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教务网
“
通识教育与本科教育向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发展好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通识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抓手。去年,复旦通识教育推出了【通识教育与本科教育】系列访谈录,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傅绥燕、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以及苏州大学教务部部长周毅在访谈中对各校的通识教育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感兴趣的朋友们可在本篇文章结尾找到往期链接)。
此次,复旦通识教育中心采访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相关领导们,作为这些大学本科教育以及通识教育的设计者、管理者,他们会有怎样的思考和经验呢?本期,我们为大家分享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骏的访谈,去了解传承与创新中的南大通识教育。
传承与创新中的南大通识教育
——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骏访谈
徐骏
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曾在日本广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访问研究。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并先后两次入选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主持和承担了包括“973项目”子课题在内的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从事纳米与非晶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的研究。作为第二完成人参加的“有序可控硅基量子结构的构筑原理与光电子特性”项目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共发表SCI论文150余篇,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工作,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20余次。
南京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通识课程内涵是什么?
徐骏:
“融通”是南大通识教育乃至整体教育体系建设的一以贯之的思想,这从南大本科教育改革历史上的“教学做三合一”、“三元结构”和“三三制”的传承脉络中就已体现。2006年,南京大学开展了第四次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凝练出了“四个融通”的人才培养理念,即: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这样的“融通”理念嵌入在“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作用。“三三制”改革中,首要的“融通”就体现第一个“三”中,即指大类培养、专业培养与多元发展相结合、相融汇。这样一种融通的思想,深刻地体现出南大大类培养中的通识教育理念,即,通过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随着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在我们即将启动的新一轮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的理念。在我们看来,专业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获得专业的素养,而通识教育则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同时,引导学生将个人兴趣与远大的理想、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明晰自己的社会责任,持续保持学习的动力,最终成长为一流人才。由此可见,通识教育可以“渗透在”、“融通在”专业教育之中,专业教育也可以“隐含在”、“萌芽在”通识之中。对于通识教育来说,我们特别强调“通识精神的养成”,即,强化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和整合性,融汇不同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广博的视野,提升综合素养,推动通识教育理念融入专业教育,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帮助学生能够在特定学科领域内开展有深度的探究。
文学院苗怀明教授,给同学们导读《红楼梦》
通过多年的通识教育实践,我们认为,第一,通识教育不能只在一、二年级开展,而且也要尽可能向高年段延伸、拓展;第二,通识教育也不仅仅是建设几门新生研讨课和通识课程这样简单,而必须与专业课程在理念上相统一;第三,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有区别,它也不仅是拓宽基础面、知识面的导论课或科普课。基于上述认识,近年来,南京大学持续新建了三类课程,一是新生研讨课,侧重课堂研讨的方式、侧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质疑精神;二是通识教育课程,课程分为七大模块,已建设超过150门;三是以“悦读经典计划”为统领的经典阅读系列课程。上述三类课程总计建设超过600门。
现阶段,南京大学推进通识教育中面临哪些问题?
徐骏:
通识教育需要通盘考虑和整体设计。南京大学通识教育今后的发展规划是建设一批标杆性的核心课程,加强课程体系的系统性、整合性;同时,探索创建将学术滋养、思维启迪与价值塑造相融通的新型通识课程。
当前,学校通识课程建设存在三个具体问题,这几个问题正是我们当前正在着力解决的。一是顶层设计需要完善。虽然我们开展了十年的通识课程探索,但是直至今日,我们依然需要思考通识教育的内涵是什么?通识课程的结构应该如何分布?或许这是亘古常新的话题。二是很多老师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依然不够清楚。我们认为,除进行顶层设计外,还有必要对教师组织交流与研讨,加强研究和思考。
比如,通识课程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涉猎很多学科的知识,更应当是对学习者进行跨学科的思维训练,培养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广博的知识与专精的能力,我们称之为“硬实力”;而通识教育侧重的是培养学生融通创新的见识和思维,这可称为“软实力”。未来人才的长远发展,不仅需要“硬实力”,但同样需要“软实力”。“硬实力”可以让学生一下子走得很快,但“软实力”将会决定他走的多远。第三个问题紧随而来,由于教师对通识教育没有准确的理解和认识,许多专业教师倾向于降低通识课程的学术深度,偏向于在通识课堂上讲授科普性、常识性的内容,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影响课程质量。
南京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形式有哪些?
徐骏:
通识教育一定要本土化。南京大学所采取的本土化路径就是从新生研讨课入手,新生研讨课与通识教育课共建、互补,课程形式越来越丰富,最后逐步发展演变为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这个演进过程中,除了早期就开设的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外,南京大学还推出了“悦读经典”系列通识课程。
2014年,南大启动“悦读经典计划”。“悦读经典”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经典”,即是历史上所沉淀下来的人类思想发展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应成为“贯通”在每个南大人的课程中的、行为中的、乃至今后人生中的宝贵思想财富。二是“悦读”,即是让每个南大本科生在“读”经典中感悟一种人类的思想之美、精神之深,并从中产生一种深刻的体悟与快乐。“悦读经典”只有达到了在“经典品读”中能生发出“精神之乐”,才是真正有价值、有品位的“经典悦读”。正是基于上述的考量,我们把“悦读经典”推广为所有南大本科生的必修课程(2学分)。
《南大读本》上下两册
每名南大新生入校时,都会收到一套与“悦读经典计划”配套的“南大读本”,这意味着每个南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要与经典为伴、以阅读启智。这个宏大的经典阅读工程已经实施了五、六年,未来还要做优化。第一,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涵盖60部中外经典的基本书单需要调整;第二,阅读经典的方式可以更多样化,在目前的“导读、研读、悦读”三个板块中,板块之间需要进一步衔接好,把“读”的比重进一步增强,让学生浸润在文本中,先通读、后精读,先由教师领着读,最后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方法;第三,挖掘经典中的德育元素。“悦读经典”不仅仅是读书——当然读书本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这方面的功能——更要把精神、品德的培养融入到阅读课程之中,这也是我们今后要进一步去完善和努力的方向。“悦读经典”是一个整体,我们希望能够从中涌现出更多的“金课”,为学生打造陪伴终身的精神财富。
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2015年,南京大学还在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本科生研修制度。依托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这个高端学术平台,面向全校本科生实施。高研院里的驻院学者担任研修计划的本科生导师,1名导师负责指导1个不超过5名本科生的学习小组。基于学生的共同兴趣,导师给予启发和指导,学生小组开展合作式研究。这个研修计划具有显著的跨学科特色。首先,驻院本科生须由来自其他学科领域的导师进行指导,这为本科生深入接触非本专业领域的资深教授、学者提供了尤为难得的机会;其次,学习小组成员也是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同学。这种多元化的师生构成有利于学生在合作研究中互相启发、学习,产生有趣的思维碰撞甚至“化学反应”,进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一名历史专业的教师可能指导的是来自社会学、物理学、哲学、医学等专业的学生。自研修计划启动以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先生就长期担任研修导师,他对南大的学生非常满意,曾为一名理科生亲笔写推荐信,目前这名学生在美国攻读比较文学博士,顺利实现了跨学科的发展。
DIY研读课
“驻院研修制度”类似于“小书院”、“微书院”,“书院”本身是个很大的概念,高研院相当于一个个小的“微书院”。驻院研修本身不设学分,但学生必须通过考核,并且完成相关研修的要求。我们希望去除学生的功利心态,吸引真正对研究感兴趣的学生自发加入到这个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中来,这样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多学科交叉的独特魅力,达到项目预设目标。
本科生驻院研修项目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奇奥为驻院研修项目“徒弟”—蒋元秋同学手写论文推荐信
在授课形式方面,南大的通识教育课也是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无论方式怎么样,有一个核心理念时贯通始终的,即真正地让学生“浸润”在课程的情境之中去主动地建构意义、发展理解。以文学院程章灿教授主持的“《世说新语》研究”这门课为例,南京有很多六朝相关的古迹,程老师会带学生到课堂外,结合遗迹谈论文本。又比如,电子信息领域的新生研讨课上,教师会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与业界人士讨论。再如,物理学院开设的一门新生研讨课,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自然界里出现的物理学现象的理解,把课堂搬到了物理现象的发生地,比如南京郊区的茅山,让学生身临其境,聆听独特的“茅山军号”,也就是说在某些特定的天气条件下,人们能够听到像新四军吹响军号一样的声音。
而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李向东教授的“宇宙简史”则是一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新型通识课程。李向东教授共开设有三门课程,其中“普通天文学”是专业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天文探秘”是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专门为理科生开设;“宇宙简史”则是应“宇宙节”之需,专门面向文科生开设的一门理科思维课程,也是一个教师团队共同努力的教学成果。课堂上探讨的有些课题是由文科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课程所传授的不仅是理科的知识,更是理科的思维方法。作为通识课程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和研究兴趣决定讲授什么,有时也要聆听你的教学对象想知道什么。总之,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发不同的课程教学模式,让真正感兴趣的学生深入地沉浸在课程的学习情境之中,更有效、更充分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使通识教育真正落地,使学生真正地学有所获。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李向东教授,融合创新混合式课程思政“宇宙简史”
南大推动课程质量提升的举措及高质量课程标准?
徐骏:
相较改革起步阶段,南京大学目前通识课程在数量上是相对充足的,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首先是如何提高课程质量,其次是如何在课程结构上进行调整。
南京大学从2016年开始启动“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即建设十门量级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示范性精品课程、百门量级具有国内重要影响的精品教改新型课程和精品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千门量级体现南京大学先进教学水平的课程,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课程群。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每年开设全校通识课“艺术与文化的多元阐释”和DIY研读课“文学艺术中的神话”
这一计划不仅仅是针对通识教育的课程,而是面向所有类型的课程,但是侧重点在于通识大类和专业核心课程。“百”层次优课主要由学校主导,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高水平的精品课程,这一任务由教务处直接组织;“千”层次优课建设的主体是院系,希望调动院系的积极性,把专业课真正抓起来、改起来;“十”层次优课则是指在上述基础上涌现出十门量级的标杆性课程,即使把它们放到国际舞台上进行比较也毫不逊色。“十百千”课程建设中,“百层次”目前已经立项建设50门,其中就有一批广受学生好评的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挑战度。如果仅仅是知识介绍或学科的科普,那在专业上的难度就偏低了。我的专业是理工科,我认为通过实例、案例把知识或者思维方式反映出来非常重要。因为一门课程的设计取决于教师,教师设计课程应该照顾到他的授课对象是谁。对本专业的学生采用一种讲授方法,对通识课的学生则需要另外一种内容构建的方式。
长江学者、文学院程章灿教授带领“世说新语”课程的学生考察六朝石刻
作为一名理工科教师,每当面对非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我可能优先以案例的方式切入正题,逐步将学生引领到本学科领域来,体验其中的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和批判性的东西。有时,我也会讲解当时的人是怎么思考的,解决了什么问题等等。教师至少要具备这方面的宽阔视野,因为有些教导是潜移默化的,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看到其中的人的精神、历史的变迁,或者条件的限制,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掌握这个学科的思维方式、意义所在和发展前景。
社会学系风笑天教授给同学们上讨论课
我主要从事半导体方面的相关研究,也尝试先后开设了两门新生研讨课,其中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包括文科生,课程题目是“传奇半导体”。我的讲授方式是讲解半导体的历史脉络,学生从这个脉络当中会看到,历史上人们很早就发现了这些问题和现象,但是问题的解决却不仅是技术的问题,还要依赖于科学的发展。学生会发现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即使是大科学家,也可能犯过错误。课上会尽量使用简单的、高中生都能看懂的物理公式;即使有复杂的公式,我也会侧重于解释它的意义,而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理工科的课程可以讲授一些公式,但重点是讲授公式背后的思想。
现在有些课程质量不高,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形成“课程闭环”。比如新生研讨课,我们强调师生互动,但是实际上师生间的互动还没有达到高质量的互动。真正的互动,教师必须有高质量的反馈,向学生指出他在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课程平时的作业报告,包括期末考卷,可以考虑在课程结束时返还给学生。学生上交作业之后,如果教师有所反馈,学生就会进一步深入地思考下去。课程形成闭环以后才是真正的完整的课程,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通识教育课程规划与人才培养目标是如何契合的?
徐骏:
通识教育课程一定要服务于学校的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今年4-5月间,南京大学召开了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新时代新一轮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构想。其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提到三点:第一是以德为先,培育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这是首要的;第二是硬实力,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技能与卓越的专业素养;第三是软实力,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探究精神与创新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与领导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以及全球素养。
如何才能达到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上述每一点背后都要有充足的支撑举措。我们认为,在对这些目标的支撑上,在每一点上,通识教育都大有可为。比如,以德为先,通识教育课程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学生的兴趣与家国情怀、与远大理想联系在一起,明晰自己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而通过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术兴趣所在,有助于学生在硬实力上的发展;软实力涉及的各种能力更是通识教育课程的应有之义。
往期【通识教育与本科教育】访谈回顾:
清华通识教育的清华特色——专访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彭刚
通专结合,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才——专访北大教务部部长傅绥燕
通识教育改革需要有系统思维——专访苏州大学教务部周毅部长
欢迎评论、转发和关注我们
▇ 扫码关注我们 ▇
复旦通识教育
促进课程建设 | 关注学生学习
邮箱:fdge@fudan.edu.cn
网址:http://gecc.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