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象征什么
走在上下班的路上,每天都会碰到许多的人,不经意间会发现,每个人的脸色大不相同。身之颜色是人身体给出来的信号,它在向外表达着什么,只是有时候不太明白其意思。今天说说其中之一黄色。
随着岁月流逝,年之所加,从出生到成年到年老,黄皮肤是每个中国人共有的标识。健康人的脸色,一般是微黄,显红润而有光泽,表示气血充盈。人们常说你气色不错,指的就是这个颜色。看像去非常舒服、干净、有神。
中国的人文初祖为”黄帝”,
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为“黄土高原”,
中华民族的摇篮为“黄河”,
炎黄子孙的肤色为”黄皮肤”,
内经中有云: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牌,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黄颜色自古以来就是咱们的主色调。后来黄色被官方所用,黄属土,土居中央嘛。土也有承载万物,有厚德之性。引申为权力的象征。看历代建筑宫廷都是红墙黄瓦的,老百姓的是青砖青瓦。
夕阳下你的背影
轻轻嗅探大地的气息
幻想远方的你就在身边
这的空气也已不再污浊
若隐若现
黄色给人一种温暖、阳光、活力、华丽、大方、力量的感觉,当然今天并不讨论颜色,而是想来说说与健康相关的黄颜色。
中医中讲五色,青、赤、黄、白、黑。对应肝、心、脾、肺、肾。其意思是食物进入胃中腐化,到达小肠分清泌浊后,再进入肝脏,肝脏再生化分五色,合于白色存心包,藏于五脏,赤者入心,青者入肝,黄者入脾,白者入肺,黑者入肾。如果那一个脏有问题,则存不进去,就会逆于表而色于外,会跑到脸上来的。
人之脸部,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经过,其中胃经占大部分面积。胃经属土主黄色,小肠经属火主红色,所以正常人的脸色应该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饱满通透。其中又分主色与客色,不然所有人都一样了。就是有客色的存存,所以千人千面,形形色色。
主色是终生不变的面色,由遗传或环境而致面色偏白偏黑、或红或黄等。如南方人与北方人区别就很大,农村与城市人区别也很大。
客色是随四时、昼夜、气候变化而有相应变化的面色,如白昼卫气行于阳,面色光辉而外映,夜晚卫气行于阴,面色明润而内含,晴天面色红润,阴雨天面色偏暗等。
中医还认为黄色是可以养脾胃的,脾胃又为生血之源。为后天之本,要活下全靠TA了。平常所吃的食物玉米、小米、黄豆、南反、木反含黄色蔬菜都是非常不错的,一碗红薯小米粥胜过人参燕窝。
人身之黄由来人身体之发黄(病色),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身体里面有热跑到了血液中,血中有胆汁。然后这一个热把血脉当中的这一个胆汁,直接一蒸,然后胆汁在血脉之中变黄了,这个时候人也发黄,面无血色,整个脸如黄土。
第二种:人的油与鸡油差不多是黄色的,肚子里面包括皮下脂肪层,这些油都是黄的。如果你身体里面有热的时候,向外一熏把油脂肪从里面熏出来,在皮下表现出来,油黄油黄的。
第三种:人身体之血气不足造成,正常的人是面若桃花。血液含有血红蛋白,然后与氧气结合向外透出来的颜色,如果血气不足。血红蛋白量是很少,脸就会出现苍白,如果这种泛出一点点油色、变成苍黄的颜色,脸上没有血色,表现出是苍黄。
第四种:脾功能不足了导致的,人身体之精气经过肝分化之后分成了五色之气,赤色入心脏,青色入肝脏。黄色入脾脏,白色入肺脏,黑色入肾脏。如果在脾这一块出现了问题了,这一个黄色之气入不了脾,就会向外泛于体液,其人就会出现一种黄,这个黄也叫萎黄。有种枯萎的感觉。
说说黄疸新生儿的黄疸,生过孩子的妈妈应该并不陌生。我家两个小孩出生时都没有这个现象,当然医生也会说检查一下,要不要照紫光,一并拒收。
小孩在子宫里面,它是生活在水里面的,没事抓着自己的脐带在游泳。出生之后,它的环境立即出现变化,因为外面一点水都没有了,处于一个干燥的环境。什么叫干燥。以前他在水里面泡着了,在母体在子宫里面温度要达到38度,这是一个很恒温环境。出来之后,包被也包不完全,再加上现在到医院里面还有空调,它的温度又降低了,环境全部都改变了,一变化之后燥气一起,小孩身体里面的热一升,因为外面的温度,在子宫里面的时候,它的玄府是开合正常的,因为是一个恒温恒湿的环境,出来之后,外面裹了一层小衣服,加上空调冷空气,悬浮(毛孔)就要受到刺激了,玄府就要闭塞,外面的温度也不够。闭塞就越紧。一闭上之后体内就有郁热,再加上外面的燥气,燥热就起来了之后,马上就会把他血液里面的胆汁就会立即烧了,所以新生儿黄疸几乎都有,这不是病。空调开得越低的越严重。
怎么处理呢?母亲经常多抱一抱,体温相传,母亲一抱着他的时候,他有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人自然放松了,然后悬浮自然它就打开了,一打开就把体内郁热散掉了。再多给喝点水。把燥气也去掉了。所以这根本就不是病,抱一个星期就好了。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的健康我作主
分享健康传递爱
更多推荐口腔溃疡的那些事援物比类与格物致知今天你吃水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