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高考作文提倡写文言文吗?
优质回答:
现在是高考,不是过去的科举考试,所以,写文言文肯定不行。
其他网友回答
现代社会是平民社会,文言文作为贵族的语言表达系统已经过去了。文化曾经是阶级社会愚民政策不可逾越的鸿沟,到现代社会尤其注重开启民智。公民社会对于公民的个人文化素质的要求提升很多,一个不具备相当文化素养(自由个人意志),难以指望他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文化的易获得性,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最显著的标志。
这也是新中国建国后推广简体字的原因。
(法国大革命起于思想启蒙)
借鉴于法国大革命时,有思想启蒙家进行了半个世纪的文化教育,在五四运动时,有一大批的文化学者,曾经想过以拉丁字母取代中国汉字(拼音是这种运动的遗产),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因为中国汉字不容易学习,以及汉文字背后的文言体系,不容易推广,包括鲁迅等文学大家在内的,他们都提出过用拉丁文字取代中国汉字,以达到文学启蒙、思想启蒙的效果。
作为五四运动文化革命成果之一的白话文,得到了很多文学大家的一致支持。那个时候的文化人有很多忧国忧民,不能盲目地认为他们崇洋媚外。当时也有很多守旧的文化学者,不愿意用文化用白话文做文章,文学教材也很少有白话文的,师资力量奇缺。所谓的白话文,也与今天的白话有很大出入,多数还是算半白半文。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文化学者通过办报、建校等逐渐推广了白话文。
经过很多文学大家孜孜不倦的努力创作,白话文创作的小说、诗歌等文化题材传递着新中国的价值观和文化取向,并且得到了快速的推广,这在提升中国人整体文化素质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中国革命能够取得成功这种文化启蒙有很大的关系。你想想看,如果中国人大多数都是文盲,那么像阿Q这样的革命者最终就会建立一起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五四运动是一场文化革命)
对于建设国家也同样如此,你能够想像《进化论》用文言文来翻译会是什么样子吗?或者一篇科技论文,用文言文该怎么来表达?
文言文作为贵族的一种语言表达系统,在阶级社会,是作为区别于士子与民众的标签。作文必得八股,文章必得文言,所有的公务书信往来都用文言文来创作。这在根本上就杜绝了很多平民往上爬升的机会,从而确保了社会上的一些精英阶级,可以通过文化来控制国家公器,实现愚民政策的延续以及贵族地位的世袭。
所以,那些“仗义每多屠狗辈”的下里巴人忍耐不了的时候就会说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其实,这就是两个文化阶层的对抗,他们出于利益本位的原因,拒绝妥协,只能在官军、流寇的身份之间转换。中国的治乱兴替的轮回,与这种文化垄断也有关系。
文言文本身没有罪过,他们是在久远的年代,人们简约表达事物的载体。然而,微言大义的文言文,最终却成为了中国文化推广普及的障碍。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文言文在推在维持我们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作为一种上层人士的语言表达系统,它承担着不同势力之间沟通交流的任务,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
像在朝鲜、越南这样的藩属国,他们接待天朝来使,会谈中都是用笔谈的方式。所谓的笔谈,也就是用文言文来记录、表达、传递思想,达到沟通的目的。
(简体字改革会议)
西南地区的一些山地,甚至于每一个村子的口语语言都不同。所谓“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像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文字表达系统,大家产生不了一个沟通就会发生很多误会。
现在社会,随着简体字的推广,普通话也开始推广起来(这有点像韩国人的《训民正音》,是一个大国很重要的维持统一的手段)。有人说,简体字缺少繁体字的文化底蕴,它作为一种意象文字已经失去了原本的特点,使用的人缺少文化底蕴,但是简体字在文化启蒙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新中国花了不多的代价,就取得了全民扫盲的成果,这是历代以来不曾有过的创举以及大魄力。
简体字,加上普通话的推广,才能彻底达到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的效果。秦始皇和李斯是否是穿越者?不然他们怎么会在那个年代就有这么超前的想法?要知道欧盟现在天天吵闹不休,连一个普通的协议都要印几十份。拿破仑、希特勒他们他们做梦都想着欧洲能像中国一样全国使用一种文字。
白话文现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现在语言表述系统里的根基,所以,除非是一些很偏僻、冷门的职业需要,比如古文字研究等,中国政府肯定会坚持以简体字、白话文作为文化官宣的渠道和口径。
(推广普通话)
那么高考作为国家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他所选拔的到底是文言文人才还是白话文人才就是显而易见了。
至于社会上动辄以文言文示人的学者,他们想要的,是否也如阶级社会里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呢?只是现在的平民社会,连皇帝都不能在紫禁城待着,又怎么会吝惜区区秀才进士呢?
其他网友回答
不提倡
其他网友回答
看文言文水平啦。
其他网友回答
寄语祝福参加高考的宝贝们
书香有味抱窗寒,
游学孤踪不忍看。
负箧多年伤苦履,
开怀兹夜醉弹冠。
前程此后风波近,
大道明朝天海宽。
问取初心何所继?
青峰一望在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