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有记忆以来接触的第一本书是哪本书?这本书和谁有关?
优质回答:
感谢邀请。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七侠五义》。
小的时候就喜欢看书,到现在,看书也是我最大的爱好,也是坚持最久的一件事。
记得这本《七侠五义》还是和妈妈出去串门,在邻居家看的。那时候也没有什么书可看了,除了看语文课本,还是看语文课本,因为课本里面有有一些故事。
自从在邻居家看了这本《七侠五义》之后,就迷上了侠士的生活,像大侠一样,武艺精通、暴打不平、除暴安良,成了我一生中最深的烙印。
之后又是在邻居家看了《三侠五义》、《小五义》等。邻居家这些书都是邻居叔叔和邻居哥哥们看,女孩子没有人看,邻居叔叔也是个喜欢看书的人,他家里有很多小人书,就是连环画,《岳飞传》、《三国演义》、《水浒》等等小说也是在他家看的,如今邻居叔叔也已经逝去多年了。
我到邻居家什么都不干,就低头看书,坐在一个角落里面,但是有一个条件只能在人家看,不能拿回去,所以我就一直看,从早上看到晚上。妈妈喊吃饭了,我就跑回家,楼上楼下嘛,哈哈,吃完饭又跑上看书。一本厚厚的书,一两天两三天就看完了。现在想来,难怪自己的视力不太好,看书不知道用眼,不知道保护眼睛导致的。
印象中最深的是这本书和包拯有关系。一边讲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还有南侠展昭,他是御赐的“御猫”,还有“锦毛鼠”白玉堂,既有“御猫”,又有猫捉老鼠的故事,所以就有“五鼠闹东京”的故事,当时的东京就是汴梁城,也就是现在的开封。现在想来自己之所以形成好打报不平,性格直爽,都和这本书有很大的关系。
小时候就想着学武功,学武术,而且自己就真的找来了练武术的书和一个女同学,偷偷的在她家里边练武术。因为我的语文学的比较好,这个女同学就教我给她讲解武术动作,我们两个就照着这本武术书练习呀,现在想了起来真觉得很好笑的。也是记忆中难得的一段回忆,现在那个女同学,不知道到哪里去了都很多年没有联系了。
也因为这本书的影响吧,以至于我和同龄的女孩就有些不一样,我喜欢当兵,喜欢大侠,喜欢和帮助弱小的人,替她们说话。记得班里有两个从农村来的学生,是兄妹,班里有几个捣蛋调皮的男生总是欺负他们,尤其对那个妹妹 ,当哥哥的也不敢说话,反而和那几个坏学生站在一起,他们总是趁老师不在,在后边揪那个女生的头发,或者把女孩的凳子搬走让她坐空,或者往凳子上吐唾沫。我看到就会说他们不要脸欺负女生,或者告诉那个女生的。因为我学习好,他们不敢说我。那个我就知道女孩子一定要强大,不然会被欺负。
后来就找一些武侠方面的小说看,比如《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等,古龙的小说,金庸的小说看得比较多,我看书就是在那个阶段看的最多啦。现在想来还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呢,因为那是一段童年时光最美好的记忆。
再次感谢的邀请。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记事起阅读第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翁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乌克兰铁路工人家庭,后到省肃反委员会工作。妻子是达雅·柯察金娜,第三个恋人。
冬妮娅是保尔初恋对象,是一个林务官的女儿;纯洁善良,美丽动人。但因出身不同,价值观的差异,追求的信仰不同而分手!
朱赫来是共产党员,一个坚强的红军战士,善于领导和组织群众,他在革命斗争中很好地团结了广大的工人和教育了无数的青年,保尔就是深受他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
阿尔焦姆是保尔的哥哥,一个火车司机,钳工,市苏维埃主席。他具有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是朱赫来最好的助手。
丽达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保尔深爱的对象;漂亮、机智,打扮简单而干练,心地善良而坚定。她酷爱工作,善于出谋划策,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不让私人的感情影响工作大局。她爱憎分明,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保尔·柯察金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保尔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了凌辱。十月革命爆发,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莱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保尔与朱赫莱一起逃跑。由于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从监狱出来后,保尔跳进冬妮亚的花园。冬妮亚和保尔产生了爱情。在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出院后,他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冬妮亚和保尔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便分道扬镳。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体质越来越坏。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他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今天回忆起这本书,它给了一代年轻人的偶象教育,我们那个时代,崇敬英雄!这本书也是人生挫折教育的范本,现在年轻人也应该读的好书!
其他网友回答
盈盈生活在一个较为“富有”的家庭,他的父亲在乡政府工作,不像我们的父母都是种地的,那时,在我眼里,盈盈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她和在一起读了两年的书,一、二年级,我们都是坐一张桌子,因为那时候老师让我们自由坐,我每学期一开学就会占领一个位置,然后等她来和我坐在一起。
三年级开学时,我早早到教室占领一张课桌,等她来和我同坐,可是望穿秋水,也没有见到她姗姗来迟的身影。
我很焦急,跑到她家里去问。她家邻居告诉我,他们一家子都搬到街上住了,她去了镇上的中心小学。
我从小就是一个性情中人,她走了,我眷恋了很多天,老是想念她。后来节假日的时候,她会回乡下老家,我就跑去找她玩,她家离我家300米远,很近。
《田晓菲日记选》,大概是我读小学四年级暑假,盈盈递给我看的,当时她到我们家玩,把书送给我,我们在一起谈论“田晓菲”,觉得她很了不起,读小学的时候就出书了。
( 田晓菲图片 )
我们小小的心里,满是羡慕,大概从那时起,一颗文学的种子在我的心底萌芽了。
我和盈盈的友谊一直保持到她大学毕业,后来她去异地工作,我们就失散了。
15年后,人到中年的我们又相遇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了她的电话号码。语音之后,我们视频了,各自诉说着这么多年来的点点滴滴,说着说着,我们都哭了……
后来,我们说起田晓菲,我们儿时崇拜的人物,我告诉盈盈,我从度娘里得知田晓菲去了美国,成为了哈佛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盈盈说田晓菲就出生在哈尔滨,这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而自己就是在哈尔滨读的大学,难道这是冥冥之中的巧合?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请。接触到的第一本书是学前班教科书,小时候家里穷,亲人也没怎么读过书,所以书香气息不高。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记忆深刻的是毛泽东选集,那个时代全民都在,学人人都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