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为何湖北简称不是荆或楚而是鄂(湖北简称为什么叫鄂不叫楚)

网友提问:

湖北为什么简称鄂,而不叫楚或者荆?

优质回答:

省份简称是我国悠久而独特历史文化的表现。

比如河南省简称为豫,河北省简称为冀,这两个地名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历史地理类著作《禹贡》中,大禹分天下为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九州中的古老地区名称。而山西省简称为晋,山东省简称为鲁,这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当地著名的诸侯国名。

这些古老的地名,能很好对应现在的行政区划,从而实现省名简称的目的。

但是有一个省份貌似有些例外,就是湖北省的简称“鄂”。

鄂字的金文、小篆、楷体写法

“鄂”字作为地名,貌似在历史上并不是很出名,能一跃超越“荆”、“楚“作为湖北省的简称,到底有什么历史依据呢?

鄂字作为历史地名,可追溯至湖北大冶市金牛的鄂王城遗址。

鄂王城遗址的文物堆积层,最下层是陶器,中层则为铜器,而到其上层为铁器。由此可知其文化源远流长,从早期文明直到春秋时期。因此也有人称楚王城是楚国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发源地。

鄂地为春秋时期楚国之一要邑。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国国君熊渠封其中子红于鄂地。

秦一统天下后,以郡县制管束天下,鄂县就成为此地之地名。由此而始,鄂之地名开始一代代流传下来。

三国时期,孙权定吴国国都于鄂县。

隋代升鄂县为鄂州。这是湖北历史上, “鄂”字第一次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普通地名,升级为高级别行政区之正式名称。

之后的唐宋大一统王朝,均沿用了鄂州这一地方建制。

到了清代,“鄂”便作为湖北的简称,得到广泛的认同。

“荆、楚”两简称,虽然广为人知,然而在湖北本地,鄂字更受本地人认可。并且鄂作为地名,比“荆、楚”拥有更久远的历史。而荆、楚所指代的地域范围,在历史上更包括湖南等地,用来专指一湖北,没有“鄂”字更合适。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湖北省的简称“鄂”来自一个古老的鄂国,鄂国在历史上比楚国出现要早得多,鄂国在商朝就已经出现了。

商朝时的鄂国在今山西乡宁县,到了西周初期,鄂国被晋国吞灭,鄂国遗族迁到河南南阳地区,到了西周中期,鄂国遗族继续南迁到今湖北鄂州市地区,国名仍叫鄂国。

到了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渠灭亡了鄂国,封他的第二个儿子熊红为鄂王,其鄂王都城在今湖北省鄂州市东边,楚王熊渠去世后,他的第二个儿子熊红继位为楚王,将鄂王都城作为楚国的都城,继位之后的六位楚王都定都在此,因此鄂王城作为楚国的都城有200余年历史。

之后楚国迁都,鄂王城仍然做为楚国的别都存在近300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将鄂国的封地改为鄂县,属于南郡管辖,鄂县的治所就在今天湖北省鄂州市老城区的东边,当时的鄂县地理范围很大,包括今天湖北省的鄂州市、黄石市、大冶市、咸宁市、嘉鱼县、蒲圻市、崇阳县、通山县和武汉市的武昌区、江夏区。这是“鄂”字第一次出现在湖北省地区的行政区名称中。

到了汉代时,鄂县属于荆州江夏郡,当时江夏郡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于221年自公安迁都于鄂县,将鄂县改名为武昌,设武昌郡,并成为东吴的都城,后孙权迁都建业(今南京),三国时期的武昌不是今天的武昌,而是今天的鄂州。

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置鄂州,下辖江夏县(今武昌区)、武昌县(今鄂州市)、永兴县(今阳新县)、蒲圻县(今赤壁市)四县,治所设在江夏,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这里的鄂州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

到了元朝时,开始实行行省制,湖北地区被称为湖广行省,省会都在鄂州,这个鄂州是现在的武汉市武昌区,而湖北地区也被别称为鄂州行省。因为省会一直叫鄂,历史上也一直叫鄂,所以湖北省经常被称作“鄂省”。

明朝时,湖北省全境基本属于湖广布政使司,治所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

清朝湖北地区改称为湖北省,治所仍在武汉市武昌区,一直沿用到今天。

全国解放后,在确定各省简称时,湖北省的简称被确定为“鄂”,而不是“楚”,主要原因就是“鄂”一直就是武昌的别称,说到鄂省很自然就想到首府是武昌的湖北省,而“楚”的范围太广,楚不仅包括湖北省,还包括湖南省,及江西省、安徽县、浙江省部分地区,用“楚”来定义湖北省,不如用“鄂”来定义更准确,因此湖北省的简称就是“鄂”。

其他网友回答

很简单!因为“楚”和“荆”都不合适,所以才用了“鄂”!!

先说“楚”,古代楚包含范围很广,包括现在湖北,湖南,安徽,甚至江苏,重庆部分,如果湖北取名为“楚”,会遭到兄弟省份的抗议的!就好比父亲有一笔财富,现在父亲去世了,大儿子想独吞,其他儿子肯定不答应了~~~

再来说“荆”,“荆”代指范围比较小,大概就是现在荆州,荆门,天门,仙桃,潜江一带!虽然占据湖北省很大一部分,但并不能包含湖北所有县市!

众所周知,湖北是一个比较“杂”的省份,比如襄阳一带简称“襄”,武汉简称“汉”。如果用“荆”来代指湖北省,首先武汉人就第一个不同意~~~

其他网友回答

今天重点讲讲:南阳西鄂、随州鄂国、湖北简称鄂之间的关系,尽量消灭一些谣言。另外讲讲鄂凭什么从一个小县指代整个省。

一:随州鄂国灭后,才有南阳西鄂国,时间顺序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在没有考古的年代,仅凭历史记载,学者们一般认为,黄河流域有鄂国,南阳盆地有鄂国,湖北有鄂国。这就是鄂人的迁徙路线,由北向南依次迁徙。

更有好事者,说湖北简称鄂,源于南阳之西鄂,言语中多了几份自豪感。且不拿考古成果,但就历史记载,鄂分明源于黄河流域,作为中转站的南阳西鄂怎么就成了源头呢?

而考古更是颠覆了大家的认知。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吧。《从考古新材料看鄂(噩)国的历史变迁》。

随州安居从西周早期开始就是鄂国,大约持续到西周中后期。

南阳西鄂是西周后期的一个鄂国,且不久被楚国所灭。

从考古来看,随州鄂国早于南阳西鄂国,这点毫无疑问。说南阳西鄂源于随州鄂国应当没问题。

二:湖北简称鄂,直接源于古鄂县,现在的湖北东南部一带

说起鄂,最直接的来源,肯定是古鄂县,关于这个县的早期记载是模糊的,考古资料也不算多。有兴趣的可以读读《鄂国史迹与楚人至鄂》

这篇文章讲的内容推测比较大胆,但应该尚有些争议。

有文章说随州鄂国灭了之后,一部分向南逃到了古鄂县,也就是现在的鄂州一带,有部分向北到了南阳之西鄂。但是这些说法都只是推测。

我们可以肯定在现在的鄂东南,即黄石、武汉、鄂州一带,在春秋楚国时代,是有鄂这个地名的,这个鄂是继承自随州鄂国,还是本来就叫鄂,并不清楚。秦代在这里设置了鄂县。作为一个县级单位,更多的时候被武昌的光芒所掩盖,曝光率并不高。甚至称鄂州的时间都很短,大家更喜欢称这一带为武昌。

三、岳飞受封鄂王,增加了鄂字的光辉,使他有机会成为湖北省的代称

接上段所说,鄂县的光辉长期被武昌所遮盖,鄂县的范围也很小,按说是没有机会指代现在湖北这么一大片区域的。但是转机在宋代。

现在的湖北省大致对应了南宋的京西南路和荆湖北路。

岳飞曾经做过荆湖北路、京西南路招讨使,岳飞的驻地是鄂州(现在的武昌)。岳飞的经历就不用我多说了。总之:岳飞的到来,使这个地方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

到了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朝廷想褒奖岳飞以鼓舞士气,就想着给岳飞封王。岳飞的根据地,对应古代的楚国,所以谥为楚或荆都可以。

但是王安石受封舒国公,荆国公、谥舒王,荆已经给了王安石。范仲淹死后谥楚国公,楚已经给了范仲淹。

岳飞只能换一个封号。放眼湖北境内的诸侯国,还真不太好找。于是鄂就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岳飞的驻地就是鄂州,周夷王时,熊渠封三个儿子为王,其中二儿子就是鄂王。

史记记载: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由于岳武穆的影响力,鄂王成为了湖北人的骄傲。

当湖北不能简称楚的时候,就像岳飞不能成为楚王一样,就换成鄂吧,历史总是会重复的。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这个问题,要考察后回答。不过,考证起来,大约少则几万字,多则十多万以上。简单说一下吧!

鄂,这是改用字现象。本於“噩”字,今王者的四张大口,因“噩侯”的噩梦,失了原本之义,改“噩”为“鄂”。

鄂,在阜地,要学会考证用两口说话。这是“鄂”人得到的经验。

以上,大约发生在周厉王时期。不多说了。

荆,披荆斩棘的开始,艹的草木生活开创,楚先祖,应该至少经历了三代社会现象的累积。

楚,发展后的荆,在林木之地,有了用“疋”的织布现象,即帛,这样一个“初步”的新社会发展生活现象。所以,楚,读初。

当然,楚楚动人的笑容,在楚之后,不是在荆之前。

最后,选择那一个字,用心认真思索吧!生活是美好的,楚人的云烟撩绕,在高考中,也是可以再考上三四千年的历史地!

见笑了!这有点妄言,忘记了,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