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孔子”删诗”伪耶真?有何依据?
优质回答:
孔夫子周游列国巳68高龄,他感到时日不多,就停下脚步组织学生做文化礼乐整理工作,为周易做序丶增删诗经丶编纂文书丶制定礼乐丶整理史料,并亲自写了鲁国春秋。
其中增删就是集中了大量的民间诗歌,给予润色斧正丶淘汰差的丶保留精华三百首,就给后人留下了中国的最早《诗经》,这是一件创世纪的诗坛佳话,为中国诗词的蓬勃发展奠定了不朽功绩。
这是孔夫子亲自主持、学生集体参予的编辑工作。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编纂大型诗书的开山之作,不亚于大明编永乐大典丶大清编康熙大典的历史意义。同时奠定儒家权威地位。
其他网友回答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之上的艺术奇葩。共收人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500年的诗歌大约3000多篇,择取其中的精华305篇汇集而成《诗经》,那么孔子“册诗”一说肯定是毫无疑问。
“册诗”说最初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翻武雅颂之音”。司马迁与春秋的年代并不久远,所依据的资料自然比后人掌握得多,也更可靠。周王朝大小诸侯国近两千个,孔子从前人收录众多的诗篇在三千左右,完全有这个可能。而选取有代表性的305首作为教科书是十分可信。
《史记》以严谨著称,权威性强,所言符合历史的真实性,后世史学家对《史记》有着很高的信赖和尊重。
出于基本的估计和判断,500年间不可能只有300首诗歌。出于《论语》中说到孔子大规模“采诗”行为,所收集的诗歌一定非常之多,远远不止300首,这种推理也是绝对正确。
面对众多的诗词,孔子册除平庸的大部分,或者删除某一篇其中的一个章节,留下最精华的305首,对《诗经》的编辑、完善、传播、保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孔子的“册诗”就是去伪存真,正本清源。
唐代之后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在争论了一千多年后,直到近代又形成了共同的观点,认为孔子的“册诗”不能成立。当代的《诗经》学者基本上不同意孔子“册诗”,“册诗”是《诗经》学史上的一大公案。
反对“册诗”说的理由基本不能成立:都说孔子编辑诗只有八岁,不可能“册诗”,那他这个年龄又怎能有能力整理诗词。孔子编写《诗经》实际是在他周游列国之后与弟子共同完成。
“诗三百,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证实孔子的《诗经》只有三百首,不存在“册诗”。这种提法更不正确,诗三百是表明《诗经》的收集数字,并不说明500年的历史只有三百首诗歌。
列国大夫之赋诗言志,如果“删诗”,孔子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其实孔子的晚年在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在各个诸侯国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不必考孔子是否“册诗”,只要明白孔子对《诗经》做出的巨大贡献。这是一项创世纪的诗坛佳话,为中国诗词的蓬勃发展奠定了不朽的功绩。
其他网友回答
某些人以那种极其轻薄的语气批孔子,说他曾删诗,原话是:“据说他(孔子)删改过《诗经》,经他一删改,只剩下现在能看到的三百首了,剩下的八成儿都被他那点儿道理给灭了。没有孔子,我们今天说不定还能多看几首先秦的诗。
其实,孔子删改前人典籍,与秦始皇焚书也没什么区别。被删掉的再也找不回来了,不就跟烧了一样。被改过的面目全非,全成了篡改者的主观意志,还不如一把火烧了,也少让今天的人中毒。”
“孔子删诗”为汉代以来《诗经》学史的一个重要公案,涉及孔子与《诗经》文本形成过程的关系。
从对历史事实考证的角度来说
孔子删诗的说法始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明确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适于礼仪……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删诗”,即修订《诗经》文本的呢?一般《诗经》学史方面的著作皆引用《论语·子罕》中的一段话:“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根据《左传》,孔子自卫反鲁在哀公十一年冬,已是其晚年。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孔子屏风”(或称“孔子立镜”)载孔子事迹:“天下闻其圣,自远方多来学焉。”接着又说:“鲁哀公六年,孔子六十三。”据此可知,孔子授徒远在哀公十一年前。具体时间,华锺彦先生判定为鲁定公五年,即孔子四十七岁之时。华先生此说本于《史记·孔子世家》:“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世家》以下续记鲁定公八年孔子事迹,说明孔子系于盛年收徒立教,授《诗》、《书》、《礼》、《乐》。故其删订《诗经》必不晚于是年。
唐人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曾提出:“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对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分析,可释此疑。从传世文献来说,《国语·鲁语》记载,孔子前数百年,生活于两周之交的宋国大夫正考父曾“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而今本《诗经》中《商颂》仅有五篇。一斑可以窥豹。
近年来出土文献中,发现诸多逸诗。上博简存有逸诗两篇,清华简《耆夜》包含五篇逸诗。《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中存有《芮良夫毖》和《周公之琴舞》两种,清华简《子仪》篇中有乐歌三首。《周公之琴舞》录歌诗十“启”,其中成王所作之“元纳启”系今本《周颂·敬之》别本。有学者指出:从统计的角度来说,《周公之琴舞》的诗篇数目与今本《诗经·周颂》所存相关篇目恰为十一之比。凡此,可证清人崔述《洙泗考信录》所言文献引诗“逸者不及十一”的统计,片面性很大。
另一种说法自唐代至清代,便有不少学者对提出质疑。《左传》记载,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学习礼乐文化,鲁乐工为他演奏的诗乐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说明那时已有了一部《诗经》。而此时孔子年仅8岁,不可能有能力做删诗的工作。孔子对《诗经》所做的最大的贡献,大概就是如司马迁所说,是为《诗经》的三百零五首诗定下了标准配乐。诗、歌二者本就没有分别,以音乐与诗相配,才能最大程度得发挥其端正情感的教化作用。
孔子删诗,中国最早的文学审查,体现了思无邪的中和之美。
因为在任何一种事物的积累过程中,必然是泥沙俱存,鱼龙混杂的。诗歌也是这样,本来是用来歌颂人们美好的思想,展现人性美丽的诗篇,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也难免会被用来表达那些丑陋的思想,抒发那些龌龊的情感,记录那些卑鄙的事情。于是,后人去面对它的时候,就很难看清先人的初衷,很难判断何为主流,何为末流。具体的说,就是看不到或者看不清“思无邪”的美丽本质,甚至还会认为诗歌无外乎是用来抒发一下情感的,至于这种情感的正与邪,却是无所谓的。殊不知,这种无所谓的想法本身,就是对诗歌这种文体,甚至是对文字这种记录人们思想的工具的侮辱。
所以,孔子删诗就是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过程,就像人们洗刷掉身上的污垢,才能漏出美丽的容颜,或者即使不美丽,也是真实的容颜一样。这其实是一个用减法算的加法,这才是孔子作为一位文化与文明的传承者的伟大之处,也是后世的人们,对他报以无比的崇敬之情的原因,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让我们知道,人性曾经真的美好过。这就为后世的人们,树立一种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并且为这种追求,奠定了坚实的信心基础。
华锋教授的观点,我认为是对的。第一,在孔子之前,《诗经》就已经基本定形了。因为《左传》中明明记载有一个事情:吴公子季札到鲁国去听音乐,听什么呢,开始就听了《周南》呀《召南》呀,十五国风听了十四国风,可见当时《诗经》已经基本定形了,而这个时候孔子还很年幼,好像才8岁,那他肯定没有删诗的可能性。第二个,我们认为,孔子对于《诗经》是做了巨大的贡献。大家都是喜欢国学的,你们读一读《论语》,《论语》中孔子有十几处谈到了《诗》。孔子晚年不去周游列国了,回去整理《诗》、《书》了,说明孔子对《诗》、《书》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这两点是肯定的。所以我们不必考虑孔子是不是删诗,明白孔子肯定对《诗经》做出巨大贡献就可以了。
而笔者认为,对于之前已大概成型的三千首以上的诗,孔子在其教学过程中整理和编辑过,此为“删”的本意。“删”是会意字,从刀从册。册是简册,把若干竹简编穿在一起叫“册”。简册的内容有取舍,要用刀,所以从“刀”。孔子创私学,需要一个简要的版本,自然要对以前有所取舍了。现在的诗经,基本就是孔子教学的版本。孔夫子是历史上最早的高级编辑,是编辑学的鼻祖。
孔子自己也隐隐约约说过,他编的《诗经》,一大特点是“思无邪”,也就是说现存版《诗经》都是思想纯正、具有教化意义的正统诗歌。有的人据此考证出来,孔子删去的诗歌,大多是一些言辞过于露骨、放浪的诗篇,比如当时郑、卫一带诗风以淫靡著称,孔子就弃而不录。
例如《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青年男女春天聚会,在水岸祝福祈求。在万紫千红中穿行,相互调笑,互赠芍药以定情。如此美好烂漫的乐曲,孔圣人并不排斥,且编入教材。“思无邪”,除了说诗本身“无邪”外,更是教诲弟子正确领会,见到爱情诗篇不要产生邪念! 如此而已,岂有它哉! 由此又想到删与不删,历史是公正的,诗河大浪淘沙。那些广为流传的是因为有生命力,而平庸的东西难免淘汰。即使像乾隆贵为天子,有万首诗词,写在绢帛,珍藏秘阁,实际无人欣赏,不过是诗的木乃伊而已!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传统经学中的许多经典未必都是孔子编撰完成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孔子在中国文化传续过程中的枢纽性作用,没有孔子,上自伏羲炎黄的中华文明就不能得到准确的传承,后世汉唐宋明的文明,就将失去发展的基础与方向。所以,对以五经,或者六经为基础的经学的研究,并不是保守与迂腐,而是对我们自身文明的脉络的把握与坚守,离开了它们,我们发展的文明,就不在是中华文明。
一点感慨
现在社会稳定、文化昌明,加上书籍电子化后保存传播更加方便,按理说读书学习应该不用担心资料来源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书多了,人们却不愿看了。
无论是买来从不看的装X党,还是只看工具书的资料党,又或是丧失了深度阅读能力的段子党, 在他们眼中,书早已失去原有功能作用,而是退化成装点文化的饰品。
从这个角度讲,这其实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焚书,毁灭了书籍的价值。
我们痛心于有形的焚书毁书的同时,也更应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无形焚书的一员呢?参考文献:李颖,诗三百与孔子删诗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认为“孔子删诗”的可信度不高,至少《诗经》不是孔子一个人完成,也不是他一个人删除的,而是经过多次修改而成型的,并经多人反复斟酌、审核、验证而成,属于集体创作作品。
“孔子删诗”的提法来自于史学大家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里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繁,取可施于礼义。”也就是说:现在流行的《诗三百》,是孔老夫子从流传的三千多篇古诗中精选而成的,衡定的标准为:重复的;不合乎礼义准则的,统统删除!
司马迁老先生治学严谨,距离时代较近,而且说的删诗标准合情合理,三千多篇诗歌那么多,怎么方便传播呢?怎么能够口口流传呢?当然要按照准则,选取三百篇,这样才方便流传啊!何况孔子老人家一再疾呼“克己复礼,对于不合乎礼义准则的,自然要统统删除!
但是“孔子删诗”并没有相关依据。
第一,记录孔夫子先生言行的著作《论语》里,只字未提老人家删诗。按说:这部忠实记录老人家言行的巨著,对于这么大的动作,怎么可能只字未提?
第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游历鲁国而观赏了周礼,也就是专门考察了鲁国奉行周礼的情况。鲁国的乐工特意为他演唱了《风》、《雅》、《颂》,而且编排次序与篇目,基本与今日流传的《诗三百》相同。那会儿,孔子还不满十岁!也就是说,《诗三百》都已经成型了,孔老夫子还是个小孩子,哪凉快在哪待着呢,没他什么事。
因此,《诗三百》是经过多次修改而成型的,并经多人反复斟酌、审核、验证而成,也就是集体创作,绝非“孔子删诗”一人完成,但孔子无疑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整理者。
其他网友回答
大约不真。
鲁襄公二十九年(前455),吴公子季礼至鲁观周乐,所奏歌辞,编辑顺序,以及由季礼品味出的内容丶情调,与今本诗经无别。二十六年后鲁哀公十四年孔子卒。由此推算,孔子平素言诗丶言《诗三百》,肯定就是季札所观者,即今本诗经。前人说古诗有三千,被孔子删为三百,不大可能。
再有一证是,《左传》引诗,基本都在今所见三百零五首中,如果古诗真有三千,那么在孔子生前的经传中,当有更多所谓佚诗,实际沒有,说明早在孔子前,《诗经》就有后世所见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