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编者按: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完全对立,搞素质教育就应该否定应试教育;另一种观点是口头上大喊素质教育,而实际上却搞应试教育。显然,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更强调个性发展的全面性和和谐性。 什么是应试教育?一般是指学校、社会、家庭中客观存在的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用只求高分、只重智育的思想观念和言行,并影响学生的一系列活动。在这种观念下,老师只以分数高低评判学生的能力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 客观地说,两者的关系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素质教育的范畴包含了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试能力只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同样是应试能力很强的人。 应该看到,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必然有一个长期的思想准备和探索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广泛涉及教育方向、教育功能、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改革,是涉及价值观念、人才观念、教育质量的思想观念大变革,是涉及劳动人事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的社会性变革,是我国教育为实现经济工作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必须进行的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重大转变。社会各界都应该对这一问题给予广泛的关注,努力达成教育观念上的共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为推行素质教育而努力。 曾几何时,作为在农村长大的我们80后这一代,田间地头,有我们追逐打闹的身影;门前小河沟,有我们捕鱼捞虾的情景;大树旁,荡漾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如今,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只要踏入小学的门槛,一个个孩子都变成了伏案苦读的“苦行僧”:卷子像雪片一样飞来,孩子们“应接不暇”,打着呵欠,做着似乎永远都做不完的试题。童年,毫无快乐可言。作为家长,我们揪心、无奈、迷茫……“情趣”和“体验”是培养孩子素质教育的根本 其实,当下的应试教育早就在改革,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是:素质教育越喊,孩子们似乎越累,“减负”似乎越减越重。应试教育的“魂灵”不散,素质教育沦为表面的“皮囊”。 简而言之,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而提出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呢?笔者认为,首先,学校的各门学科应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意识地发掘孩子的潜能和爱好,增强趣味性和参与性,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孩子的快乐天性;让孩子由表及里、由内到外、由思想到行动,有条不紊地主动去体验和学习,继而融会贯通,学会应用。 比如,对于语文学科,首先,学会汉字的规范书写;其次,掌握字、词、句运用;再次,对课文正确理解,感悟其道理,以及对思想的启迪;最后,在全面理解大纲的基础上,适量做题。对于作文,广泛涉猎课外读物固然有用,但假如缺乏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与体验,我们的思想将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作业之余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生活。 对于数学学科,对孩子首先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多了,孩子的思维就自然打开了,由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就简单多了,而不能一遍又一遍机械地重复做题。 其实,数学课本上本就有很多和例题配套的试题,假如能把它们弄懂弄透,举一反三是不成问题的。然而我们的很多老师却舍本逐末,让孩子做一项又一项换汤不换药的试题,这样做只会增加“差生”的心理负担,扰乱他们心智的正常发展。举个小小的例子,在学到元、角、分单位换算这一章节,让学生去做再多的试题,都不如让他们带着人民币去买东西,在真实的生活中去体验,这样效果更好。“模仿”和“应用”是激发孩子心智的“润滑剂” 对于英语教学,孩子们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一直到大学,为何仍然不能正常地进行英语会话?究其原因,就是对应试教育的“魂灵”抓着不放,不重视听力与口语的学习与应用,只关注卷面上的分数,所以“高分低能”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有些孩子原来是班里的“佼佼者”,到了八九年级却变成了班里的“垫底”学生。所以,语言类学科应首先注重它的运用功能,应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素养。 稚嫩的孩子正是长身体、增智力,全面发展的阶段,但是,他们却要在题海中去战斗,与“瞌睡虫”作斗争。作为家长,我们深感孩子的身心吃不消。本是释放天性、无忧无虑的年代,却被各种试题所束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十分赞同,但是等孩子做完试题,夜已深,孩子得休息呀!于是,家长便代劳了整理书包等事情。所以,恳请作业少一些,试题少一些,让孩子能更好地接受生活化教育。“改变”和“适应”是诱导孩子快乐成才的关键 应试教育语境下,在学校方面,以全班的平均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教师的评价考核机制较为单一。固然,学生的成绩能从某一方面折射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方式是否得当,但是,每个班、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种评价手段就显得有失公允。 另外,为了提高班级整体成绩,教师势必会让家长配合,家长不得不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在校学习课本知识,在家继续巩固这些知识,学生没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试问孩子的综合能力怎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为了提高孩子成绩,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孩子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独立个体,不是被书本知识填得满满的机器,倘若这些固化的知识充斥着他的大脑,他心灵的窗口怎能打开?当紧绷的弦被一个“导火线”(也许只是老师的一句批评,家长的一声指责,同学的一次嘲讽等)所引爆时,这个孩子将彻底崩溃。因此,花样少年离家出走、甚至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让无数家长为之痛心,学校惋惜,公众舆论唏嘘不止。 当然,社会层面的原因也不能排除。社会上各种辅导班对学生和家长的误导,害人不浅。笔者认为,实践出真知,离开了动手操作,所有的规律性的知识都将是无源之水。只有亲自动手了,才能在生活中真实地感知事物的存在与变化,才会有抽象与逻辑、归纳与演绎。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需要孩子自己慢慢悟出。 另外,在社会大环境下,人们认知的偏见,也会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人们普遍认为,谁家的孩子考得好,这孩子就聪明,似乎将来就大有作为;哪个孩子考得不好,似乎他这辈子都无法翻身。 真切地希望家庭、学校、社会改变观念,通力合作,培育素质教育环境,让素质教育真正能够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还孩子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作者简介:王小亲,女,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现居郑州,曾任中小学英语教师。2004年响应国家号召,参加“河南省首批大学生志愿服务贫困地区计划”,到鲁山三高支教两年。“位卑未敢忘忧国”,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价值的人,时刻准备着,为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尽绵薄之力。)来源:2021年4月16日《河南教育周刊》总第18期 第一版(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数字报浏览原版报纸)投稿请长按(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添加关注,选择“教育周刊”—“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