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雍正在位时间(雍正即位后实行改革,只为延续清朝盛世,为何却一直被骂)

雍正在位时间

在清朝12位皇帝中,雍正的在位时间并不算长,尤其和他爹康熙、儿子乾隆比起来。因此就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清朝的盛世似乎与雍正没多大关系,甚至连“康雍乾盛世”,都被人们简称为“康乾盛世”。

雍正不仅功绩被人忽视,就连他即位后实行的改革措施,本来只为延续清朝盛世,却导致他一直被骂。直到现在,许多人都不喜欢雍正皇帝,对他的印象还是严肃、阴险,甚至是狠毒的。

那么究竟是为何,导致了大家对于雍正的误解,让他一直被骂的呢?其实分析下来,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我们一起来看看。

其一,惩治贪官

历朝历代以来,统治者对于贪官污吏都是深恶痛绝的,不过雍正的老爹康熙皇帝,在这方面却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于康熙皇帝的宽仁,令很多官员放松警惕,甚至得寸进尺。到了雍正朝,他们以为还能够像以前一样,甚至愈发猖狂。

谁知雍正一上台,就开始清算贪官污吏,且手段雷厉风行。不仅要追回赃款,还动不动就抄家,甚至牵连子孙后代。如此一来,这些被处置者的亲人、朋友,便会对雍正产生怨恨。

更重要的是,到了乾隆朝的时候,大贪官和珅的出现,令这些贪官污吏死灰复燃。对比之下,雍正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就更差了。

其二,清算政敌

在九子夺嫡中,雍正是最后的赢家,针对这样的结果,其他输掉的皇子,自然而然就成为大家心中的“弱者”。然而,雍正即位后不久,却开始对自己兄弟下手,都知道其中下场最惨的,就是允禩和允禟。

大家不会去关注,雍正即位后,允禩等人在背后做了什么,他们是否还有不轨企图。大家只接受结果,就是雍正清算了他们,于是雍正就变成了“不念亲情”的帝王。

比如有个叫孙嘉淦的大臣,他之前就上疏雍正,建议他:“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可雍正却清算了兄弟,像孙嘉淦这样的大臣,即使不敢说出来,心中对雍正肯定是失望的。

就更别说当事人允禩和允禟了。当初雍正将允禟发遣西宁的时候,允禟不仅推脱请求缓行,还到处宣扬雍正是“凌逼弟辈”。兄弟这样说,大臣这样认为,更何况完全不明白实情的寻常百姓,可见雍正被大众误会有多深。

其三,政策改革

雍正即位后,实行了许多政策改革。比如完善“密折制度”,设立“军机处”,这些都是为了集中皇权。又比如建立“秘密立储制度”,这是为了避免九子夺嫡事件的重演。

如果说以上是针对皇家内部的政策,那么他又提出“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便触及了官僚士大夫的利益,引发的已不再是个人不满,而是群体不满。但他们完全没想过,雍正这样做,只是暂时牺牲他们的利益,等到王朝巩固后,他们便能享受更多的利益。

还有“耗羡归公”,又称为“养廉银制度”,这一改革既能增加朝廷财政收入,又有助于廉政。可要实行这样的政策,就避免不了得罪有钱人。这也不仅仅只是个人抱怨,而是集体不满了。

其四,严明治政

《清史稿》中记载:“圣祖(康熙)政尚宽仁,世宗(雍正)以严明继之。”康熙在的时候,实行的是仁政,但这样的结果,就是令朝中贪官污吏增多,国库空虚,执法不严。长期下去,清朝的国力迟早衰退。

因此雍正即位后,便放弃了仁政,改为严明治政。比如他严禁结党营私:“闻有侥幸之徒,平昔结党营私,至积场年份,互相接引请托,遇谨守之人畏法,不肯通同作弊,反群相排抵,飞语诬陷, 此风断不可长。”

后世那些崇尚宽仁治政的官员,便严厉抨击雍正的模范督抚田文镜,实则是冲着雍正来的,也是冲着他的严明治政来的。甚至连雍正的儿子乾隆,也不断否定雍正时期的诸多政策,因为他崇拜的是爷爷康熙。

雍正一生兢兢业业,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在位时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范围之广,是后世清朝皇帝所无法企及的。同时,这一系列改革,对“康乾盛世”的延续,起到关键性作用,雍正最后也是过劳而逝。可他却一直背负着各种骂名,实在是冤!冤!冤!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