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蒙恬和扶苏谁先死(扶苏为什么不跟蒙恬杀回去)

网友提问:

扶苏身边有蒙恬,还有三十万的秦军,为何仅凭圣旨就自杀了?

优质回答:

公元前210年,上郡,秦军大营。

一位使者宣读圣旨:扶苏、蒙恬,屯兵十余年,没有什么进展,反而唧唧歪歪,对朕非议!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赐死!

扶苏奉诏,准备自尽,蒙恬劝阻:天子在外,未立太子。我们带30万大军在外,所受的是国重任,怎么能因为一个使者的话就去死呢?难道不怕其中有诈吗?不如先确认一下,确认过了之后,再去死也不迟。

扶苏感叹:父亲要儿子死,还有什么好再确认的?

说完,扶苏自杀了。

扶苏为何连丝毫的抗争都没想过,非要急着自尽呢?

扶苏、蒙恬有可能立刻反抗吗?

扶苏、蒙恬,虽然统领这支长城兵团10余年,但却不可能立刻反抗。

大秦的军制,玺、符、节三位一体,才可发兵。

盖有御玺的文书上会说明调兵的相信事项,作为命令;虎符(天子和领军将领手中一人一半,使者持天子虎符合二为一,所作调令才合法)为调兵权力的合法凭证;节为通关凭证,持节才能通行关隘,奔赴目的地。

当年,权势熏天的嫪毐、赵太后曾经企图挑战这个体系,发起政变。

当时,“事无大小皆决于毐”,嫪毐长期把持大权,而一起参与密谋的还有卫尉、内史等一众高级军政人员。

嫪毐伪造了御玺,并持有太后玺,准备发兵作乱。

而当时的秦王嬴政,还没有亲政,而且本人都不在咸阳,各方面基础均不如对手。

可是,当秦王嬴政真御玺和虎符调兵时,几乎没有人跟嫪毐一起玩。

最终,大权在握的嫪毐,仅被“斩首数百”,就被扑灭!

此时,尽管诛扶苏、蒙恬的诏书是胡亥等人伪造,但御玺、虎符应该都是真的。胡亥的使者把握着“三位一体”的体系优势。

因此,尽管蒙恬、扶苏权势在秦军时日很久,但他们要想振臂一呼,反了他娘的,那还是不可能的。

扶苏、蒙恬有可能找到反抗的方法吗?

不过,如果历史一直都是按照规矩运行,那就没有什么改朝换代了。

以扶苏、蒙恬的实力,他们是有能力打破这个体系的。

扶苏死后,蒙恬继续要求复请。

当蒙恬得到仍然要被处决的消息后,回答道:我现在虽然是囚犯,但以我的势力,我足以反叛!之所以不反叛,是为先祖的荣光、先王的恩德而已。

蒙恬三代为将。他与军队的羁绊关系与嫪毐之流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理由充分、准备充分,蒙恬是有能力搞事的。

扶苏更是如此。

作为秦始皇的长子,他以仁德闻名,是很有名望的。

就在扶苏死后不足半年,陈胜吴广起义时,还打出了扶苏的名号!

楚人造反,都要打出扶苏的名号,以真扶苏,要领导秦人搞事,并非难事。

当然,前提是:一定的准备时间!

扶苏非王霸之才

当时,胡亥、赵高等人秘不发丧,仍然以秦始皇名义传诏天下!这份处决扶苏、蒙恬的诏书,正是矫诏!

可以说:如果扶苏听从蒙恬的劝告,先作复请,争取时间,是不难搞清楚情况,甚至组织反抗的。

无论是胡亥继位的合法性,还是诛杀蒙恬、扶苏诏书的真伪,其中的疑点都非常非常多。

作为秦始皇的长子、大秦最受重用的大将,扶苏、蒙恬是有责任搞清楚状况的!

因此,蒙恬提出复请,可谓老成谋国的金玉之言。

可惜,扶苏只是津津于“父亲要儿子死”这样的情感,仓促赴死!

扶苏,有仁德之名。

如果他顺利继承帝位,或许可以安民,作一位守成之主。

不过,在残忍、阴险的权力漩涡中,扶苏显得有些软弱了。

软弱,是一种逃避,一种不负责任。

扶苏放弃了他对大秦的责任,这不仅使自己稀里糊涂的死去,也使大秦帝国在一片阴谋中,迎来了“二世而亡”的命运。

如果一个人永远只是“温良恭检让”,那就是一种软弱,一种不负责任。

该硬气的时候,就该硬气一点!

其他网友回答

秦始皇在沙丘暴毙,赵高和李斯合谋矫诏让扶苏和蒙恬自杀。拥兵三十万不反抗,扶苏竟选择了自杀。

后世很多人为公子扶苏的死惋惜。有人甚至直斥他懦弱、愚忠。

我们不是扶苏,不能理解扶苏当时是怎么想的,今天我试着比对一下汉武帝时期的卫太子刘据和康熙时的”八贤王”胤禩,逐步深入的分析,或许我们能体谅扶苏选择自杀的那份苦衷和决绝。

一、从“扶苏”这个名字入手猜猜公子扶苏的出生。作为始皇帝的长子,给他取一个什么名字,往往可以看出这个父亲对孩子的喜爱程度以及寄托什么样的期许

很多人都好奇“宫备六国”的秦始皇的后宫,但是现有史料记载匮乏到令人抓狂。

秦始皇的子女有二三十个,也算是一个“高产”的皇帝,但是关于他的女人却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只能等到哪天挖开始皇陵或有新的文物出土,或许能解开这个谜团。 现下我们只能基于一点事实,做一些推测。

“扶苏”一词的出处,最早可以查阅的出处是《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扶苏”这词什么意思?据《毛诗注疏》载:“扶苏、扶胥,小木也。”

从人之常情的角度来说,初为人父,往往会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会在名字里赋予特别美好的祝福,比如聪慧呀、有作为呀、强壮呀、富有呀、长寿之类,但是秦王嬴政给孩子起名“扶苏”,一颗小木,甚至只是一丛灌木。

想想其中有几个意思?

二、从《诗经》的这首诗,我们尝试窥视一下秦王嬴政的后宫,或许可以分析出关于扶苏母亲的一点端倪。

能成为秦王嬴政卧榻之人,要么秦国亲贵,要么六国结亲或进献,要么是服侍嬴政的侍女,近水楼台,一时兴起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假设扶苏母亲是秦国亲贵或六国结亲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这首诗讲什么?

这首诗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个女子等人,没等到一个美男子,却等来了一个登徒子。这首诗既可以理解为是情人之间的戏谑,但也可能表达一种真情实感:“就是我得到并不是我想要的。”

《毛诗注疏》解析这首诗时,认为这是一首讽刺诗,讽刺齐女文姜。

春秋时期齐国有位美女文姜,据说自小跟亲哥哥纠缠不清,名声不好,文姜特别欣赏郑国世子姬忽,于是齐国国君意欲将文姜嫁与世子姬忽,哪知世子听闻文姜的德行以“齐大非偶”为由硬生生地拒绝了。

试想,秦王嬴政作为秦国王位继承人,在他二十二岁亲政前,他娶谁做老婆往往他说了不算,得由长辈做主。当时做主的应该是赵姬或华阳太后。

她们两个出于各自的立场,为嬴政物色女人,一定是代表她们两方政治势力的需求,如果扶苏的母亲是这两位女人挑的,那有可能就是嬴政不喜欢、排斥,甚至厌弃的。

正值青春盛年的嬴政,心中或许有心仪的人,或许迎娶的夫人不符合他心中对美好妻子的期许。出于不违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责任,迎娶了扶苏的母亲,并生下扶苏。

一直爱憎很强烈的嬴政,虽勉为其难奉旨成婚,但当长子出生时,他就想起了《诗经》的这首诗。 掩不住内心“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的不如意,就给这儿子起名“扶苏”。

嬴政扫灭六国,六国贵族视嬴政如仇敌,那些成为嬴政女人的六国之女,同样也会有失去家国的痛彻心扉。

据《史记》记载,自从高渐离用筑试图谋杀秦始皇之后,嬴政再也不接近六国之人,这些人可能也包括六国贵族后裔身在秦宫的女人。他们就在始皇帝卧榻之侧,如果有复仇之心,防不胜防。

(二)除了亲贵宗族的女子,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扶苏的母亲是服侍秦王嬴政的侍女,地位卑贱,连累扶苏不受待见。

秦王还没有正式娶亲,又年少血气方刚,一时兴起临幸侍女,并生下扶苏,是极有可能的。《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也有“巧妻恨拙夫”之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就像“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嬴政扫灭六国之后,一直觉得自己至高无上,扶苏母亲地位卑贱,他自然瞧不上。所以给这儿子起名“扶苏”,也就是希望他像丛灌木或小树一样,在大自然里做个陪衬。

综上所述,扶苏母亲要么卑贱,要么不受宠,必定连累儿子不受待见。恰恰扶苏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为了引起父皇的重视,一定会格外努力,格外小心翼翼,对人对事往往就表现出来温良恭俭让。

三、始皇帝把扶苏贬到上郡,极大可能是他忌惮甚至是排斥扶苏所形成的政治势力,那是跟法家治国理念相背离的儒家思想。

秦始皇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皇长子谦卑礼让,扶苏身边势必会围绕着一批在始皇帝面前不得意的官僚或博士。

久而久之,这些人的言行、理念就会灌输给扶苏,扶苏之所以冒很大风险向始皇帝进谏,不能焚书坑儒,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扶苏一直是这支政治势力的核心。

始皇帝不可能仅仅因为几句谏言,就把扶苏贬到上郡,极大可能是他忌惮甚至是排斥扶苏所形成的政治势力,是跟法家治国理念相背离的儒家思想。

(一)汉武帝是秦始皇的镜子

其实汉武帝跟秦始皇很相似,都雄才大略,但也都独断专行,暴戾,疑心重,尤其对太子刘据,也总是会很横挑鼻子竖挑眼。

汉武帝重用酷吏,太子身边也聚集了一帮儒家讲仁德的士子。太子刘据谋反失败被杀,依旧有很多士人站出来给太子说话,找理由给太子推脱罪责,甚至把一起严重的谋反案,死伤几万人的政治事件,轻描淡写地说,不过是儿子借父亲的兵玩玩。

有这么玩的吗?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在寻求长生不老,如果总有一个人在跟前晃,有意无意的昭示:你早点死,死了我好继位! 换做谁心理都会不爽,于是防患、挑剔、厌恶的心理,就难免时不时泛起。

(二)康熙朝“八贤王”是扶苏的镜子

再看清朝康熙年间,太子被废之后,几个王爷争储君之位。八王爷胤禩为人亲切随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被江南士子们尊称为“八贤王”。

可是这些优点在康熙看来就变得十恶不赦,什么“柔奸性成,妄蓄大志”。甚至很赤裸裸嫌弃谩骂八王爷乃“辛者库贱妇所生”。

什么意思?

怎么不问问康熙你当初自己怎么看上辛者库贱奴的?!!

四、赵高的伪诏斥责扶苏无能,击中了扶苏的软肋,也击破了他自尊的最后防线。扶苏认为父皇下诏要杀他,是为后来继位的儿子清除障碍,所以忠孝的扶苏选择了自杀成全父亲。

始皇帝把扶苏发配到上郡监军,可能是想历练扶苏,也可能是厌弃扶苏。

如果是前者,嬴政可能是希望扶苏离开那帮儒生,到蒙恬军中感受一下行伍气息,而且蒙恬是法吏出生,可以给他灌输法家的治国理念。

也许是始皇帝用心良苦扶苏不能体会,也许自始至终扶苏对始皇帝的用心都不能理解。

出生卑贱或自小不受宠,不受待见,让扶苏奋发努力,也让他内心留下一生抹不去自卑的阴影,他发现自己再怎么努力父亲都瞧不上。

那一刻他心里也许在想,始皇帝把他贬到上郡,就是让他远离政治中心,剪除他的羽翼,甚至把他置于蒙恬监视之下,父皇下诏要杀他,是为后来继位的儿子清除障碍。

他一直的努力就是希望父亲对他另眼相看,但是,始皇的一纸“诏书”告诉他,他不但是始皇一直看不上的儿子,还是一个不安分的儿子,是一个贬谪还不够还必须除掉的儿子。

想到这些,扶苏心灰意冷。

扶苏被绝望的情绪挟裹,再加上使者一再催促他决绝地选择了自杀!

其他网友回答

扶苏至善至孝之人啊!蒙恬忠义之臣。他二人死,基本上等于秦国死了一大半。试问扶苏即为,立即推行像汉景帝文帝那样的仁政,来休养生息。而蒙恬为大将,章邯和王离等副将,刘项等人掀不起风浪了。秦国说不准真的可以再撑五百年。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其他网友回答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于邢台沙丘。司马迁在《史记》中: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

皇帝病得更厉害了,写了一封盖上御印的信给公子扶苏:回来参加丧事后,把我葬在咸阳。虽然没有明确说要传位于扶苏,但很明显,秦始皇与扶苏和解了。为此,陈胜起义中就打着扶苏的旗号。

影视剧中的秦始皇形象

许多人更是认为扶苏才是秦始皇认定的继位人,扶苏性格太面了,太愚忠了。完全可以竖起大旗,以“长子”的身份夺天下。

但很可惜,秦国没有“立嫡长”的传统,也没有“立长”的传统。

(1)秦国为何没有立嫡、立长的传统

秦国成为诸侯国,是因公元前771年,秦襄公派兵救助周幽王并护送有功这才被封为诸侯。但自东汉起,秦国因为被封时间晚、镇守西陲的商人部族,与周文化并不搭调。所以,历来为各中原诸侯轻视。经常欺负秦国,秦人一边对抗西戎,一边对抗中原部族。

因此,中原文化的“嫡长子继承制”对其影响并不是特别大。为了生存,谁有能耐、谁能保住政权,谁有资格继承王位。同时,国内各部族势力强大,立谁不立谁也要受他们影响。

影视剧中的扶苏形象

《春秋公羊传》就说“秦者,夷也,匿嫡之名也。”何休(东汉史学家)注释说:嫡子生,不以名令于四境,择勇猛者而立之。

包括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爷爷(孝文王)、曾祖(昭襄王)都不是嫡长子继位。再往上我们都会发现,“嫡长子制”在秦国根本没有形成定制。后世只是以中原政权硬比照秦国而已。

(2)扶苏自杀主要是不敢质疑,蒙恬自杀是不敢造反

因为扶苏没有必然而立的理由,面对胡亥继位的情况,他只能选择自杀。要知道,秦国立国是以“法家立国”而不是“儒家立国”,因此,以儒家立国的中原地区地思想就看不到真相。

蒙恬雕像

从西周中原诸侯国就“立嫡长”了,但并不代表东周出现的秦国也是如此。要知道他们一方面对付西戎又与西戎有着广泛地联系,其文化必然会受其影响;一方面作为弱国、小国,如果不以“强者立国”,秦国根本不可能存在下去。

既然,扶苏造反是蒙恬活着的唯一屏障。扶苏一死,蒙恬存在只能靠自己公开造反了。但长期浸染“法家”思想的他,既不敢造反又怕底下的人不会跟随。

其他网友回答

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在上郡做监军,统兵将军蒙恬是一位天才将领,手中还有三十万秦军精锐,公子胡亥与宦官赵高的一纸假诏书,就被逼自杀了,是扶苏太脆弱、蒙恬太无能了吗?

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不是软弱无能之辈,史书记载其 “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民所望也”,有勇有谋、有才有德,在大秦帝国很有威望;辅佐公子苏扶的将军蒙恬,更不是酒囊饭袋,他是将门之后,其祖、父蒙骜、蒙武,都是大秦帝国的赫赫有名的战将,蒙恬更是久经沙场的大将,算得上是当时秦国的擎天一柱。所以,真实的内幕,绝非今人想象的那样。

统领三十万大军就可以随便造反吗?

秦始皇在当时的秦国,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他13岁继位为秦王,39岁攻灭六国一统天下,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封建皇帝,自诩功勋超过了远古的三皇五帝;他废黜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长城、建直道,哪一件事都是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业;他君权独握、朝纲独断的霸气,嗜血暴虐的秉性,对军队、对朝臣的心理震慑力是巨大,有秦始皇的存在,天下无人敢反,更何况一个年轻的公子扶苏。

秦法严酷,举世闻名。秦法实行严格的“什伍连坐制”,对军队的管理控制更加严苛。在秦法的威慑下,没有人敢轻举妄动。三十万秦军,大都是关中和中原士卒,妻儿家人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下,军中主要军事将领,按照惯例家人都会被朝廷安排在京城咸阳为人质。不是被逼到绝境死地,军中将士是不会跟着一个毫无胜算的公子,以牺牲家人为代价起兵反抗朝廷。所以,公子扶苏虽然手中有兵,但兵士不会跟着他轻易造反。

为什么会轻易相信一封假诏书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子扶苏与将军蒙恬,没有在第一时间识破诏书的真伪,如果可以发现诏书是假的,就会猜测到秦始皇已死,也就有可能选择拼死一搏,而不是引颈受戮。细读这封假诏书,也许是时间紧迫,也许是赵高等人的能力有限,自相矛盾、逻辑不通的地方很多,扶苏等人为什么没有怀疑呢?

“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蒙恬将师数十年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

信息的极度不对称性。秦始皇已经死于沙丘,胡亥、李斯、赵高等随行人员,对外封锁信息,远在北郡的苏扶、蒙恬,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还是一无所知。更重要的是,扶苏的亲信,蒙恬的弟弟上卿蒙毅,一直在秦始皇身边,在公子扶苏看来,如果皇帝有什么意外突发事件,蒙毅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向北方传递信息,但是秦始皇生病及不测的消息,一直都没有传到北方军中。他们完全猜想不到的是,跟随皇帝出巡的蒙毅,在秦始皇生病后,临时被派去向山川神灵祷告,秦始皇去世时,他并没在身边,根本就没有掌握到皇帝突然病逝的信息。

被赶出京城给了扶苏不安的心理暗示。两年前,长公子扶苏被赶出京城咸阳,到北方的上郡监军,原因是不合时宜地向皇帝提意见,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力劝皇帝要以仁义治天下,触动了逆鳞,一向自负的秦始皇因此大怒。在扶苏和蒙恬心中,都认定是皇帝对扶苏的不信任、不喜欢,所以接下来的赐死诏书,在他们看来更是惩罚的升级,根本不会去想,诏书是有人伪造的。

扶苏与蒙恬还有机会吗?

当然有!具体分三个步骤:拒绝自杀,稳住局面;打探消息,了解真相;做足舆论,起兵南下。

大秦没搞分封制,皇帝的二十几个儿子,都没有官职和爵位,地位只能按长幼顺序来区别,长公子扶苏,按照世袭制的惯例,将是唯一的皇位法定继承人,地位远非其他公子可比。蒙恬是帝国的第一号的大将,而且统帅三十万大军抵御外族匈奴,正处在战争状态。这样的两人,都是大秦帝国最举足轻重的人物,一纸诏书同时将二人赐死,完全是帝国的一场大地震,不太符合常情,扶苏和蒙恬完全有机会找理由拖延。两人接下诏书后,先稳住宣诏使者,一方面向皇帝复旨,大意是“三十万大军正处于北方边境,人心不稳,军情复杂,为帝国前途着想,请求暂时多活几天,等局势稳定了再执行诏命自杀”;另一方面,紧急向留守京城的右丞相冯去疾和亲信蒙毅,了解朝廷的实际情况。“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手握重兵,不接受诏令,胡亥赵高等人一时也完全没有办法。反正是一死,早死晚死都是一个结局,但晚死不一定会死,为何不赌上一局呢?

只要拖延一段时间,秦始皇已死的消息,就一定隐瞒不住。只要确定秦始皇已死的信息,这封诏书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了。扶苏和蒙恬就完全可以一口咬定,诏书就是假的,拒不交出兵权。同时,还可以照葫芦画瓢,再伪造一封诏书,扩大赐死的人员名单,最好把军中的核心将领,全部列入其中,引发军中将领的恐惧和不满,再将矛盾全部转嫁到胡亥、李斯、赵高等人的头上,登高一呼,举兵南下。

凭借着手中的三十万大军,再加上长公子的尊贵身份以及蒙氏家族在朝廷的超强影响力,则大事一定可成。若如此,仁义有德的扶苏即位为皇帝,一定会纠正秦始皇时期的严刑峻法,则大秦帝国绝不会二世而亡,天下百姓就不用再经受秦末汉初的长年战乱之灾,于己于人、于国于家,都是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