化知识的基石,以保持你知识河流的流通性。而我们就需要有诸如Mindmaster这类辅助记忆的利器,时时刻刻保持我们得之不易的系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