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王羲之的代表作(“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背后隐藏道家文化的密码?)

王羲之的代表作

作者:刘永

(王羲之)

一、家学渊源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王羲之曾任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故人又称“王右军”。在书法史上,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顾名思义,父子二人堪称是中国书法领域中的王者至尊。

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善隶书。受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王羲之的书法首先得益于家学渊源。幼年时期的王羲之老实木讷,语言迟钝,他七岁开始学书,却表现出过人的书法天赋。后来,他从学卫夫人,得正书的技法。

十六岁至二十岁,王羲之又改师叔父王廙,得书法众体之妙。王廙工于书画,被世人誉称:东晋王朝南迁,“过江后,为晋代书画第一”。

王羲之得到叔父王廙的悉心教导、指点,书艺突飞猛进。二十岁以后,他的正书、行书宗尚钟繇,草法效法张芝,从而融会贯通了各项书法技艺。王羲之博采众美,集众家之长,又推陈出新,一改汉魏以来的书风,成就了妍美流便的新体。

魏晋时期,士族阶层的意识形态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名士风范成为时尚,也深刻影响着人们当时的审美情趣。崇尚自然、超然物外,魏晋名士们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

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大背景下,众多名士文人面临险恶的生存处境,选择了不滞于物、独立特行、超脱世事的不合作态度。他们不拘礼法,寄情山水之间,饮酒纵歌,风流倜傥,体现出独特的“魏晋风度”,为后世的文人士大夫们所钦慕、景仰。出身于豪门士族的王羲之名士风流,才高盖世,他的书法艺术无疑是这种“魏晋风度”的最佳体现。

(兰亭序,局部)

二、《兰亭序》揭秘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和谢安、支遁、孙绰、许询等名士相聚在会稽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极尽欢乐雅兴。古时称这种聚会为“修禊”,是古人春天在水边嬉游,以祈求平安、祛除不祥的习俗。在这次欢宴之后,王羲之乘兴为朋友们欢聚时吟诵的诗歌集作序,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序》。

《兰亭序》行文简洁,记叙了王羲之和朋友们诗意雅聚、纵情山水、欢畅淋漓的愉悦心情,结尾又透露出人生苦短、欢乐易逝的悲观情绪。词句之间宣泄着作者内心的苦闷,表达了他渴望解脱尘世烦恼的迫切愿望。其书法为行书,即兴书写,本属随意挥洒,信手而就。笔墨却如行云流水,表现出超凡脱俗的技艺,甚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难怪被后人称赞为“天下第一行书”了。

《兰亭序》书卷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其文及款字中,共书写了21个“之”字、7个“不”字和7个“一”字,字字不同,各逞美态,表现出非凡的技艺。观赏者哪怕是仅仅品味其中那个简单的“之”字,也能让人感悟到中国书法用笔之妙境,的确让后世的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们心悦诚服,叹为观止。

一千多年来,行书《兰亭序》成为经典,令无数书法爱好者追慕效法。很多人正是通过观摩学习《兰亭序》,爱上中国书法艺术,进而走入了这门高雅的书法艺术殿堂的。

王羲之对这个“之”字似乎是情有独钟的。我们知道,中国古人最讲究文字避讳,祖老先人名字用过的字,子孙绝对不能用。偏偏王羲之的家族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儿子叫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孙子叫桢之、静之,等等。

王羲之家族这些人为什么不避家讳呢?

为此,国学大师陈寅恪经过考证认为,王羲之家族之所以不避家讳,钟爱“之”字,是因为他们都是道教天师道的信徒。“之”即“道”,这个“之”字是天师道组织成员的暗号或徽章。也就是说《兰亭序》中的“之”字不仅字形漂亮,还承载着王羲之的道教信仰。

三、《换鹅帖》的故事

天师道是道教中著名的流派,王氏家族信奉天师道,代代相传。“之”字在王氏家族后代的名字中沿用,正是这一道教信仰代代相传的显著标志。王羲之一家和夫人郗氏一家都信奉天师道。《晋书·郗鉴传》说郗愔“事天师道”,“与姊夫王羲之……俱栖心绝谷,修黄老之术”。看来,王羲之不但是著名的书法家,还是一位道教徒、养生家。

王羲之传世的书法作品除《兰亭序》外,还有一部同样精妙的小楷法帖叫《黄庭经》。

传说,王羲之非常喜欢鹅,爱鹅成癖。

山阴有位道士一心想得到王羲之的墨宝,就特意饲养了一只又肥又大的白鹅。一天,王羲之到郊外出游。当他看到了大白鹅,就想买下来。一问,才知道鹅是道士的,就请求道士把白鹅卖给自己。道士说:只要你抄一部《黄庭经》,我就把鹅送给你。于是,王羲之欣然答应。他回家认真抄完一部《黄庭经》,就赶往道观送给道士交换,然后,高高兴兴地提着鹅走了。所以,这《黄庭经》小楷法帖又有了个《换鹅帖》的别名。

王羲之为什么特别宠爱鹅呢?有人认为,王羲之从鹅的步伐动作中,感悟到了毛笔字书写用笔的奥妙,具有书法仿生学的借鉴意义。鹅既是他朝夕相处的宠物,又是他书法道路上的良师益友。而根据陈寅恪先生的考证,王羲之只所以为了得到这位道士养的鹅,不惜走上三十里的山路,还亲手抄录一遍《黄庭经》,其主要原因,还是出于他的道家修养,是为了达到养生的目的。

据说,王羲之经常服食道家仙药“五石散”来益寿延年。可是,服用此药,伴随而来的会有中毒症状。食用鹅肉具有解毒的功效,因此,王羲之把鹅视为上等良药。为了修道养生,王羲之于是就再也离不开鹅了。

四、王羲之修仙的结果

王羲之家族信奉的道教天师道,其终极的理想就是长命百岁、修炼成仙。道家经典《黄庭经》讲述的正是道家修仙的方法,存思黄庭,炼养丹田,吐纳行气,保精固精,必能修成正果。王羲之以虔诚之心恭敬书写的《黄庭经》,飘逸洒脱,气足神完,真可谓是字字珠玑,宝光闪烁。

除了“养气”修炼,“服食”丹药也是道家的重要修仙方法。魏晋名士沉迷于丹药养生,王羲之也不例外。《世说新语·容止》记载王羲之见了服用“五石散”之后的朋友杜弘治,惊叹他“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王羲之羡慕不已,也亲身去体验了服用五石散的奇妙感受。他在给朋友的《杂贴》书信中说:“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轻行动如飞也”。

王羲之当然没能依靠丹药修炼成仙,他是通过自己的文笔、书法成就了自己“书圣”“书仙”的历史地位。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编撰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记载了许多有关王羲之的逸闻趣事,诸如“东床快婿”“逸少清贵”之类的典故,虽说言语简洁,却展现了王羲之的性格、心理,刻画出鲜活生动的名士形象。

王羲之出身名门,世代为官。混迹官场的王羲之一直都郁郁不得志,最后在会稽郡守任上,偏偏又遇上了自己最讨厌的上司王蓝田。王蓝田抓住王羲之的把柄,借机报复。王羲之一气之下,干脆称病,愤然辞去郡守之职,归隐到会稽下属的剡县金庭。陈寅恪先生的《述东晋王导之功业》认为:王羲之“其欣赏自然界美景的能力甚高,而浙东山水佳胜,故于此区域作寻田问舍之计。”

剡县金庭灵山秀水,风景幽美,传说有神仙出没其间,是一处理想的隐居地。于是,官场失意的王羲之,只能寄情于山水田园,舞文弄墨,一心修仙,抑郁寡欢而终老于此。

【作者简介】刘永,四川绵阳人,现为公务员,爱好文史写作,有《文同评传》等书籍出版。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历史文化)

125926681@qq.com(小说散文)

顾问:朱鹰 、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编辑:洪与、邹舟

延伸阅读

精彩内容抢先看,请点击“阅读原文”。

王羲之的代表作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