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知书达礼的礼是什么意思(“知书达礼”中的“礼”包括哪些?如何理解?)

网友提问:

“知书达礼”中的“礼”包括哪些?如何理解?

优质回答:

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节和仪式,具有高尚的道德准则、完善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从孔子的”仁、义、礼”,孟子的“仁、义、礼、智”,董仲舒的“仁、义、礼、智丶信”,到今天的“公民道德规范”,中华文明连绵几千年,各个时期都有完整的做人的道德规范。”知书达礼”的”礼”,就是人类活动交往中的道德规则,是”人事之仪则也”是”正人身之法也”。是社会生活中,长期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步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东西。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和道德修养。这素质和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教育,言传身教慢慢形成的,是社会群体共同认可的的高尚内容,这种礼能使人感到公平,尊重,包容,和谐,融洽,比如生活中的迎送相处,待人接物,聊天寒喧中的谦和,平等,道歉,祝颂,忍让,遵规守矩,彬彬有礼,以礼相待等,符合民俗,为人接受,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另外,”知书达礼”也写作“知书达理”,礼也可理解为为人处世,与人相处和交往,要讲道理,通情理,不蛮横,讲求方式,同时能兼顾自已和别人的感受。

其他网友回答

“知书达礼”的礼“礼”包括哪些?如何理解?

“知书达礼”的说法比较久出自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书和礼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里面的,主要体现的是有才。达礼,懂礼貌,知书达礼就是既懂道理又懂礼貌,有教养,素质高。

“知书达礼”有时候也作“知书达理”、“知书识礼”、“知书知礼”、“知文达理”。

“知书达理”……这些侧重的是讲性格方面,好说话,讲道理。现在“知书达礼”比知书达理的意思更近了一层,有知识,通事理,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讲理性,善思考,守秩序。

“知书达礼”简单来说,现在基本就是形容一个人,有文化,有知识,有礼貌,有素质,有教养,有涵养,守规则,尊重别人,低调做人!

其他网友回答

答:(1)我们将“礼”的原则提炼为六项:即“敬、义、仁;报、谦、诚”。

也只有在了解了礼的内在原则后,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修身齐家,与身边的人事物乃至社会和谐相处。

(2)“知书达礼”这个成语在社会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通常被解释为:“知”和“达”都是懂得的意思,其整体意思为“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3)儒家认为,“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礼记·仲尼燕居》)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这才是古人说的“达礼”。

(4)“礼”进一步演变为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观念形态之一,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5)又可引申为“表示敬意、尊敬”的意思,

()礼”还有伦理道德的另一个层面,作为伦理道德的“礼”的具体内容,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等。

(7)“礼”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礼物”,就是行礼所用的宫室、衣服、器皿以及其他物质的东西;二是“礼仪”,就是使用礼物的仪容动作;三“礼意”,它是由礼物和礼仪所表达的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内容、旨趣或目的。这就要求礼物和礼仪必须适当,在逐渐完善的实践中证明为要达到“无过不及、恰到好处”。

(8)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

回过头来看,这就是真实含义的“知书达礼”,“知书”是途经,“达礼”是目的。

其他网友回答

“礼”包括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尊卑秩序以及礼仪规矩等等。人的嗜欲好恶,都由礼来节制。

“仁”是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而“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

礼为人之用,仁为礼之本,孝悌则是仁的基础。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

(一)古代的“礼”包括君臣之礼、父子之礼、邦交之礼、夫妻之礼、兄弟之礼、成人之礼、婚姻之礼、祭祀之礼等等。

(二)“礼”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为“八礼四仪”:

八礼:

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具体: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入学仪式(7岁)、成长仪式(10岁)、青春仪式(14岁)、成人仪式(18岁)

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其他网友回答

“知书达礼”的礼“礼”包括哪些?如何理解?

“知书达礼”的说法比较久出自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书和礼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里面的,主要体现的是有才。达礼,懂礼貌,知书达礼就是既懂道理又懂礼貌,有教养,素质高。

“知书达礼”有时候也作“知书达理”、“知书识礼”、“知书知礼”、“知文达理”。

“知书达理”……这些侧重的是讲性格方面,好说话,讲道理。现在“知书达礼”比知书达理的意思更近了一层,有知识,通事理,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讲理性,善思考,守秩序。

“知书达礼”简单来说,现在基本就是形容一个人,有文化,有知识,有礼貌,有素质,有教养,有涵养,守规则,尊重别人,低调做人!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知书达礼中的礼包括哪些如何理解】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