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对古典世界的重新发现和对古代遗迹的全面考察,为建筑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激励他们尝试各种新颖的形式。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深刻影响了欧洲几个世纪以来的建筑文化。
16世纪,对古典形式的阐释与运用越来越精确,但文艺复兴建筑从来不是刻板的学院训练产物,相反,它体现了一个有机生长过程,每一种旧传统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与新概念结合起来,演绎出丰富多彩的建筑面貌。
Tempietto of S. Pietro in Montorio
坦比哀多小教堂
1502年
在16世纪罗马人的眼中,这座小教堂是个非常“现代”的建筑,同时又带着几分古风。伯拉蒙特此时已年过半百,手法和思想趋于成熟,坦比哀多是他厚积薄发的创作。就是这个雕塑般的小庙,开启了一部全新建筑史的第一章。
坦比哀多(包括最初的圆形庭院)的构思,表现出绘画的透视错觉手法与建筑立体造型的结合,这是画家出身的伯拉蒙特穷尽毕生心血来完善的东西。尽管坦比哀多启迪了无数建筑师,但它在某种程度上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个案:它的内部空间太小,直径只有4.5米,一半为圣坛占据,只容得下牧师和圣坛侍者,访客在这里感觉不到它的意图在于创造空间。
Basilica e Piazz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
圣彼得大教堂及广场
1506-1626年
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16世纪初,教皇尤利乌斯二世(Pope Julius II)为了重振已分裂的教会,实现教皇国的统一,决定重建已破旧不堪的圣彼得大教堂。1505年,建筑师伯拉蒙特设计的方案中选,建筑于1506年动工。
伯拉蒙特设计的教堂平面是一个包含有希腊十字的正方形,正中覆盖大穹顶,正方形四角上各有一个小穹顶。大圆顶的鼓座上围筑一圈柱廊。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乃至整个巴洛克时期最浩大的建筑工程。几个世纪里,来自亚平宁半岛各个角落的艺术家和工匠聚集在圣彼得工场,充分施展才华。
Piazza del Campidoglio
卡比托利欧(国会山)广场
1536-1546年
国会山广场堪称“城市更新”的典范。况且这里不是一般的城市广场,在罗马共和与帝国时期,国会山被看作“世界的中心”(Caput Mundi)。它的改造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1538年,公元2世纪留下来的唯一一尊完好无损的皇帝雕像被安置在广场中心。
中世纪以来,人们一直确信这是古罗马第一位基督教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 the Great)的雕像;以它为基督教帝国的象征,对国会山改造来说意义重大。
米开朗琪罗在设计中将整个空间围合在一个内宽外窄的梯形平面里,元老院在宽的一端,如同舞台背景,窄的一端敞开,连着下山的大台阶。莲花状的铺地从雕像基座下层叠荡漾开,最终形成一个椭圆形大涟漪,涨满整个梯形。
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 Il Duomo di Firenze
圣母百花大教堂
1296-1884年
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建造历史在哥特式与哥特复兴之间画了一个长长的破折号。它与大教堂广场和广场对面的洗礼堂一起构成了佛罗伦萨的宗教核心,与不远处的老宫及领主广场统领的市政中心彼此制衡。
大教堂1296年破土动工,几年后,阿诺尔福去世,教堂停工。1直到1420年才由布鲁内莱斯基动工建造大穹顶。1436年穹顶完成,1446年其上又建了一个八角采光亭。此时它是欧洲最大的教堂。
高114.5米的中央穹顶为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基部八边形,跨度42.2米,各面带圆窗的鼓座高10余米。设计者成功地把一个文艺复兴式的屋顶形式和一个哥特式建筑结合起来,并通过鼓座,使穹顶在建筑外部的构图作用得以充分显现,成为城市轮廓的重要组成部分。
Santa Maria Novella
新圣母大殿
1246-1470年
大殿是佛罗伦萨城多明我修会的主教堂,始建于13世纪中期,1360年教堂主体基本完工,但立面只盖了下半截,其样式是托斯卡纳一带流行的哥特式。中央主入口上开圆拱,两侧小入口上方是接近半圆的尖拱,其余墙面以壁柱等分,上接拱形装饰,下有带哥特尖拱的壁龛,同样的设计延续在教堂院落的围墙上。
阿尔伯蒂认为,建筑之“美”在于各部分间的“和谐一致”,这也就意味着不同属性的部分之间的关联,包括新与旧的磨合。他继续采用立面原有的白色大理石嵌板与绿色大理石条带装饰,同时借鉴古典建筑的柱式和三角墙,用1:1、1:2、1:4等一系列简约的比例将它们组织在一个大正方形里。
Palazzo Pitti (Courtyard) & Giardini di Boboli
皮蒂宫庭院和波波里花园
1556-60, 1583-93年
皮蒂宫庭院是阿曼纳蒂最杰出的建筑作品。皮蒂宫初建于15世纪,1549年被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一世(Cosimo I de’ Medici)买下,成为托斯卡纳大公的府邸。当时这座建筑只有沿街一段,庭院几乎还没长出地基。但对16世纪的王府来说,体面气派的庭院必不可少;而皮蒂宫背后舒缓的山坡及其在市郊的位置恰好为宫殿、庭院和花园的理想组合提供了条件。
经过扩建,老宫殿后面伸出两翼,花园里又依地势建起一座马蹄形的露天剧场,其高度恰与宫殿主楼层齐平。一层高的挡土墙把庭院与花园隔开,站在剧场中间,无法看到庭院的地面。建筑师在布局上显然有别出心裁的考虑,他要让宫殿的花园立面成为最富戏剧性的舞台背景。
Piazza San Marco, Biblioteca Nazionale Marciana
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图书馆
始建于1537年
圣马可广场是欧洲城市设计史上的成功案例。桑索维诺清理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拥挤不堪、藏污纳垢的窝棚、货摊和勾栏,将南侧建筑后移,凸显整座钟楼,令视线畅通无阻。在他的努力下,圣马可广场焕然一新。他从罗马教廷建筑师那里博采众长,把罗马文艺复兴盛期的建筑思想带到威尼斯,形成自己的宏大风格,并藉此名标青史。
在风格的纯粹性和在地的适应性之间,桑索维诺很快掌握了平衡的技巧,既能够因地制宜、尊重地方环境和传统,又能成功地表现其宏大的罗马风格。在图书馆设计中,他采用当地普遍使用的伊斯特拉石材,使其呈现出特有的威尼斯味道。同时,整个建筑物气势磅礴的双层古典柱廊连续立面又令人联想起大斗兽场这样的古罗马公共建筑。瓦萨里和帕拉第奥都把这个作品看作威尼斯建筑的辉煌成就。
Villa Capra (La Rotonda)
圆厅别墅
1566-1570年
与罗马的阶梯花园、迷宫、喷泉和岩洞相比,威尼托地区的普通地产显然逊色得多,但帕拉第奥那些个性突出而又简洁大方的设计却赋予它们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至今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帕拉第奥特意给他最著名的圆厅别墅取名“乡宅”,它本是为一位教会的高僧建造的乡间别业。这座建筑之所以有别于其它别墅,不仅因为它自成一统,没有任何辅助设施,还因为它是帕拉第奥建成作品中唯一与其《建筑四书》里的插图完全对应的一例。
圆厅别墅的平面由最简单、因而也最优美的几何图形构成,外方内圆,矩形房间比例得当,在纵、横二轴上均呈对称,四个立面完全一致,都有一个古典神庙式柱廊,甚至连通向门廊的台阶踏步数也相同。
编辑 | 王箫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行走中的建筑学所有。如需转载本文请通过后台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
media@archiposi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