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能否说“端午节快乐!”?
优质回答:
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即将到来,说到节日,人们更多的会联想到一些习俗,这里我们就要来探讨一下,关于端午节的祝福语。
有人说: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能否说“端午节快乐!”?
这里可以肯定的回答:端午节是可以祝福快乐的。
这还得从端午节的起源说起。
其实,端午节最初起源并非纪念屈原,而是长江中下游以及以南一带的人们,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祭祀的节日。当地人们在春秋之间,即农历五月初五,以赛龙舟等形式举行祭祀,用于辟邪和夏秋两节的阴阳转换。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可见,端午节最初并不是为了纪念某个历史人物或其功绩的。
时代发展到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入汨罗江自尽,他那种忠君爱国的形象深入人心,加上统治阶级对屈原的推崇,使纪念屈原逐渐成为端午节中最重要的内容,以至于人们忽略了端午节的真正起源,把这一节日与清明节归为一类。
在人们日益重视传统节日的今天,端午节与春节、清明、中秋,被我国定为法定节日,也逐渐成为我们团聚的佳节。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正式审议并批准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说到这里,我们的问题便有了明确的答案:
端午节最初既然是辟邪祈福的节日,收到“节日快乐”的祝福,我们完全可以欣然接受;满怀爱国之情,互道“安康”也属于自然。
总之,只要我们怀揣一份衷心的祝福,“快乐”、“安康”又有何别?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全国各地各民族儿女统一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举行庆祝活动。
然而因地方不同,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庆祝的方式,民俗活动,纪念意义都有差别,就连有些地方名称叫法都不一样。正如笔者所在的仡佬族地区,把端午叫端阳,还有划龙舟的地方干脆把端午节叫龙舟节等。
所以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说法也只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境地,尽管屈原是了不起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很值得纪念。但是其他地方也有不同的纪念人物的,如有纪念伍子胥的,有纪念曹娥的,还有纪念黄巢的。
特别是纪念黄巢的民众,他们却是因为黄巢的承诺和不杀之恩。当然应该是感激之情了。所以说在端午节能不能说节日快乐,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再说节日就是一个纪念活动,都是希望活着的人幸福快乐,所以说端午节快乐也是可以的,你说对吧!
其他网友回答
“端午节”道一声“快乐”其实并不符合这个节日本来的含义,“端午”其实可以看做是古代一个有关医药健康、卫生防疫的节日,所以道一声“端午安康”或“端午康宁”远比“快乐”来得更为贴切。
端午节其实是以辟邪、卫生防疫为核心而展开的一个传统大节日。而构成今日端午节主要活动内容的辟邪、采药、踏百草、斗百草、竞渡、吃粽子等节俗事象,其实是有着相当古老的传承背景和深层的心理根源。
端午之所以要进行一系列的辟邪、祛疫活动,原因在于早在先秦时期、甚至更早,人们就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恶月、毒月。比如阴阳五行家就认为,五午属火旺之相,过犹不及,过旺则为毒。在这样的认知下,有两个五的重五之日更是恶日和死亡之日。如《风俗通》:“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五月盖屋,令人头秃。”《论衡·四讳篇》也说:“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已举之,父母祸死。”而更早的文献《吕氏春秋·仲夏纪》也曾认为,五月是阴与阳、死与生激烈斗争的一个月,君子须保持身心的安定,禁绝各种欲望,尤其是色欲,以静待阴阳的成败。
《吕氏春秋》的说法与《礼记·月令》完全相同。这些文字说辞均属当时官方所颁布的“月令”。也就是官方规定的每月要做什么、忌讳什么、注意哪些方面等等。由此可见,将五月视为毒月、恶月、死月,在先秦时期已是上至王侯、下至庶民的一种共识。
由于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更是恶日,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一系列的死亡故事。《荆楚岁时记》称“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隋书·地理志》称屈原死于五月十五日,《曹娥碑》记曹娥父死于五月五日,曹娥哭了七日七夜后也投江而死。从汉代五月五日祭钱塘江神伍子胥来看,他的死期也是在这一天。还有,东汉蔡邕《琴操》记:“晋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火”,以纪念、伤吊介子推的死日。这些均属于五月死亡型故事。
后世端午节还有“躲午”之俗,即父母将未满周岁的儿童带至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此俗即源于五月五日小儿死亡的故事。
由五月或五月五日的死亡型故事,又衍生出了各种纪念、祭奠习俗。如《初学记》引谢承《后汉书》说:东汉陈临曾任苍梧郡太守,“推诚而理,导之以孝悌”,一郡为之风化。陈临迁任后,苍梧当地人每年五月五日齐集东城门下,“令小童洁服舞之”,追念陈临。
又如贵州黄平县的苗族也过端午节,并有龙舟竞渡的习俗,但却用本民族的传说置换了汉族与竞渡有关的屈原(或伍子胥、曹娥)的传说。当地的传说是,从前有个叫“保”的苗民,其子“九保”被恶龙杀死,保潜进龙穴,烧死了正在酣睡的恶龙。
后来恶龙托梦对人们说,我作恶已得到了报应,请你们开恩,用杉木仿制成我的身躯(也就是龙舟),每年五月在清水江一带划上几天,我就能应时乘云下雨,保佑你们五谷丰收。这个梦传开了以后,苗家就有了龙舟竞渡的习俗。这一天也就被定为了“龙船节”。
古人之所以对五月深怀惧畏,甚至以“恶月”称之,是因为在农历五月的气候环境下,人们的生命健康遭遇了很大的威胁。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五月正处于春夏之交的季节,此时更是蚊虫滋生繁殖、疾病传染的高发的季节。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古国,传统节日又是在中国特有的农业文明大背景下孕育出来的。农忙
时节,人们忙于耕种,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有时还要抱病坚持劳作;农闲时刻,则是考虑个体健康、进行卫生预防的最佳时机。在科学尚未昌明的时代,人们普遍对疾病和瘟疫缺乏正确认识,往往视之以神异邪怪。如《后汉书·礼仪志》、《东京赋》等史籍文章中均有大傩驱疫的记载。
卫生预防是社会长足发展的前提,卫生预防、驱邪祛病自然被提到节庆之际的议事日程上。正因如此,端午节便以卫生预防形象呈现给世人。
中国古代社会的公共卫生、卫生预防职责一般由民间承担,但民间从事这种大规模、深层次的卫生预防活动很难形成稳定的约束力。加之地城的不同、族群的不同,也很难达到人心齐一。
为了使卫生预防工作有效进行,于是人们便借某种神灵、英雄人物的名义来进行宣传,以增强号召力、说服力、凝聚力。在漫长的岁月中,这种借某个神灵、英雄来宣传推广卫生预防的方式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自然接受和最终认同。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漫长过程,绝非强制执行所能达到的。民众在生活中形成了卫生预防的有效秩序,这种秩序的共识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的,借由民间信仰来巩固和强化卫生预防意识,无形中成为众人遵守的社会公约。即每年端午节之时,齐心合力一起动手打扫家庭卫生,进行有效的卫生预防。
所以,对端午这样的传统节日,我们应该要互道一声端午安康,这要比说端午快乐更符合节日本身蕴含的文化因子。
其他网友回答
为什么不可以呢,今后的快乐就是纪念最好的权释
其他网友回答
见仁见智。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能否说端午节快乐】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