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城
文/骆淑景
儿时记忆
小时候每一次去县城,都是一件很隆重的事。脸洗得白白的,抹上雪花膏,再穿上压在箱子底、新刮刮的布衫和裤子,然后掇掇着母亲的手,欣欣然往城里走。那时候家穷,但还是有一两件新衣服,以备出门时穿。而进城,就是最大的出门了。母亲说,“穿得太瞎了,城里人笑话”、“脸洗不净,城里人笑话。”城里人,是区别于我村的、另一个天空下的人。城里人的评判,是最有权威性的。有一句调侃乡下人的段子很流行。说是一个人早上起来,问隔壁邻居,“二哥,你今天去城不去?”那边回答,“去嘛,脸都洗了还能不去?”
城,四四方方,座落在一个盆状的狭谷里,四面是山。县城南边有一条洛河,从上游陕西洛南流下来,一路汇集各沟小岔的溪流,浩浩荡荡流向远方;北边有一条大渠,从洛河引水,悠悠然流到火炎电站,供发电用。河、渠与城平行,相安无事,一南一北拱卫着县城。城北有一座山叫文山,城南有一座山叫武山。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村子叫十里铺,就是离城十里。搁现在,摩托车一踩油门的事,但在那时,却十分不容易。一是没有交通工具;二是路况不好。土路,坑坑洼洼,上坡下坡,稍有雨雪,便泥泞难行。这且不说,一路上还有三个关隘:从村里走两里到塌塌桥,路边有几座坟茔。前望望后望望,没有人家。枯草摇曳,山风呼啸,心里就开始害怕。然后再走三里到五里窑。五里窑是一个很长的大坡。一边是崖一边是树林。靠崖的地方有几孔倒塌的烂窑,歪歪斜斜,黑咕隆咚。树林边也有几座坟。说是有一个人从城里回来,走到这里,天黑了,身后传来扑踏扑踏的脚步声。他走快,脚步声快,他走慢,脚步声也慢。他面回头看看,没有人,朝前走,脚步声又响起。然后就迷路了,绕着五里窑坡,上来,下去;下去,上来。直到鸡叫了,这人才清醒过来。回家后就得了一场大病,人说叫鬼缠住了。这事越传越神,因此每次还没有走到五里窑,心里就开始打鼓。太阳落山,走到这里,脑后勺就发麻。走啊走,最后走到石桥上,距离北关也不过半里路了,却还有一处“怕怕”:崖跟还是有几孔窑,据说八路军攻城时,双方激战,死了好多人,都撂在这窑里。所以进城是需要勇气的。不象现在,路边到处是人家,鬼不知道都被挤到哪里了,也不出来吓人了。
和母亲一块进城,必是农历三六九逢集。因为不逢集,街上也是冷冷清清的。母亲进城,一般是扯布,让姨给裁剪做衣服。姨是裁缝,家有缝纫机。或者买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锅碗瓢盆等生活必需品。还有找在物资局工作的姨夫,给买肥皂、香皂,还有碱面、火柴等紧缺物品。而我除了看热闹,则是让她给我买发卡、皮筋,还有作业本、铅笔、镟子等。如果提的要求不合理,母亲就会说,“你再闹,再闹我就不引你来城了。”一次我看上一双绿凉鞋,硬塑料那种。从东街跟到西街,从西街又跟到北街,她就是不给我买,还一再重复说,“再闹就不引你来城了。”我就噘着嘴,脸吊着,跟在她后面,一路不吭气。
城看起来古色古香,青灰色是它的主调。街上虽也是土路,但扫得干干净净,光滑平整。两边的门面房,都是土墙灰瓦。从西向东,从南到北,一街两行都是木门板,早上一块一块卸下,晚上再一块一块插上。四个城门,东门、西门、南门,只有北门还在,影影绰绰还记得那个圆圆的城门洞。四周的城墙,断断续续的一截一截。从这些城墙,可以想象出城的框架,城的格局。
东南角有一段城墙比较完整,里面是粮食局,后来是面粉加工厂、粮油市场。每次从那里路过,都仰头看长着黑绿青苔的墙砖和墙头上摇摇晃晃的草。城墙有两丈多高,用特制的大青砖垒砌。城西北角,也有一段城墙,上面有铁丝网,还有岗楼。据说那是公安局拘留所,关押犯人的地方。每次从那里路过,老远就开始想,犯人都是什么样,关在里面着急不着急?感觉神秘莫测,令人股悚。
城里最热闹的地方是十字街。十字街东北是百货公司,里面卖布匹,儿童玩具,还有文具专柜等。西南是糖烟酒门市,糖块、点心、麦乳精等好吃的都在这里。东南是五交化门市,卖自行车也在这里。西北是一个“国营饭店”。如果说谁,“今天下馆子了!”那一定指的是来这家饭店。但平白无故,谁会去下馆子?不但花钱,还要粮票。除非是谁家女儿扯衣服,七大姑八大姨都跟着来城,中午在这里撮一顿。或者谁家小伙订婚了,谢承媒人来这吃一碗肉丝面。
逢集的时候,走在十字街,经常想起“摩肩接踵”这个词。如果赶得巧了,还能在这里看见耍猴的。回去就有向别人炫耀的谈资了,“啊呀,十字街今儿个热闹哩狠,我都看见耍猴的啦。那耍猴人说,我长得太嗑碜,但不怨我,怨工程师和助理工程师。哈哈哈哈!”
独自进城
渐次长大,进城就不必和大人厮跟了。有时候是学校组织活动,比如看电影啦,给烈士扫墓啦,有时是几个小伙伴厮跟,去城看审判人、枪毙人,甚至一个人独立行动。比村里小伙伴自豪一点的是,我城里有亲戚。东街有姑家,西关有姨家。每次去城,不是在东街姑家吃饭,就是去西关姨家吃饭。
电影院设在西关,距离姨家只有几百米。来了一部新电影,海报在电影院门口一贴,人们就争着抢着去看。海报出自一个叫王道艺的老者之手,字写得好。看电影人多,买票不好办。人们挤挤撞撞,排着长队往一个巴掌大的窗口挤。我年令小个子矮,望着黑压压的人群,心里先害怕,就让姨家三表哥帮我买票。三表哥比我大一岁,他买票不是按规矩排队,而是贴住墙跟往窗口挤。用膀子顶,用头撞,最后越过人们的手臂,爬过别人的头顶,把钱擩到小窗里。下面的人嚷的、叫的、骂的,说着各种难听话,但不一会儿,骂的人还没醒悟过来,表哥票已经搞到手了。去电影院看过《卖花姑娘》,看过《第八个是铜像》,还有《鲜花盛开的村庄》等,那时电影院只放映朝鲜或罗马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片子。
姨家分前院后院,前院临街是一排门面房。如果门面房左边的小门打开,走进去就是姨家的前院。若小门不开,则要绕过一个大水坑,走很长一段路,来到姨家后院。姨的裁剪案子和缝纫机就摆在后院她的卧室,隔着明亮的玻璃窗,每次我一走进院子,姨就看见我了,总是亲切地说一声,“哟,淑景来了。”
看完电影,肚子饿了,就到姨家吃饭。姨家是个大人口家庭,她有四个男孩,两个女孩,还有公公婆婆。大表哥已经娶妻成家,住在前院一间小房里,小表弟才背着书包上小学。姨夫有工作,姨又会裁缝,家境比较好。姨夫穿着整齐,温尔文雅,说话轻言细语,但我还是有点拘束他。有时候一个人就偷偷想,要是只有姨没有姨夫,只有姑没有姑夫,只有舅舅没有妗子该多好。姨整天忙着裁剪、缝纫,因此做饭都是婆婆的事。姨婆是一个60来岁的老婆婆,小小的个子,圆圆的脸,很和蔼,每次都热情招呼我吃饭。姨家做饭经常有肉,并且用猪油炒菜。而我那时不吃肉,也不吃腥。我去了,姨就交代婆婆不要用脂油炒菜。但姨婆答应着,面过脸,还是放了脂油。我吃饭时,心里就隔隔应应。去姨家吃饭,从她公公婆婆在世,一直吃到他俩变成堂屋墙上的画,还是去。在姨家还到处疯跑,跑到姨公公婆婆的住房,看见姨爷枕的枕头,竟然是一块光滑的石头。三表哥说,姨爷头发热,枕石头凉。还到大表哥房里找他的课本看。三表哥最勤快,家里磨面、担尿都是他的事。他每天早上还起早到大渠担水,供全家人食用。
姨家,不仅是我们一家人进城的驿站,还是舅舅这边亲戚所有人的驿站。雷家村的大舅小舅,核桃窝的大表姐,权家窑的表妹等,每次进城都必到姨家歇脚,吃饭喝水,商量事情,寻求帮助。姨是他们的主心骨。有许多年,我母亲遇到什么事情,也都进城找姨商量。
西关还有戏园子。粉碎四人帮后,豫剧《朝阳沟》很火,一场接着一场地演,人山人海。我不爱看戏,但也去戏园子看过《朝阳沟》。1984年,在原戏园子的地方建起了会堂。以后县里大型会议,都在这里召开。
姑家住在东街,出门几步就是十字街。姑家住的是个十家院,不大的院子住了六七户人家,每家都有三四个小孩子,院子一天到晚叽哩哇拉。厕所设在后院,穿过窄窄的一条路,弯弯曲曲来到厕所,凑合着蹲下,一起身就能瞅见人。若是下雨天,就要踩过泥泞去厕所。我去姑家主要是找表姐玩。表姐那时正上高中,并且是县一高,很令我羡慕。表姐还喜欢看书,从她那里可以知道许多轶闻趣事,可以看到很多书。姑五口人住着两间小房,一间堂屋,一间卧室。做饭就在房檐下垒个锅头,小的都转不过身。表姐慢慢长大了,姑夫就把卧室隔出一小绺,放上一张木板,作为她的小床。进门摸黑脱了鞋,直接上床。后来又在卧室侧旁给她盖了一间很小的房子,只能放下一张小床。小房一盖,姑的卧室就彻底成了黑洞,白天也得开灯。我来了,就和表姐厮守在床上,听她讲故事,还抄她笔记本上的电影名字联缀:“我叫《小铃铛》,家住《槐树庄》,左邻《白毛女》,右邻《李双双》……”,还抄过“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辛追夫人”的传奇故事,记得故事很精彩,也很惊悚。
表姐去挑水时,我也跟着去。井在一个小巷子里,井台很光滑,井水清清亮亮一晃一晃。我帮表姐摇辘轳,表姐把水桶提上来,我们一前一后走。晚上表姐去找她同学玩,我也跟上到处疯跑。表姐的同学,分布在陶家巷子、薛家巷子、蔡家巷子,还有大庙巷子,小庙巷子,我都跟上她曲里拐弯地去过,由此也熟悉了城里的许多巷子。
姑性子慢,厨艺不行。蒸馍不是面不起,就是下面条煮不熟。一见来客人,更加着急。我去城经常吃她饭,回来还要吐槽说,“我姑做那两下饭,真不沾!等着吃她的饭,能把人急死!”
城里还是比乡下好
城里人住处窄狭,地方小,也是被乡下人笑话的地方。村人常说,“城里人小锅小灶,做饭做一点点,根本吃不住吃。还是咱乡下,野场子,地方大大的,起睡坐卧,都舒坦。”但说归说,城里还是比乡下好。那时村里姑娘最大的愿望就是嫁到城里,做一个城里人。村里比我年纪大的一茬姑娘,有几个都通过各种途径找了个城里对象。我的闺蜜芳芳,高中毕业十八岁,就嫁到城里。女婿个子矮,脸黑,瘦小,外号“小黑孩”。我那时年轻气盛,极力阻挠这桩婚事,想救闺蜜于水火。但芳芳说,“他是城里人啊,有门面房,还是独子。最重要的是我爹看中了,我爹说,他家住在大渠边,以后我来城,一到东门外,就到女儿家了,多顺路啊!你想,我爹就我一个闺女,我能违背他的旨意,让他伤心吗?”以后几十年,闺蜜的日子过得平凡而安逸,证明她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到了八十年代,我也是二十来岁的人了,有一天母亲进城给姨说,“村里女子都往城里跑哩嘛,山上石头往山下滚,你在城里住着,消息灵通,你也给咱女子在城边子附近瞅个茬啊。”“咱女子”就是指我。姨性子直爽,张口就说,“姐,咱女子长的老笨呀,人家城里娃子可挑剔了,必须长的好才行呢。”母亲回来就很生气,埋怨说:“你姨不办事,不给你操心,还说咱女子长得笨。哼,还是你亲姨呢!”
其实姨说的是实话。村里的女孩,要想找个城里婆家,要么女孩特别漂亮,要么城里这个男孩有缺陷,瘸子跛子长得差或家境不好。这样两下才能平衡,才能门当户对。那时不仅城乡差距很大,市民和农民之间更是壁垒森严,不通婚姻。
九十年代初我进县城,终于成为一个城里人了。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常有一种恍恍惚惚的感觉。我怎么就成了一个城里人了呢?一种自豪感犹然而生。
一湾河水向城流
那时的县城,指的就是城墙里面的四条街,以及东门外、西关、南关、北关这些简单的外延了。东门外有一条东沙河,就是从我村流出来的水,弯弯曲曲流到县城。河水清冽,常年不断。东城的人都来这里洗衣服,淘菜、涮尿桶。东沙河一年到头,流水淙淙,滋润着半个城。除了夏天发几次大水,浊浪排空外,其它季节都是很温顺地流。90年代我进城后住在北关,离东沙河很近,每次都来这里洗衣服。那时每天下班后,我拉着孩子的小手,沿着堤岸溜跶,折着杨柳,一边教孩子认“麻雀”“喜鹊”,非常惬意。后来气温渐渐增暖,东沙河也象无数河流一样断流了,成为季节河。
距东沙河一里多,有一个烈士陵园,埋葬着解放卢氏时牺牲的40多位解放军战士。陵园所在的这条路,就叫解放路了。陵园边有一个烈士纪念塔,是那时的标志性建筑。尖尖的塔顶直刺蓝天,护卫着庄严,神秘的陵园。塔顶站立着一只和平鸽,每次进城,远远望见那只雪白的鸽子,就知道离城不远了。建陵园时可能以为这里很边远很偏僻,谁知后来县城不断扩展,如今纪念塔已成了解放路边的一个路障了,被一圈砖墙围住,惊异地望着四周。清明节,学校组织高年级学生去给烈士扫墓。当我成为初中生,终于有资格去给烈士扫墓时,非常兴奋。听老师布置扫墓,心想,是拿着扫帚去扫吗?我们排着队列,拿一朵小白花,走十来里路去扫墓的情景都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写了一篇有“麦苗青青”词句的作文,受到老师表扬。
除此,东门外还有一个广场,广场上有一个台子,县里经常在这里召开宣判大会。那时小伙伴进城,有许多次就是为了看审判人。犯人被押在车上,绕城游街,后面跟着黑鸦鸦的人群。游行一圈后,最后来到广场,犯人们跪倒在台子边上,下面站着哄哄嚷嚷的人。有的鞋被挤掉了,有的孩子挤丢了,事后广场上一片狼藉。每次宣判大会都在这里召开,历任公安局长的名字没有记住一个,但他们宣读判决书时,威严的拉长的本地腔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某某某,男,现年XX岁,家住某某乡某某村,该犯一惯违法乱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对于那些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必须予以严惩。….”宣判过后,大部分犯人被押回,而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死刑犯则被押到洛河滩枪毙。一些胆大之徒又一窝蜂地追着警车往洛河滩跑……
东门外广场作为审判人的职能一直到2000年左右才被弃用。现在这里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小广场,审判台所在地也成了一家繁华的超市。
小城故事多
从东门外进得城来,路过十字街,来到西街,西街有照相馆。再过去就是中华街,中华街有“一连三串门市”,一个百货,一个文具,还有一个卖五金交电。再过来还有一个“高坷台门市”,就是踩着一级一级台阶上去,“高坷台门市”专门卖布匹。过了高坷台门市,就来到衙门口了。衙门口是自古以来衙门所在地,据说两千多年来地址未变。现在是卢氏县委土坯房大院。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这里面上班。
紧挨住一连三串门市的东边,还有一个国营理发店。儿子小时候最怕剃头,每次剃头都象杀猪一样地叫,哭出一头汗。后来我就舍近求远来到“国营理发店”,那个穿白大褂的女营业员面相和善,经验丰富,几下就把小孩子哄乖了,然后顺顺溜溜地理了发。
那时城墙以外都是菜地,远一点的则是庄稼良田,夏天麦浪滚滚。我的活动半径集中在东门外到衙门口之间。早上出去锻炼,沿着东沙河边的田埂小道往下跑,两边是青悠悠的菜苗。走着走着就来到姑家的菜地,姑在那里割菲菜,或者给白菜除草。菜地边不时搭一座庵子,供菜农看菜储菜用。冬天,城里人要储存大白菜,有的直接来菜地买。再往南走一段,就来到洛河滩。洛河滩有大片大片的白杨林,夏天孩子们来这里逮知了,河滩夏秋两季开满黄灿灿的旋复花。洛河水很清,站在岸边土疙瘩上,百米外河里的鱼看得清清楚楚。时常有人来这里捞鱼,逮老鳖,他们钻水底,撒网,收网,麻利的很。
旧城换新颜
有许多年,县城都像一个温柔娴静的良家妇女,不温不火地过着自己的日月。乡下人也心心念念地来城赶集、上店,互不相干。直到八十年代末,县城慢慢不安分起来。街上有了摆摊的个体户,也允许农民进城搞点小生意了。县城像在湖心里投了一个小石子,一圈一圈的涟渏荡漾开来。围绕着南城墙修了一条南环路,西关修了一条新建路,县政府所在的大渠边,则修了一条行政路。后来的后来,县城就猛然发“扑录”了,象一盆发酵过度的面,四面溢流。县城修了许多路,各条路的名字都很好听,翰林路、文明路、九龙路。若一段时间不打听,都不知道又修了什么路。碰到人问:去翰林路怎么走?就一脸懞逼。
如今县城已扩大了两三倍,人口也扩大了两三倍。卢园广场,洛神公园,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地方。县城有了公交车,红灯停绿灯行,人们的文明意识逐渐增强,城里人乡下人的概念也不复存在。住在三十里外乡下的烟农,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来回接送,骑上摩托车也是分分钟的事;城里人晚饭后散步,顺着我小时候来城的路走十里到我村,也是常事。城与乡已连成一片。
朗朗晴空下,我站在虢台庙高处向下望,只见山城卢氏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俨然一座现代化城市。洛河上空,新修的三座大桥,全部双向六车道,如一道道亮丽的彩虹,连接着洛河南北两岸,让整个山城浑然一体。出山的路四通八达,三淅高速全线贯通,蒙华铁路也已通车。现代化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荡涤着千年古县。
只是记忆中,那个清雅幽静的小城是再也没有了。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者推荐
无论最终在哪里落脚,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总是心中最大的牵挂。作者在城郊农村出生、长大,有着和大多数农村人一样的质朴和梦想,自小向往着这个小县城的一切,在少儿时代即无数次来城里串亲戚、看热闹、买东西,后来靠着自己的努力和特长实现了在县城就业、安居的梦想。
失去的不会再回来,但回忆不失为一种精神的慰藉,特别是能够拿起笔来,能够总结过往,则是一种很好的弥补和汲取。在兹念兹,作者也和我们大多数“城瞌篓”里的家乡人一样,对生活、工作了四十多年的这个小县城有着复杂而真挚的感情,已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抱着对这个小县城的热爱和喜忧与共的心情,作者以亲身经历和独到眼光,触摸着小县城跳动着的时代脉搏,透视着她的生命深度和厚度,捕捉着在这里发生过的一些热点事件,努力把握小县城在每个时代的文化特色,为我们娓娓道来小县城在半个世纪间的沧桑巨变,讲述了发生在自己目力心力所及范围内的具体印象,交流了自己的深切感悟。
本文长而不冗,素材详实,内涵厚重,包含着大量方言的语言显得鲜活、顺畅、亲切,达意准确,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对突出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直抵心坎,耐读耐品,可资存鉴,便于交流,不失为宣传卢氏,凝聚心趣,激发爱家园、建家园正能量的好作品。
请跟随作者的文字,一起走进小县城的过去和现在,捡拾关于小县城的美好记忆,展开更多的思考。欢迎就此话题扩大交流,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补充资料,抒发情感,娱乐益心,也可为建设更加文明美丽舒适的文化旅游县城建言献策。
(知和)
作者简介:骆淑景,女,六十年代生人,现居三门峡市卢氏县;喜爱文史,笔耕不辍,2019年出版散文集《第84封情书》。“真实故事计划”签约作者,在其微信公号上发表多篇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卢氏文苑 | 骆淑景:【大美卢氏】卢氏核桃故事多
卢氏文友群主办
文学顾问
牛爱民 任耀榜李宏文张银成
周天鹤董建中 寇洵
(按姓氏笔画排序)
文苑编辑部
文苑总编:知一和
文苑主编:卢一辉
执行主编:张淑清
责任编辑:张一瑞 张欣燕
一一一一:程向楠 邹一楠
一一一一:李一璇
本期校审:知一和
本期编辑:李 璇
投稿信箱: 一一一 一一一一 LSWY1818@163.com
广告外联部
微信联系:baixue7818
微信联系:lsm1685786966
▊声明
感谢关注《卢氏文苑》。网站与公众平台转载《卢氏文苑》所刊发的文章,须征得《卢氏文苑》授权,并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本平台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法律援助单位:
河南共同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
宋海峰律师
更多
详情
敬请
关注
请点击“写留言”,留下您的精彩评论!点击“在看”推介给更多的微信好友!投稿作者请提供简介及照片,切忌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