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杜甫的经典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好在哪里?
优质回答:
答:
杜甫的经典《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诗句声情并茂,
流畅自然鲜明,
简练形象生动,
如痴如画勾勒,
春色满园入幅,
黄鹂鸣翠柳林,
委婉动听如歌,
白鹭翱翔青天,
有声有色有韵,
浮现眼前艳羡。
寓意作者心情,
春色满园喜悦。
赋:【藏头诗】《绝句》
两//岸垂柳摇,
个//自新装换,
黄//沙大漠苍,
鹂//鸟林间笑,
鸣//啼鹊报春,
翠//舞开天地,
柳//塘荷花池。
—————
一//染枝头衣,
行//更来去匆,
白//云远端游,
鹭//鸳结伴嬉,
上//寄红豆杉,
青//红忆相思,
天//南海北心。
—————
窗//前明光临,
含//幽吟诗哼,
西//霞唱晚红,
岭//雾散开怀,
千//流瀑布爽,
秋//藕丝相莲,
雪//白鬓上霜。
—————
门//庭古树茂,
泊//雁荡山归,
东//风徐清凉,
吴//中路熙攘,
万//物春青茵,
里//外花香浓,
船//渡入海江~
【备注:藏头诗是我早期原创今略修改】
藏头诗:《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
头条号:才思米米
微头条:才思米米文史自娱
即兴创作于2018.4.8;凌晨3:49
—————
其他网友回答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首先从形式上看,对仗工整:“两个”对“一行”,数量词相对;“黄鹂”对“白鹭”,既是偏正词组相对,也是名词(鸟名)相对;“鸣”对“上”,动词对动词;“翠柳”对“青天”,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特别是四种色彩交替出现,把生机盎然的春天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其次从内容上看,晴天丽日,春光明媚,百鸟争鸣,万木争荣,作者身处大自然,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但他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了最能体现春天特征的事物,观察顺序自下而上,描述对象以点带面,准确生动地将大自然春天的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受到一个全新的春天,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春天!
以上是我的个人理解及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网友不吝赐教!
其他网友回答
好诗一般是多种智慧的合体。而并不一定是起初便高屋建瓴。一开始就高屋建瓴的诗,一般是李白苏轼那样的人写的。并且高屋建瓴的诗不容易看出痕迹。高手一说多因于此。
而杜甫的诗,天然带有刻意。在刻意的江湖里排第一,真的没有问题。
厉害的杜甫把诗写到天然去雕饰的时候,就成诗圣了。厉害的苏轼则假装把一些词写得刻意,也都是为了体现水平。
然后杜甫发现雕饰一下并非什么坏事,所以,就彻底的不喜欢雕饰得非常美了。并非杜甫没有天然到质变的实力。
这首诗便大概处于这两者中间。读诗的人既能看到严格的对仗,又能看到散漫的自由。这种严格与散漫的合体,对今天的人,不管是不是诗歌领域,都极其的重要。觉得这首诗写的好的人,共鸣的起点大抵源于此点感悟。严格与散漫不仅能浸透到文字中,也能浸透到生活态度中,并因此看到了更多的诗意。而后,一首写景抒怀的诗自然诞生。
其他网友回答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杜甫暗恋一位在黄河摆渡姑娘,叫青青。写这两句刚好李白也在船上,也是杜甫跟李白在此认识。李白看见诗句直赞好诗,然后就问杜甫,怎么不写完整呢?你喜欢这位姑娘?杜甫腼腆不做声,李白大笑说,请我喝酒,我给你保媒。然后点评,绝句里隐含着-翠-青-两字,翠指的是青,也就是青青。后两句等到十几年后,才完整这首绝句。最终杜甫没有跟青青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