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范睢为什么给秦国的计策是远攻近交(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战略有多高级?)

网友提问:

战国时期,秦相范睢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原则,你对此有何评价?

优质回答:

不是说“远交近攻”就一定是正确,“近交远攻”就是一定是错误,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远交近攻”就一定是正确的外交策略吗?史论纵横不觉得,魏国称霸之后打周围国家,导致三晋关系破裂,最终陨落;齐国强大之时,吞并宋国,攻打燕国,也是打近处的国家 结果差点被亡国。

所以,“远交近攻”不一定就是正确的。秦国之所以在秦昭襄王时期能够东出,恰恰就在于魏冉实行“近交远攻”,当时齐国是合纵的主张国家,是伐秦的策源地,多次组织伐秦,阻挡秦国东出。

后来,燕国被齐国所灭后复国,一直仇恨齐国,在齐国吞并宋国后,遭来三晋的不满,于是秦联合三晋与燕国拜乐毅为相,一同伐齐,将齐国打的只剩下两城,使齐国再也无力争霸天下。

到范雎入侵之时,齐国虽然复国,但是已经大不如前了,此时,秦昭襄王选择“远交近攻”的策略,是希望通过齐国从背后遏制三晋,只有削弱干掉三晋,秦国才能东出,三晋就是为遏制秦国而生。

在秦齐交好的情况下,秦国先是伐魏,再是伐韩,是逐步削弱的过程,到削弱三晋的后期,和赵国发生长平之战,这个时候“远交近打”的外交作用才凸现出来,在秦赵相争中,如果秦国获胜,齐国一定会坐观,如果赵国获胜,想要趁胜入秦,则齐国必然出兵打赵国。

在后来的邯郸之战,赵、魏、楚、韩四国联合击败秦国,使秦国多年东出的战果全部吐出来。当时,三晋连楚,背后如果有齐国帮助,秦国不会输的那么惨,但是齐国没有出手说明什么问题?

“远交近打”并没有成功。

然后,秦国改变了外交策略,与楚国修好,到秦始皇后,吞并三晋,霸业才成,那么楚国不是远的国家吧?和楚国修好,一直是魏冉为相时的基本国策。

秦国的外交成功,不在于“远交近打”也不在于“远打近交”。在于相机抉择,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以及国际形势制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外交策略,这才是秦国外交的成功之处。

如果抛弃当时的历史背景与政治形势,去理解“远交近打”的策略,那么和盲人摸象,照搬照抄主义有什么区别!

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获得成功!

其他网友回答

一、睚眦必报

“睚眦必报”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个成语说的就是范睢。

范睢是魏国人,仔细想想魏国给秦国输送了不少人才,商鞅在魏国的时候,公叔痤向魏王推荐为丞相,魏王不听,致使商鞅跑到了秦国搞变法去了。张仪也是魏国人,公孙衍也是魏国人。看来在秦国当高管都需要有在魏国任职的经历啊!

这个范睢在魏国的时候是魏大夫须贾的家臣,和当时商鞅在公叔痤家差不多。一次范睢随同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送给他了点小礼物以示敬意,这件事被须贾知道后,大发雷霆,以为他将国家机密泄露给了齐国,于是将他交给了魏相魏齐,魏齐派人准备将他打死,后来范睢装死逃过一劫,被秦国使者带到了秦国。

这个经历和张仪也有点类似,张仪当时在楚国也是差点被打死,后来去了秦国,我想商鞅如果当时不是跑的快些,可能也会有相同的遭遇吧!

范睢在秦国化名张禄,成为秦相,一次须贾作为魏国使者出使秦国,准备拜访秦相张禄,他并不知道范睢就是张禄,秦国丞相。

范睢准备在置他于死地前,先羞辱羞辱他,于是他扮成凄惨模样,假装偶遇须贾,须贾认出了范睢,看到范睢现在这么惨,对他以前做的事情进行了忏悔,并将自己身上穿的上好衣服给范睢穿上,他的这一行为让范睢很感动,同时想起了以前和他在一起的事情,于是决定放过须贾。

当须贾去到丞相府的时候,知道了范睢就是张禄,就是秦国丞相,吓了一身冷汗,以为自己的小命马上就没有了,可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给范睢衣服这一举动感动了范睢,也救了自己。

可是魏齐就没有这么好的命了,最后被逼自杀了。

二、内政功绩

我们总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孝公商鞅、惠文王张仪、武王甘茂、昭襄王范睢,其实并不是说帝王无情,而是每个人都有其独立的人格,有独立的个性,这就要求这个和自己最亲密的权臣要对自己的路子,和自己的脾气,懂自己的志向。

范睢无疑就是懂秦昭襄王的,此时的秦王,并没有实权,国家大小事情没有话语权,权力都在外戚手里,都在宣太后一杆亲戚手里。

范睢帮助了秦王将权力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手里。李斯在帮助他转变逆境的《荐逐客书》中赞扬范睢的功绩是“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

三、远交近攻

如今,有个概念叫做“地缘政治”,相信范睢深谙此道,范睢认为,打仗的目的,除了杀敌,那就是占领土地,地盘大了,要粮食有粮食,要人有人,而要做到这点,占领的就应该是邻国的土地,因为不可能跨着一个国家攻打另一个国家并且统治着打下来的土地,不现实,此刻的秦国还没有强大到去控制一块飞地。

对于自己的主张他给秦昭襄王举了两个例子:

例子1:

齐瑉王攻打楚国,大胜,但是两国距离较远,白白的让韩国和魏国捡了个大便宜,占领了大部分领土。

例子2:

赵国之所以能够吞并中山国,就是因为他们是邻国,占领的土地在自己能力控制范围内。

秦国是一个西部国家,如果要东出,逐鹿中原,那么首先要攻打的必是韩、魏这两个和自己接壤的邻国。

他的这一战略原则,在多年后的秦始皇时期仍然被运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路线几乎就是走的这条路线,先灭韩、赵、魏这三晋之地,然后楚、燕、齐。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