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杜牧写的清明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思想感情(感觉杜牧的《清明》就是流水账,其文学性体现在哪里?)

网友提问:

感觉杜牧的《清明》就是流水账,其文学性体现在哪里?

优质回答:

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直接说明诗人所置身的季节、时间、天气等自然变化,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若隐若现的雨中问路图,借清明时节人们悼念已故亲人的传统。清明节,本是家人一起出门扫墓、祭祀祖先、踏青赏春的日子。此时诗人孤身在外,看到别人都是家人一起出门扫墓祭祀,而自己孤身在外,新单影只。蒙蒙细雨直接激发了诗人飘零异乡思念亲人的内心感情。

但是这首诗绝对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流水账,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诗句生动形象,意境优美,看似平铺直叙,实则手法朴实,情感真挚。前两句写清明节下起了小雨,特别是后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更是流传千古的经典诗句。

作品的文学性是指作者对大量材料进行巧妙的概括和提炼,运用形象的语言技巧、精巧的语句结构, 丰富的情感表达并采用各种文学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

所谓文学性,是指诗人作家内心情、象、意之艺术化的语言表现。

杜牧《清明》一诗的文学性具体体现在作者语言运用的形象性,内心情感描写的生动性,写作手法的技巧性,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并运用“情、象、意”三者高度艺术化,使这首诗成为古来经典名诗。

其他网友回答

能提出这个问题,也需要一点勇气。

杜牧的《清明》好在哪儿呢?为什么一千多年来被吟诵不衰,深受大众喜爱?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没有一个疑难字,没有引用一个典故,纯日常化的四句诗,读来却朗朗上口,优美动人又极具感染力……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想必只要认识几个字的人都会明白,那咱们就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

扫墓是件比较严肃的事,所要涉及的东西和事物很多:需要携带的祭品、雨具,代步的马或驴子,走在雨中泥泞路上的行人,路边不断变换的景物,还有祭拜者沉重的心情,和被祭拜者的关系以及被祭拜者的姓名生平等等。

可以入笔的东西很多很多,可作者却匠心独运,于这些纷纷事件中只撷取了这四件,形成了独特的表达: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组成了一首千古绝唱。

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精心锤炼。

不由得响起了李白的诗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还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和杜牧的《清明》比起来,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感,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大家经典之作,妙笔天然,浑然天成,没有丝毫斧凿和雕琢的痕迹,看似平常却绝非随意;流传千古至今无人超越。功力之非凡,非平常诗人可比。它的文学性,它的文学价值,它对后世的影响,自是不言而喻了。

欣赏优秀的唐诗宋词,也是需要一点时间磨练的,年龄和阅历,不断学习,提高文学修养,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正如王国维提出的人生三境界一样: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妙处,自在不言中。

其他网友回答

杜牧的《清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历经千年,常读常新,是每年清明节吟诵的最佳诗词,没有之一。而题主之所以认为这首诗歌更像在记录流水账,恰恰说明了诗歌的通俗性,体现了作者很高的文学素养和简约的创作理念,让人们每每读起来,都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清晰的图景,读罢又觉得余味未尽,魅力无穷。《清明》全诗内容:

清明时节雨纷纷,街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清明节的时候下雨了,路上的行人却熙熙攘攘,没有间断。我走在路上,看着这种情景,问路上的小孩哪里有卖酒的?小孩不作言语,用手指向杏花村。整首诗意梳理下来,就能发现诗人对该诗的意象、语言、结构把握得游刃有余。

立象尽意:以言寓象,得意忘言

早在魏晋南北朝,许多玄学家就将“言”、“意”、“象”三者之间的关系阐释出深刻的见解,这一时期的文论家认为,写诗需要用“象”来寄寓“意”,而“言”是来呈现“象”的。发展至唐朝,诗人多将“意象”作为衡量诗歌精湛的尺度,他们认为作者需要由感兴而成方能构成真正的意象。而杜牧的《清明》正是遵守了这种文学创作手法。

首句即点明诗歌创作的时间背景——清明时节。瞬间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悲伤。因为这一天非常重要,人们多去扫墓、祭祖,所以,许多人都会赶回家乡团圆。而杜牧此时却身处他乡,看到这么多人在路上来来往往,内心难免会愁绪满满,“断魂”二字恰好体现了这雾蒙蒙的春雨纷纷缥缈,就像这不绝断的行人。简短两句,就用一景一情、情景交融的创作笔法,互相生发出一股凄迷纷乱的境况,深深地撩拨着读者的心弦,这正体现了杜牧对言意的准确把握。

如果说,三四句布好了场景,只等着表演的人出场了,可杜牧笔尖一转,竟然将演员们都罢免了,只剩下他自己,欲寻酒家,喝酒消愁。诗人这般行为,更是让读者心疼了。“借问酒家何处寻”一句,正是体现了诗人心中对团圆的想象、对亲人的思念、对未来的期盼,丝丝心绪交杂在一起,只需要一个“酒”字来化解内心的愁绪。“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孩童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了指,这番意境将童真的孩子,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的神色概括的饱满形象。往日的孩子应该在路上嬉闹,可清明节的孩子竟然也暗自伤心起来了,无言有行,更见其味儿,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绝句的篇幅都比较短,要想在有限的篇幅内打动读者,并且形成“幅短神遥”的艺术魅力,关键在于对意象的把握。杜牧的这首诗开篇就氤氲了清明节的景别,全然未写清明时节,扫墓祭祖的行为,却让读者禁不住幻想到这一幕,如此心中有感而生出的意象,是作者极具独特的文学创作笔法了。

不务绮丽:平凡的语言中,藏有绵密的情感

中唐诗歌高潮到了唐穆宗长庆时期,情感逐渐低落。长庆以后,随着唐王朝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士人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诗歌,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逐渐摆脱了盛唐绮靡的诗歌特点,而来时主张以平淡的语言,透露浓厚的情感。杜牧作为这类诗歌题材的代表,他曾多次表露个人的创作主张:

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

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献诗启》

杜牧本人不满于唐朝柔靡的诗风,主张内容充实,语言平淡,明丽疏朗地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和开阔心胸,这种文学创作的主张指引他创作的笔法。而在《清明》这首诗中,语言极其淡雅,四句平铺下来,没有引用典故,也没有寄寓抑郁不平之气,展示仕途坎坷之苦,有的只是清新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淡淡的景别,看似简单,却又余韵邈然。

这种不事雕琢的笔法,本身就是诗歌文学性的表现。诗歌自产生、发展以来,一直强调“诗言志”的政治功能,偶尔有诗人创作一些自然风景的绝句,依然会被读者解析为“政治失意”而带来的情感迸发。这种“诗须有为而作”的创作心态一直影响着士人对诗歌的表达方式,而杜牧正是抛却了这种纵横议论、匡济天下的壮志,开始关注个人心绪的表达,关注底层百姓的生活方式,才敢于用平淡的语言凸显缠绵的情思。

结构回环:层层递进,叠沓深入

《清明》诗的章法结构十分自然贴切,仔细研磨,又十分讲究。全诗按照时间顺序展现事物的发展情性,首句交代时间、天气、场景,是“起”;次句写诗人心境,“断魂”二字是“承”;第三句中“借寻酒”来浇愁,是为“转”;末句的“遥指”与“杏花”相呼应,符合江南“杏花春雨江南”的美景之状,遥相呼应首句的“雨”,是为“合”。这种起承转合的作诗规则,完全符合文学创作的格律。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写道:

启行之辞, 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 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 内义脉注, 跗萼相衔, 首尾一体。

作者将时令、情境营造出来之后,将自己视为万千百姓中的行人,以平视的眼光湮官吏的阶级,从一个平民视角写自己“因清明而生愁,因解愁而思酒,因思酒而寻店,因寻店而问牧童”,这种层层递进的创作手法,将因果关系阐述的十分严密,又句句铺垫,形成一种首尾呼应的圆融景象,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比起诗人描写生者对已故亲友的痛哭流涕,这种建构清明节的人物群像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杜牧诗逼真再现了特定节日中的风俗民情、社会文化,全诗未见一个“悲”字,却用悲伤的基调笼罩了全诗,堪称清明节悼怀亡灵的千古绝唱。

结语

一首28字的《清明》七绝,像一幅朴实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竟对一代一代的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应该是杜牧不能想象的景观罢。杜牧抛却华美的文风,以独特的意象和情感率先占据了人们对清明节的认知,或悲痛或怀念,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贴近民俗的“行人欲断魂”景象,又借助平易近人、浅俗晓畅的语言,打破了士族与平民之间的语言壁垒,贴近百姓生活,引得妇孺皆知的传唱氛围,使人读来,满口生香中流露着淡淡的愁思,散发了永恒的魅力!

作者:蔡小记

参考文献:李金坤:《清明》绝唱千秋新——杜牧《清明》诗情思与艺术魅力审美

其他网友回答

清明这一天,是我们怀念逝者,扫墓祭祀的日子。每当此时,我们便想起了杜牧的《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收童遥指否花村。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语言通俗易懂,清新俊秀,毫无经营造作之痕。但仔细品味,却又寓意深远,言外有意。好似美酒佳酿,淳味自在其中。四句诗都写动,于动中见景见情。”雨纷纷”、”路上行人”、”借问”、”遥指”,都是动态,作者通过对这些动态的细致描写,着意刻画了环境气氛和人物形象。第一句写”雨”,用”清明时节”作背景,就别有深意。清明是上坟恸哀的日子,加上阴雨绵绵,倍感凄凉。纷纷细雨往往夹带着阵阵寒意,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凉境界。第二句写”路上行人”孤单焦急的心情,”欲断魂”三字,顿挫有力,文笔传神,表明这种凄迷纷乱的心情已经到了极点。在此种心境下,”行人”只想早点找到一个落脚点,去酒家借酒消愁。故三四两句用行人与牧童一问一答的方式,形象生动地把这种内心焦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特别第四句一”遥”字,更是妙笔生花,似远似近,可望而不可及,把读者带到了一个诗的境界中,给人留下多少联想和寻思!”遥指杏花村”,行人是怎样的闻讯而喜?后来是否找到了酒家?这些都留给读者去想象了。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杜牧的《清明》是流水账,那怎么会流传至今呢?其实,华丽的辞藻虽优美却不一定真实!

首先,我们来欣赏《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

(元)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释义:黄昏的时候,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的哀鸣不讨人洗好。小桥下河水哗哗流淌,小桥边都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从西边落下,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诉说着孤独与凄凉。

看似是景物的简单堆砌,但它以景托情,寓情于景,于此之中抒发一种凄苦的意境。

探究《清明》蕴含的文学性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句解释:江南的清明节那天,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行人犹如落魄断魂似的。

询问哪里可以买到酒呢?牧童笑而不答,只是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纷纷”两个字既描写了此时细雨的状态,同时又勾勒了每个人的心情其实是不一样的:既有心情愉悦的,也有忧愁的,也有着急的……

“欲断魂”三个字形象地写出了雨中行人的神情:犹如魂飞魄散一般!

“遥指”既指明目的地的遥远,同时也烘托了心愿没有达成的失落。

真挚的情感从来都不是靠华丽的辞藻堆砌出来的,在朴素的语言中往往流露的才是真情实意!

这首朴素的《清明》用朴素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从而广为流传!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感觉杜牧的《清明》就是流水账其文学性体现在哪里】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