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写信的格式图(以苏轼与张文宏的信为例看古今书信格式的差异)

写信的格式图
书信在古代有很多名称:尺素、尺函、尺牍、尺鲤、尺笺、尺翰、尺书、手札等等,写行书的朋友应该买字帖时见得多的是“某某尺牍”、“某某手札”。
古人行文从上往下从右往左书写,今人行文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书写的。这两条太过常识,不说。
接下来进入正题:
本文准备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帮你解读苏轼尺牍里那些长长短短的密码。前方高能,各位盯紧黑板。注:点击图片可放大
一先上图:苏轼《东武帖》释文:东武小邦不烦牛刀实无可以上助万一者非不尽也虽隔数政犹望掩恶耳真州房缗已令子由面白悚息悚息 轼又上
看着这长长短短的句子,既没有标点符号断句,句子也不是一行一句,是不是读着有点懵?是就对了!因为小学语文老师虽然教了现代人书写信的格式但忘了教古人写信的格式。

依旧先上图:张文宏教授回崔天凯大使的信
接下来对比张教授的这封信,跟随小帅马一起分析苏轼尺牍的格式。
张信第一句写明收件人(称谓):尊敬的崔大使。苏信《东武帖》第一句就是“东武小邦”,直接说事,并不先称呼收件人。敲黑板:今人写信,先写称谓。古人写信,可以直接说事,把收件人写在最后,或者干脆不写收件人的名字。如《东武帖》。再如下图《致季常尺牍》,开口就是“一夜寻黄居寀龙不获·····”。可以先写写信人的名字,即先称呼自己。如《北游帖》,上来就是:轼启。当然也可以先称呼对方。如《啜茶帖》,开口就是:道源。(杜沂字道源,苏轼好友,文中孟坚为道源之子)
第二句,寒暄问候。张信问候对方:您好!
另起一行,并空两字。寒暄完就该交代正事了。
张信用了几个段落来叙事。
苏信,不问候,不啰嗦,直接说事,如《东武帖》、《致季常尺牍》。也可以很罗嗦,如《北游帖》,苏轼回可久法师的信。

轼启,辱

书,承

法体安隐,甚慰

想念。

粗暴点翻译过来就是:来信已收到,大哥近来身体可是棒棒哒?小弟想你哦。
13个字,苏大才子用了4行,格式比内容更啰嗦。古人写文章写信是不分“自然段”的。如《致季常尺牍》说事干脆利索,一段到底。再如苏轼亲手誊录的《前赤壁赋》。从壬戌之秋到东方之既白,整篇文章下来既没有标点符号,也没有分段。为什么这封信13个字就已经分了4行呢?是纸太多,不浪费就显得不够财大气粗吗?
当然不是,这里涉及到一个古人写信格式的问题。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写信这等大事自然也是要受礼仪规范的。通过书信的行文格式来体现礼仪规范,被称之为“书仪”。其方法就是“平阙”。“平”就是平出,另起一行从头书写。如《北游帖》没写几个字就另起一行顶格书写。“阙”就是阙字,在原行空出一两字接着往下书写。如《啜茶帖》中:“面白”后空一字接着书“孟坚必已安好也”。

问:“平阙”大法是不是只在书信中使用?答:非也非也。如《大唐六典》中规定:凡上表、疏、笺、启及判策、文章如平阙之式。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有5处用到“平阙”大法。
到后世越来越复杂,需要平阙的内容更多,而且出现“抬头”之法。即超出原来的齐头。如翁方纲的《致慕堂手札》,在提到慕堂时都比其它字高出一格。问:什么时候要用到“平阙”大法?
答:这是个复杂的问题,简答说来就是遇到身份地位辈分年龄比你高的对象,如天地君亲师等。如《祭侄文稿》中的平阙用法。 ···犯顺 尔父··· 尔父即季明之父颜真卿从兄颜杲卿,为表尊重,阙一字余时受 命··· 余时受命,即受皇命,为表尊重,阙一字···原 仁兄爱我··· 仁兄即从兄颜杲卿,为表尊重,阙一字卵覆 天不悔祸···吾承
天泽 天,可以指皇帝这个大BOSS,也可以是比皇帝还大的天帝,必须平出或阙字

写信的时候,为了显得有教养,往往需要放低姿态抬高对方,所以凡是涉及对方,不论是称呼,还是身体,或是行为,甚至因自己的行为涉及到对方,都需要用“平阙法”处理。宋人用平多于阙。还是以《北游帖》为例轼启。辱书。承“辱书”,即收到对方来信。“书”是对方写的,所以“书”字平出处理。法体安隐。甚慰“承法体安隐”,是问候对方身体状况,所以“法体”须平出。相似的处理如《邂逅帖》中:“且审/起居佳胜”。还有涉及对方才能、动作等也须平出,如前面提到的《东武帖》“不烦/牛刀”,牛刀为夸赞对方才能。《覆盆子帖中》“甚烦/採寄”。採摘与邮寄都是对方的动作。
想念。北游五年,尘垢所蒙,已化为俗吏矣。不知
甚慰想念,是想念对方。所以想念二字平抬。林下高人犹复不忘耶,未由林下高人为称呼对方,故平抬处理。在写信时,不光称呼对方得平抬,对方的亲属也得平抬处理。如《邂逅贴》中“令弟”平抬,“爱子”阙字。《覆盆子帖》中“令子”平抬,《啜茶帖》中“孟坚”阙字。会见,万万未由会见,是会见对方,所以会见二字平抬。自重不宣
万万自重,是让对方爱护身体,所以也自重二字平抬。
五拉完家常交代完事情后,就该挂电话了。挂电话的礼仪除了“您保重身体”“有空约酒”外,还有就是年长位尊者先挂。(别误会,此处特指挂电话)
写信呢?到了末尾,往往要表现出纸短情长依依不舍还有许多许多悄悄话没说的样子以及说点吉利祝福的漂亮话。现代人写信多半是:此致敬礼。或者如张信一样:“遥祝您和旅居在外的留学生、华侨华人健康平安!”接着落款签名及写明写信时间地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2020年3月31日於上海金山

此处苏信与张信的格式则大相径庭。

苏信当然也会祝颂对方,如《北游帖》中的“万万自重,不宣”。或者简单点“不一一”、“恕草草”之类。
然后是签名:“轼白”、“轼上”、“轼顿首”、“轼再拜”等。一般是阙数字处理。接着落对方的名号,此时涉及对方自然需要平出处理。如《致季常尺牍》,收件人写在最后并平出处理。ps1:陈糙字季常,号龙邱先生,四川人,苏轼好友。”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里的主人公,“耙耳朵”界的代表。ps2:写信时自称称名,称呼对方称字号。如“季常”、“道源”、“坐主久上人”等最后是标注写信时间,一般也阙字处理。也有另起一行靠中偏下书写的。
至此,信已分析完毕。古今书信格式的任督二脉也已打通各位大侠都是阅读尺牍的高手了
不必言谢如果实在压制不住体内翻涌的气息那就转发点赞加关注吧

END

往期文章

夜读《黄州寒食诗帖》

不是所有的后浪都有资格浪

长按二维码 关注 ·「引之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