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品读中国最美行走散文:jgyxcpt 在行走中享受快乐,参悟人生真谛。中国380位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推荐中国当下最优秀的行走散文。投稿请附个人创作简介及生活照至信箱:289341034@qq.com
这是一棵树,一棵古杨梅树,它生长在来凤三湖乡的一个村庄,守望着巴盐古道。巴盐古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古盐道的起点是长江边上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西沱镇,途径恩施、利川、来凤、龙山,是明清时期武陵山区运输食盐等生活必需品的生命线、经济线。无论作为人或者树,你只有走近它、搂定它、仰望它,你才会深深的体味到被征服、被震撼的滋味,有一种无法比肩的绝望。它站立在三胡乡黄柏园半山腰的一个场院里,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遮挡出满园的绿荫。它的年龄是一个谜,主人说有五百多岁,林业专家说它有一千二百多个年轮。细细地一考察,它是“亚洲第一梅”,并带出了一个“古杨梅群落自然保护区”。我的外婆乡里也就成为了全国著名的古杨梅之乡。
第一次看到这棵古杨梅树,我正是懵懂孩提之时。外公身着青衣裳,头扎青丝帕,脚踏麻鞋,佝偻着身子,紧攥着我的小手,一步步迈向黄柏园半山腰的那个场院,来到那棵古杨梅树下。这是怎样的一棵树,近乎完美的树形,三人也围不过来的树干,枝桠遒劲横斜,淡白的树皮厚实坚韧,透着红晕;半圆形的树叶环柄而生,节节推高,密密匝匝,绿光油亮,蕴蕴蓊蓊,焕发着无限生机与活力。正值阳春三月,青小的杨梅果藏躲在青枝绿叶间,青涩娇羞,迷失在无边的春光里。外公是一名流散红军,当年贺龙率红二、六军团驻扎在这里时,他还是一个放牛娃,队伍走了,他也跟着走。后来在贵州受了伤,部队走远了,他就回到了家乡,像这棵故杨梅永远留在了这里。
古杨梅树是一棵红色的树,它结出红色的果实,也结出红色的故事。一九三五年的夏天,贺龙、王震指挥红二、六军团三千余人,在咸丰县忠堡与来凤县交界地段设伏。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大队的人马将当地几口水井都喝干了。战士们又饿又渴,有的还“闹”了肚子。“夏至杨梅满山红”,这年,古杨梅树枝头果实累累,杨梅果青涩褪尽,红光灼灼,酸甜可人,正好犒劳“望梅止渴”的红军。在这里,红军集中优势兵力、以弱胜强,歼灭国民党军四千余人,俘敌两千余人,活捉了国民党中将师长张振汉,取得了史上著名的“忠堡大捷”。当地人把杨梅果叫“救兵粮”。
杨梅,在植物学上,杨梅花和杨梅果都堪称异数。杨梅科有限的几种被单列为杨梅目。嫣红的花蕾如同珠串,奇特的形状被称为柔荑花序。“柔荑”一词出自《诗经·吹人》中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然美则美矣,杨梅花开,很难一见,因为花期很短,单在子夜怒放,天明即谢,唯留余香。杨梅花开,正是寒冬初春百花凋零时节,尽显“梅花”品质。六月,杨梅果由青转红,红盛至乌,即为果中珍品。果品鲜嫩甘甜多汁,有祛暑生津止渴功效。
这个群山环抱中古杨梅群落,据林业部门统计,有一万多株古杨梅,其中百年以上的一百零八株,它是第四纪过后保存下来的自然资源。靠山吃山,黄柏园田地稀少,古杨梅树果小、味酸、品相差。“黄柏园”的村名里透着淡淡的苦涩和无奈。国家实施“退根还林”政策后,村民引进浙江优质杨梅种三千亩,杨梅成了该村的主导产业。从低山到高山,分别种上荸荠梅、东魁梅等不同品种,因时因地制宜,传出了“一树千金”的故事。
几场梅雨过后,三湖乡满山满岭的杨梅熟了,和风中飘着淡淡的甜味,满眼都是惊喜和诱惑。从红花岭到黄柏园的公路旁,当地果农支起伞具,篮篮筐筐盛满杨梅果,兜售南来北往的旅客。卖相佳,口感好,三湖的杨梅名声大噪,持续走俏市场。仅靠“提篮小卖”式的营销,每年不下两千吨。夏至到了,到黄柏园去采杨梅、品杨梅,是周边县市居民的不可或缺的户外活动,也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夏至果红,小暑生虫”,杨梅果期短,且不易保鲜。能干的当地人将来不及销售的杨梅用传统的工艺酿制成杨梅酒,化作玉液琼浆。试问何色最美?梅红。何味最香?梅香。巧夺天工的杨梅酒色香味俱全,融进梅红、梅香、梅甜。三胡乡的古杨梅酒,美的是眼,甜的是心,醉倒的是乡愁。
二〇一四年十月,三胡古杨梅寨开寨了。身着古装的马队、挑夫、兵勇踏上了古道,再现了当年“盐道”的繁华盛景。拉开了该村生态观光、农耕体验、文化寻根的旅游大幕。“杨梅古寨”的金字招牌替下黄柏园的村名,人们似乎已淡忘了黄柏【檗】这苦涩的树种、村名,这是一棵古杨梅树的胜利,它扛起生态文明的旌旗,昭示着传统产业的转型。为了这一天,它已等了千年,尽管没有燎乱的香火、猩红的布条,它为村庄荣膺了“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的称号。
在生长古杨梅树场院下面,有一个七彩谷。七彩谷集山、水、洞、溪、泉、瀑为一体,是个清新怡人的去处。路随溪转,时明时幽,两岸菖蒲青青,遍地麦冬滴翠。“十叠泉”是摄影和休憩的绝佳之地。岩石层层叠起如阶,上有瀑流奔泻如纱;仰望如银龙翻滚,近听有鼓角争鸣。缘溪行,游鱼如浮清可数。“鳄鱼口”、“群龟晒壳”、“龙吟瀑布”等景点,更是神形兼备,鬼斧神工。尤为让人震撼的是两岸规模宏大、造型奇特的层叠式石林,堪称地质奇观。我们形象地称之“糍粑岩”。
随着杨梅古寨的旅游升温,带火了当地十多家农家乐。一色的古民居,篱笆院,高挑着斗大的“酒”字旗,真真的古道、古风、古韵。清炖的土鸡、油炸的河鱼、蕨粑薯粉等土家美食折服了多少远方的“驴友”。就在“梦回乾隆”桥边的邓家,开了一家“碾行客栈”,可谓匠心独具。客栈掩映在翠木绿荫中,门前是一道河湾,河中巨石巧搭,蔚为奇观。店家因势利导,建成了流水碾坊和石屋碾坊。山清水秀,窗明几净,流水匆匆,石碾悠悠。游客们既享山水之乐,又能体验农耕之趣,故生意每每爆棚。记得去年到此,酒足饭饱之后,我和几个友人下到河湾里潭水中消暑。潭在巨石间隙之中,清则清,小则小。水深刚没颈脖,不得扑腾尽兴。不久,众人便乐不可支。原来是河里的鱼儿钻到了私处,让大家免费享受了“鱼疗”保健。
每每想来,无限感慨。因为一棵树,带动了一个支柱产业,唤醒了一条古道,造福了一方百姓。
作 者 简 介
尚勇,湖南省龙山县人,在县环保局就职。喜爱旅游和散文创作,有多篇作品获奖。是《中华文学》签约作家。
微信查找公众号“jgyxcpt”进行关注
扫描或长按图片会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