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胡雪岩和盛宣怀的关系(左宗棠和胡雪岩与李鸿章和盛宣怀)

网友提问:

想不明白,盛怀宣搞倒胡雪岩的时候,为什么左宗棠不帮助胡雪岩呢?

优质回答:

虽说在搞垮胡雪岩这件事上,看起来好像是盛宣怀与胡雪岩之间的斗争,然而,这两人之间的贸易战争真的只有明面上这点力量吗?盛宣怀背后站着李鸿章,胡雪岩背后站着左宗棠,这场斗争实际上是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的斗争。

胡雪岩作为左宗棠的钱袋子,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中也算是贡献不少,左宗棠收复新疆,看起来是两国军队之间的战斗,实际上,真正决定战场胜负的往往是军队的后勤,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塞防论与李鸿章的海防论充满了矛盾,清政府一年的税收就那么多,若是管了塞防便是相当于放弃了海防,李鸿章主持海防,自然便与左宗棠成为了政敌。

在这场较量中,胡雪岩很明显的就成为了李鸿章用来打击左宗棠的关键一步。

李鸿章如何搞垮胡雪岩?其实当时的胡雪岩囤积了大量的生丝,为的就是平抑生丝的价格,掌握议价权,但当时的形式是,欧洲方面因为中国生丝价格上涨开始选择其他货源,胡雪岩的生丝相当于烂在了手里。

虽说是烂在了手里,但胡雪岩掌握的生丝一旦卖出去,又是一笔巨款,若是胡雪岩放弃议价权,也不会产生什么亏损。

但就在这个时候,胡雪岩有一笔收复新疆时期的欠款需要偿还,本来这笔欠款是由朝廷支付的,但当时负责将欠款交付胡雪岩的人恰好是李鸿章一系的人,他们将这笔欠款一拖再拖,拖得时间久了,李鸿章的资本难以为继。

无奈之下,李鸿章只好使用其他途径的钱财来偿还欠款,胡雪岩从自己的阜康钱庄中拿出钱财暂时偿还了这笔欠款,若是平时,从钱庄中拿出一笔钱出去自然不是问题,可盛宣怀看中的一开始就是胡雪岩的阜康钱庄。

在阜康钱庄存款不足时,盛宣怀等人开始对阜康钱庄展开恶意挤兑,没过几天,阜康钱庄倒下了,胡雪岩也被告到了慈禧那里。

欠款发生问题的时候,胡雪岩一直在向左宗棠求助,希望朝廷这笔欠款能够及时到账,但左宗棠却没有出手。

也不能说完全不能出手,当时左宗棠在于李鸿章的较量中,处于下风,负责交付欠款的官员又是李鸿章一系,可以说一开始李鸿章就防备过左宗棠。

直到后来这件事被告到了慈禧那里,左宗棠哪里会是能言善辩的李鸿章的对手?况且彼时的左宗棠也已经垂垂老矣,完全无力对抗李鸿章的恶意进攻。

胡雪岩在这件事中,就是朝廷两方大势力交战中的一个马前卒而已,成为了两方交战的牺牲品。

其他网友观点

胡雪岩是19世纪七八时年代著名的大商人,他的成功取决于自己的聪明和勤奋,更得益于他的风险投资,先依靠王有龄,后依靠左宗棠。在朝廷重臣的庇护下,胡雪岩的生意越做越大。然而,一旦踏上这条路,胡雪岩的身家性命和商业帝国就紧紧的和政治斗争绑在了一起。

他深刻的明白,在当时的中国,在官办洋务的主导下,一个商人要想成功,即要帮助自己的政治靠山,又必须体现出社会责任、为国分忧。为此他倾力相助左宗棠,时而不忘赈灾救民。

终其一生,胡雪岩成在与政治紧密相连,又败在与政治牢不可破的联盟之上。

在近代国防上,李鸿章与左宗棠有“海防”与“陆防之争”,最终演变成李鸿章、盛宣怀与左宗棠、胡雪岩的政治斗争。

一、胡雪岩的成功之路。

胡雪岩是安徽人,1823年生于安徽绩溪胡里村。父亲胡鹿泉,家里依靠几亩薄田和小本生意维持生计。无奈,父亲早逝,家庭很快衰落下来,胡雪岩家里没有念私塾的钱,在他12岁那年,经人介绍,胡雪岩到了浙江杭州信和钱庄做起了学徒,凭借着聪明勤奋,他从伙计做到了“立柜台”、“跑街”、“出店”、掌盘助理,负责放贷和揽储,锻炼了看人的本领,积累了广泛的人脉。那一年,他24岁。

在信和钱庄做信贷员期间,胡雪岩认识了王有龄。王有龄本是一落魄举人,父亲捐了个候补道台的官职,到任以后无实缺,一年后抑郁而终。

王有龄生活陷入困境之中,父亲生前给他捐了个盐大使的官,当然也没有实缺。王有龄希望再去吏部捐一个有实权的官位,无奈身无分文。

此时胡雪岩拿出了五百两银子资助了王有龄。这五百两银子是信和钱庄的死帐,老板不想要了,胡雪岩凭借自己的口才要回了这笔钱。当信和钱庄的老板知道这件事之后,愤怒的辞退了胡雪岩,一个破坏行规的人是无法在行业中立足的。

胡雪岩被辞退之后,流落到上海妓院打扫卫生了。王有龄知道这件事之后,非常愧疚,回到杭州帮胡雪岩澄清了事实。

王有龄在北上之时,在山东认识了自家仆人的儿子何桂清,两人自幼一块读书,此时的何桂清科举成功,做江苏学政。在何桂清的帮助下,王有龄出任杭州知府。

何桂清还有一个同门师兄黄宗汉,任浙江巡抚,何桂清修书一封,让胡雪岩去打点何桂清,胡雪岩得到了浙江海运局坐办的官职,负责朝廷的曹米运输。

在王有龄的庇护下,胡雪岩专营漕运,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随后有利用自己的信誉,借用信和钱庄二十万两银子,开办了埠康钱庄,后来把钱庄开到全国二十几个省份。湖南巨贾,朝廷重臣都有款项存在信和钱庄,其中恭亲王奕訢和吏部尚书文煜存款最多,两人合计百万两之巨。

1861年,太平军的李秀成进攻杭州,包围杭州成四个月,城内断粮,王有龄派胡雪岩到上海购粮,当胡雪岩购粮归来,发现有太平军阻挡,粮食无法进城。王有龄看到回天无力,上吊自杀,杭州城破。胡雪岩痛心疾首。

杭州城破,朝廷调任左宗棠入浙负责收复杭州,胡雪岩辗转数次,把手中的一万石粮食捐献给了左宗棠,把当年购粮所剩两万两银票一并交给了左宗棠,解了左宗棠燃眉之急。从此二人密切合作,共同进退。

收复浙江之后,左宗棠于1866年出任陕甘总督,剿灭回乱;1875年又出任钦差大臣,平定新疆叛乱。

平定回变、收复新疆,朝廷没银子给左宗棠。左宗棠委托胡雪岩向洋行贷款一千六百万两,这才打赢了与俄国的战争。

平定西北,左总棠立有不世之功,被赐二等侯,胡雪岩被封布政使,官职从二品,穿黄马褂,允许更换珊瑚红顶花翎,成为清朝历史上仅有的两位红顶商人之一。

随着官职的高升,胡雪岩的生意越做越大。主要经营中药、茶叶、生丝生意,兼办银号、钱庄等金融借贷服务。其中开办的胡余庆药堂,响彻江南半壁,与北京的同仁堂齐名,有“北同仁、南余庆”之说。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生丝出口逐渐增多,出口量由1845年的6000包增加到1852年的4.1万包。胡雪岩看准时机,与生丝大商庞云缯合作,至1870年出口生丝产值达到2000多万两,而当时清廷一年的出口总额为6000多万两。可以看出,生丝出口是胡雪岩晚年重要的财富来源。

二、李、左之争。

晚清四大名臣之中,有三人凭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他们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还有一位张之洞,人家是纯粹靠科举之路走向封疆大吏之路。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左宗棠是曾国藩的幕僚。曾国藩活着的时候,能够压制住李、左二人。曾国藩死后,两人的争斗日趋激烈。最为激烈的是“海防”与“疆防”之争。慈禧太后为了平衡两方势力,既同意了李鸿章创建北洋水师的建议,又准许左宗棠收复新疆。

收复新疆之后,左宗棠曾经进入军机处工作过一段时间,也深深感到海防必须加强,利用两江总督的身份,从原湘军人马中招募优秀士兵,做船政、造军舰,扩充自己的海防势力。而李鸿章最初拟订的水师衙门是上海,这样两人就有了直接冲突。李鸿章决定搬到左宗棠,他知道左宗棠能取得如此大的功绩,胡雪岩功不可没,李鸿章决定先从胡雪岩身上下手,当然,不用他亲自出手,因为他有一个盛宣怀。

三、胡雪岩倒台。

19世纪80年代,世界生丝市场出现了巨大变化,日本、英国、意大利的生丝产业迅速壮大,世界生丝价格的主导权由上海转移到了伦敦。

当时国内的生丝出口迅速下滑。为了阻止洋商们的进攻,胡雪岩联合上海各个中小厂商囤积生丝,从货源上掐住洋商们的脖子,待日后价格回升,再以高价卖给洋商,一举夺回生丝定价的主导权。

从1880年到1882年,胡雪岩共囤积了的1.5万包生丝,累积投入达到了1200万两。

盛宣怀也囤积了大量生丝,低价出售,加上洋商们佯称今年不做生丝生意,导致生丝价格迅速下跌,由于生丝不可长时间存储,否则会变质,胡雪岩最终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洋商们。这场战斗下来,胡雪岩损失上千万两。

此时李鸿章让其党羽散布谣言,说是埠康钱庄资金链断裂,导致出现挤兑狂潮,胡雪岩拿不出这么多钱,李鸿章上书慈禧太后,把胡雪岩抄家。

在胡雪岩最危难之际,左宗棠与1885年突然病逝。失去靠山的胡雪岩犹如秋风落叶一样迅速垮台。

其他网友观点

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一倒寸草不生!左宗棠想帮胡雪岩,但是自己也是无能为力。

胡雪岩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他的观察力十分敏锐。认识左宗棠之前,胡雪岩早已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商人。他虽然想进一步扩大产业,但当时的局势不好,太平军攻克了杭州,浙江巡抚王有龄自杀,左宗棠接任了浙江巡抚。

当时,左宗棠的军队粮饷十分匮乏。而胡雪岩就看准了这一机会,向左宗棠提供了10万石粮食。就这样,胡雪岩得到了左宗棠的赏识。依靠左宗棠的庇护,再加上胡雪岩自身的能力,胡雪岩很快成为了全国有名的大商人。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事行动中,胡雪岩也有一份功劳。最辉煌的时候,胡雪岩已经成了身穿黄马褂的红顶商人。据李伯元《南亭笔记》所述,胡雪岩穷奢极欲,蓄妾达三十六人,以象牙签刻名,每夜抽取侍寝的幸运选手。这在风雨飘摇的晚清可不是闹着玩的,估计连晚清的皇帝都没这待遇。

去过杭州元宝街参观过胡雪岩故居的人都会叹为观止,此屋南北长东西宽,占地面积10.8万亩,建筑面积5815平方米,用材全为金丝楠木,铜构件全从德国进口。

胡雪岩之所以能够崛起,也是依靠左宗棠完成的。借着官场起来,就势必会卷入官场的斗争之中。左宗棠和李鸿章的矛盾世人皆知,但是左宗棠也不是吃素的,因此李鸿章集团内部一致认为应该先对付胡雪岩,去除左宗棠的臂膀。与左宗棠身边的胡雪岩一样,李鸿章身边也有一位能人,那就是另一个商界传奇盛宣怀。盛宣怀利用了商界经常使用的办法坑了胡雪岩,首先是制造假消息,让胡雪岩动用巨额资金囤积货物,进而导致资金短缺。然后,李鸿章发出消息,示意周边的大商人都不要借给胡雪岩钱。最后,就是派人疯狂的兑换现银。这一系列的手段稳准狠,最终导致胡雪岩的资金链断裂,商业帝国就此土崩瓦解。

胡雪岩破产以后,依靠左宗棠的庇护,理论上讲仍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靠自己剩下的财产,也足够过下半辈子。可不巧的是,1885年夏天,左宗棠去世了。左宗棠去世以后,李鸿章集团立刻开始对左宗棠的亲信动手,自然也包括胡雪岩。还没来得及等李鸿章动手,胡雪岩也去世了。就在左宗棠去世的那年冬天,胡雪岩也在杭州撒手人寰。过了没多久朝廷便下令抄了胡雪岩的家。

胡雪岩本就是一个依赖于权力的红顶商人,一旦失去权力的庇护,他的商业帝国就迅速坍塌瓦解,并不需要太多外力的冲击。财富源自权力,也因为权力而失去,世间万物,其实是很公平的,求仁得仁又何怨?

其他网友观点

当时左宗棠收复新疆,有一个人功不可没,此人就是胡雪岩,因为收复新疆是需要金钱上的支持的,但是,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没有什么钱了。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正是商人胡雪岩。所以说是胡雪岩成就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千古功业。

并且左宗棠收复新疆后,还特地为胡雪岩向皇帝请功,胡雪岩因而被赏赐了一件黄马褂,还有二品的红色顶戴,成为著名的“红顶商人”。而且胡雪岩借助左宗棠的庇护,从事贸易活动,在全国各地开设钱庄、当铺、生丝、药局等,赚得盆满钵满。他拥有的资金,最高达2000万两银子,几乎是清朝一年财政收入的一半。所以说,他们两个是属于互相帮助,各取所需的关系。

但是,胡雪岩最终的下场却是很惨的,不仅被清政府革职查办,而且家产尽数被没收,最终抑郁而终。那么这时为什么左宗棠不帮胡雪岩呢?小编我是这么认为的,其一,左宗棠和胡雪岩二人私交甚少,并没有什么往来,两人仅仅是互相帮助,各取所需。因为封建时代商人地位低,要想做大生意必须官商结合。其二,当时的左宗棠在政治上失利,无法庇护他。其三,胡雪岩侵吞清政府的钱,得罪的是慈禧太后,就算左宗棠出面保他也无济于事,而且还可能会引火烧身。

其四,李鸿章对胡雪岩的打压。李鸿章一派的口号是“倒左先倒胡”,胡雪岩是斗争的牺牲品。所以如此说来,左宗棠的确是不能帮胡雪岩,也真的帮不了。

其他网友观点

其实道理很简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时左宗棠不是不想帮,而是时过境迁,无能力帮了。

胡雪岩作为左宗棠的后勤部长,帮助左宗棠筹集军饷、粮食,向外国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立下了不世之功,而左也不遗余力给胡雪岩大开方便之门,向慈禧等讨封行赏,成为不二的红顶商人,建奢华府邸,娶十二房姨太太,荣光备致,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左宗棠自视清高,多次参加科考而无果,但确实有经纬之才,但无耐命运在他年青时没有投桃报李。好在,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左宗棠受到林则徐的推荐,左宗棠抓住机遇,帮助湖南巡府张亮基击败太平军而从此发迹。

我们知道,打仗其实就是打的后勤,打的是财力,左宗棠创办楚军,参与对太平军的镇压,在民生凋敝的情况下,筹措高额的军费颇让人头痛。作为同时期的湘军首领曾国藩也深爱军饷困扰,几欲自杀,可见后勤补给之难。

胡雪岩作为一个绝顶聪明的商人,在与浙江巡府王友龄的交往中深受便利,他知道与官府合作才能生意广达四海,亨通四方。

一个需要钱,一个要找靠山,两个人就在利益的驱使下结合在了一起。胡雪岩果没有辜负左宗棠的期望,帮助左宗棠解决了数以亿计的饷银与粮草,而左宗棠也对胡的账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吃回扣,赚取佣金。商人本就是逐利而生的,从中吃回扣,嫌佣金本无可厚非。但一但被别人利用,这就成了一大罪状,因为是发国难财。事实上,左宗棠的政敌李鸿章正是由此向慈禧告发,让胡雪岩没有了翻身的机会。

左宗棠作为晚清的重要大臣,深暗事故,他当然知道收拾胡雪岩就是收拾自己,但作为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李鸿章政治主张截然不同,势同水火,当时左要求收复新疆之时,是牺牲了北洋水师的很大利益的,这种利益的纠葛,李鸿章当然不会放过他。

李鸿章找到打击左宗棠的办法就是收拾胡雪岩,而胡雪岩在达到顶峰后高调行事,又引得上下极为反感,资金挤兑,链条就必断。此时的左宗棠也受到李鸿章的打压,自身苦闷异常,但仍出面斡旋,使胡雪岩没有被即刻丢了性命,也算是对自己的“财神爷”最后的帮助。

其他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