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是谁的故事
畅谈古今历史热点事件带你了解中华文化^_^
说起刘禅,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三国时期蜀汉最后一位君主,在诸葛亮死后,他的治国能力十分低下,特别宠幸宦官黄皓,最后终于导致了蜀汉的灭亡。后来,刘禅被送到洛阳,当时的司马昭问刘禅:“还想回到蜀国吗?”刘禅却说:“此间乐,不思蜀。”那么刘禅真的是一个“乐不思蜀”的昏君吗?实际山我们误解了刘禅1800多年,全怪后来的史官添油加醋。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弄明白“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当地是不是出自于正史。尽管陈寿在《三国志·后主传》之中确实提到了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的故事,但是却并没有通过这个故事表达出对刘禅的贬义。而真正将其作为贬义来讽刺后主昏庸无能的,则是出自于东晋习凿齿所写的《汉晋春秋》。
在这部史书之中,习凿齿多次对刘禅的昏庸无能进行了具体刻画,因为这本书以大汉作为正统进行描述,对于刘禅这样的亡国之君,习凿齿可以说恨得咬牙切齿。另一方面,由于习凿齿生活在东晋,因此为了迎合当时统治者对于史书的要求,因此在《汉晋春秋》之中,习凿齿将刘禅贬低得一无是处。
后来,裴松之打算为三国志做注解,不得已需要用到《汉晋春秋》这本书,在对这本史料进行调查之后,裴松之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习凿齿写这本书的时候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感情,使用小说化的方式描述的内容太多,因此怀疑有些言论是习凿齿自己编造出的。那么有人就会说,那你有什么证据呢?这就要从《三国志》本身对刘禅的记载说起了。
原来据《三国志》记载,在刘禅到达洛阳之后,他立刻受到了司马昭和曹魏皇帝的欢迎,并且司马昭还亲自写下了一份诏书表彰刘禅的功绩,只见表文上写道:“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如果刘禅真的如此昏庸的话,司马昭是不会对他如此客气的,很有可能随便找个理由就把刘禅杀了。但是从后来他对刘禅的态度来看,他在蜀地还是深得民心的,如果他生前昏庸无能的话,蜀国的百姓又怎么会想念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