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比较器原理
电压比较器(Comparator)对两个模拟量电压信号进行比较,并通过输出判断哪个电压高,在二者幅度相等的附近,输出电压将产生跃变,相应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
其原理图符号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比较器有VP(同相)与VN(反相)两个输入端及一个VO输出端,另有电源VCC与VEE(对于单电源比较器通常是地)。在正常工作下,只要施加在VP同相端的电压高于反相端VN的电压,则VO输出高电平;相反,如果VP同相端电压低于反相端电压VN,则VO输出低电平。
我们以下图所示的波形来看看实际的输入输出比较情况:
在时间 t0~ t1,VP值大于VN值,因此输出为高电平,在时间t1~t2,VP值小于VN值,因此输出为低电平。
虽然电压比较器的原理很简单,但是数据手册给出的参数却并不少,比如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失调电流、输入偏置电流等,Wait a minute,怎么这些参数很像运算放大器的参数呀?是的,比较器本身就是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我们对比一下运放与比较器的原理框图,如下所示:
(上图来自Philips Semiconductors的比较器LM393手册)
(上图来自Texas Instruments的运放LM741数据手册)
两张图好像差别很远呐,没什么可比性,但是我们稍微标注一下:
比较器中的两个100uA恒流源对应运放中的恒流源1与恒流源2,比较器中的三极管Q5与Q6组成的基本镜像电流源与运放中的改进型镜像恒流源3对应,比较器中的Q7与Q8两个三极管组成放大输出与运放中的放大部分对应。
可以看到,比较器其实就是运放的某些部分的组成,本身就是一个运放,特别是输入级部分非常相似,因此比较器相关的参数与运放也是类似的,我们简单来看看比较器有哪些参数:
1、输入失调电压VOS(Input offsetvoltage):
2、输入共模电压范围 VCM(Inputcommon-mode voltage range):
3、差分输入电压VIDR(Differentialinput voltage):
4、输入偏置电流IBIAS(Input biascurrent):
5、输入失调电流IOS(Input offsetcurrent):
6、输出吸收电流IOL(Output sink current):
7、供电电流ICC(Supplycurrent):
8、电压放大倍数 Av(Voltage gain):
9、饱和电压VOL(Saturationvoltage):
10、大信号反应时间tLSR(Large-signalresponse time):
11、响应时间tR(Response time):
稀里哗啦写了一大片,了解运放的读者很容易明白这些参数,然并卵!!因为大多数场合下,我们对它们的参数关注度远没有运放应用时那么高,对于比较器我们最关注的是:速度,或者说是响应时间!其它神马都是浮云。
在高速应用中,当输入级的信号的大小由VP>VN变为VP<VN(反之亦然),我们最想知道的是:现在使用的这个比较器能够接受频率有多高的输入信号,换句话说,就是比较器的响应速率有多快。如果响应速率跟不上输入信号变化的速度,那么输出的有效性肯定是无法保证的。
比较器的速度用响应时间来表示,是指输出对输入端某一预定的电压阶跃的响应,完成输出转换的50%所需要的时间。
(上图来自Philips Semiconductors的比较器LM393数据手册)
(上图来自Texas Instruments的比较器LM393数据手册)
如图中所示输入阶跃幅度为100mV(数据手册中一般都会标注测试条件),所选择的输入阶跃幅度的范围是刚超出使输出状态发生转换的电平(相对地0V而言),这种额外的电压称为输入过激励Vod(Overdrivers),典型的过激励值有5mV、20mV、100mV。一般来说,反应时间会随Vod的增加而下降(也就是更好JJ)。
另外,还有一个输出吸收电流参数,大多数比较器都是开漏(OD)或开集(OC)输出的,因此对输出是没有灌电流能力的,通常在使用时都会用一个上拉电阻将其拉至某个电源,如下图所示:
电压比较器输出都是数字信号(高或低),使用OD/OC输出结构的好处之一是易与后级相连接(即电平转换),比如,后级处理中心是5V供电的单片机,就可以上拉VDD=5V,如果后级处理中心是12V电路,就可以上拉VDD=12V,只要不超过极限值即可。
什么?你的应用跟速度没关系?那你可以使用运放来当作比较器来用,而且很多运放都要较高的增益和低输入失调可供利用,但是由于运放内部有频率补偿电容,因此它的转换速率相对比较器而言要低一些,这一点需要注意。
下图通过比较器对比正弦波与锯齿波的模拟值实时生成SPWM波形
其波形如下的所示,读者可自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