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朵朵随笔”↑可关注我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器乐演奏欣赏《小河里的歌谣》
作 曲:娜 朵
器乐演奏:谭炎健(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国乐演奏家)
编 曲:叶 新
《小河里的歌谣》是我的第一首原创民族音乐作品,分别有演唱版(普通话版、拉祜语版)和器乐演奏版,这首歌是在公交车上一不小心“撞”出来的。记得当时我坐公交车去单位上班,车上人很多,几乎是人挤人。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有人推了我一下,我的头撞在扶手的铁栏杆上,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优美的旋律,就是这首被“撞”出来的歌曲《小河里的歌谣》。
因为那次在公交车上的“一撞”,触发了我音乐创作的灵感,我才知道自己除了文学创作之外还会“写歌”。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我“不可思议”地创作了二十多首原创民族音乐作品,出版了自己的一套(三张)原创民族音乐专辑。《小河里的歌谣》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虽然有些神奇,但这是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奇迹。
此篇微信也是散文和民族音乐作品的“混搭”,这是“朵朵随笔”的一种尝试,得到了很多朋友和“粉丝”的点赞和支持!‘“朵朵随笔”将会继续努力,把更多好看的小文与大家分享。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我的创作心得
我从十六岁那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的时光,回想起自己的创作历程,总是会感慨万千。文学是我这一生的最爱,我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爱她。我曾经说过,如果我的创作停止,那么我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只要我的生命还在,我的创作就不会停止。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文学创作的道路是艰辛而寂寞的,很多人都曾经问过我相同的问题:“你创作不累吗?你的脑子里是怎么想出来那么多故事的?”每当碰到这样热心的读者,我总是会说:“创作不累,因为我爱她。”听到我这样的回答,有的人会点点头,有的人会摇摇头,不管是点头的还是摇头的我都一样报以微笑。
还有一些读者问过我:“怎样保持创作的激情?”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简单”。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提到过“简单”这两个字,我觉得我所有的灵感都来自于我是一个简单的人。因为简单,我离灵感才近;因为简单,灵感才喜欢来“找”我;因为简单,我才一直保持着创作的激情;因为简单,我才出版了11部书,创作了几百万字的文学作品!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对于文学的热爱也许是深深扎根在我的脑海里了,我无法想象没有文学的我会是个什么样子?别的我不敢说,但我敢肯定的是:如果没有文学,我不会那么坦然地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如果没有文学,我不会冷眼旁观周围发生的那些争名夺利的事情而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如果没有文学,我不会对那些中伤过自己的人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如果没有文学,我不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凄风苦雨;如果没有文学,我的生命历程就不会那么精彩……文学给了我勇气和力量,让我在这喧嚣的都市里静心地创作平静地生活。
经历了人生的很多风风雨雨,在创作的道路上跋涉了很久,我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但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也有了一些小小的果实,也得到了本民族的认可,对创作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作家与使命感
在我创作出版了一些反映本民族生活的文学作品之后,我有幸成了拉祜族的第一位作家。但我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是本民族第一位作家,是我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之后,中国作协的老师告诉我的。知道这个喜讯,我觉得自己幸运的同时,也有一种压力,好像我的肩上扛着一个民族,有一种民族的使命感。
也许我这样说,有的人会不相信,有的人也许会说我夸张……但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是这样想的,我也是这样做的。我们拉祜族知名度不高,通过我的文学作品,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民族;我自己也用手中的笔为宣传民族的文化尽一份力。作为拉祜族的一份子,我能用文学来宣传自己民族的文化是上天赐给我的福分。作为拉祜族的第一位作家,用毕生的精力来宣传民族的文化也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既然上天和我的民族赐给了我福分,那么,创作反映本民族生活的文学作品就是我一生为之而奋斗的事业。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作品与人品
我有时听到别人说起作品和人品的事情,有的人说作品和人品不是一回事,二者不能划等号。而我个人认为作品和人品是完全可以划等号的,也许是我这个人比较传统和“老土”的缘故吧,我认为作品是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人品的。当然,并不是人品好就一定能写出好作品,但能写出好作品的作家,人品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我也曾经听别人说起过一些事情:他们跟别人合作,辛辛苦苦地付出,结果作品出来之后,被别人擦掉了名字;有的人为了出名,不择手段地剽窃别人的作品,想方设法地弄虚作假、沽名钓誉……听到这样的事情,我就觉得不可理解,因为每一个人的劳动都应该得到尊重,一个不尊重别人劳动的人,别人又怎么会尊重他?!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我也跟很多人合作过,不管是跟谁合作,我都是尽可能地为别人着想,以包容别人为前提,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会让别人吃亏。就像我制作原创音乐专辑,从帮我记谱、编曲、录音、缩混……各个环节中合作过的人,我都一一列出。
为了创作有关碉楼的文学作品,我到广东的开平采风四年。每到一个村庄采风,碰到什么人,我都会用笔记本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记录下来,等正式出书的时候,把他们的名字一一写在感谢的名单里……我尊重跟我合作的每一个人。因为我坚信:我怎样尊重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尊重我,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这么多年下来,真是上天保佑!跟我合作的伙伴大部分都没有让我失望,在我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尊重,这是用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成果是靠自己的天赋和辛勤地付出去得到,“打铁靠的是本身硬”。用一些“取巧”的方法搞到“成果”,又有什么意思?!一个搞创作的人,如果不是凭着自己的实力和作品说话,而是去用“心计”为自己披上一件件华丽的“外衣”,就算那些外衣的颜色再绚丽多彩,创作的路也会越走越窄!
用自己的作品说话,是一个搞创作的人手中永远的“王牌”。搞创作的人,用实力说话,这才是正道。搞创作要有实力,还要有良好的人品,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最后靠的不是能力和水平,而是良好的人品。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我认为作家就必须有一个好的人品和一颗童心,因为作家的作品是要给读者一种启迪和向上的精神,没有一个好的人品又如何能做到这些呢?从一个作家的作品可以看到作家的人品。作品就是作家内心世界的一种展示,内心阴暗,不可能创作出阳光的作品;同样,内心阳光的作家,不可能创作出灰暗的作品。当然,这个观点只代表我个人。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做边缘人 边缘化写作
对于写作,我一直都坚持“边缘化”写作,我自己也主动做一个边缘人。边缘化的写作可以让我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自己的特色。不会去随波逐流,不会去赶时髦,不会去追名逐利,只是静静地守望着自己的那片心灵家园,倾心地创作,我的作品就是从那片心灵家园中生长出来的。
这么多年来,我这个边缘人的“边缘化”写作,让我的内心得到了洗礼,在这嘈杂的都市里找到了一份宁静。能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去观察充满诱惑的世界里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群,那些整天奔波在名利路上“斗志昂扬”的男男女女……做边缘人我可以看到很多世间百态,做边缘人我可以悠然自得地活着,做一个快乐的小女人!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边缘化的写作让我随时保持一颗平常心之外,还让我对音乐创作产生了灵感。看多了纷纷扰扰的人群和物欲横流的世界,我就想用我心灵的旋律带给人们一种宁静,于是就创作了一些歌曲,出版了一套(三张)原创音乐专辑。我能创作自己的原创民族音乐,跟我一直做一个边缘人坚持边缘化写作是一脉相承的。如果没有这么多年的坚持,我的心灵深处不会流淌出那么多的旋律,也不可能奇迹般地创作完成自己的原创民族音乐专辑。
回头去看走过的路,我一直都在感谢上苍的赐福。是上苍的厚爱,才让我这个笨头笨脑的人成了作家,为我的民族书写出一串串的文字,让我的人生变得充实而精彩。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水的启示 向水学习
我从小在河边长大,对水有一种深厚的情感,在我的文学作品中,我常常会写一条小河,在我的音乐作品里,写得最多的也是小河。我喜欢水,因为水给我感觉宁静而柔美、顽强而坚韧。水能柔到极致,也能刚到极致。
我对水的热爱源自于我对她的熟悉,在我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水在我的生活里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我原来生活的那个小县城四面环山,一条清清的河水穿城而过,我们家就住在河岸边。我天天都要从河边走过,看着一年四季河水的变化,看着河边的小树苗慢慢长成了大树。河中的水、岸边的树就是我一年四季看得最多的风景。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在河边住久了,对河水自然会有一种依恋,长大后的我对水一直是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来广州工作后,我就喜欢上了那条穿城而过的珠江,正好珠江的源头也在云南,这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我要在广州开花结果。
我家附近有一条河涌,前几年,广州市政府花大力气整治了河涌的环境,两岸种上了许多花草,休闲时在河涌边散步很是惬意。在广州的市中心,能有这样的生活环境真是难得。也许是我从小就喜欢水的缘故,就算是离开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广州,我还是生活在河(涌)边。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小时候,我觉得水是最柔软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水又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最软的东西是水,最硬的东西也是水。因为水是最软的,所以,我的家乡总是把女人比作水,女人要像水一样柔美才是女人。另一方面,水又是最强大的,什么艰难险阻在水的面前都会不堪一击。所以,我经常向水学习,学习水的柔美,做一个小女人;学习水的坚韧,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
因为我向水学习,慢慢地,自己变得更加地平静,更加地包容。这样有利于我的创作,有利于我的健康,有利于我的生活。感谢水给我的这些启示,也感谢上苍让我一直生活在有河水的地方。
我在创作上的这些”小小心得”也许很“幼稚”,也许很”笨拙”,但都是我内心的声音。在创作道路上,有幸碰到很多帮助我的老师和朋友,是他们的无私帮助才让我有了今天。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朋友!祝愿天下所有的好人一生平安!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后记:本文摘自娜朵著《秋过乌蒙山——娜朵手记》一书,内容有部分改动。此篇小文写的是我在创作上的一些”小小心得”,也许很“幼稚”,也许很”笨拙“,但都是我内心的声音。在创作道路上,有幸碰到很多帮助我的老师和朋友,是他们的无私帮助才让我有了今天。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朋友!祝愿天下所有的好人一生平安!
重要信息: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阅读“朵朵随笔”的文章,此篇微信使用了“超链接”功能。以后,在每一篇新发布的微信后面都会同时滚动推荐几篇“朵朵随笔”的热门文章与朋友们分享,请多关注。
特别说明:为了更好地宣传民族的文化,如有其他公众号要转载“朵朵随笔”的文章,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朵朵随笔”公众号和出处。
温馨提示: 请多关注“朵朵随笔”
请多关注“ 拉祜族文化网”
(网址:www.lahuzu56.com)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
作者简介:娜朵,拉祜族第一位作家,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16岁开始发表作品,出版了11部书和3张个人原创民族音乐专辑(由娜朵作词、作曲、用六种语言演唱),创作水墨作品近200幅(出版96幅),发表文学作品300多万字。多部中短篇小说被收录于中国作家协会选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第三批卷本(国家卷),作品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15年获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颁发的“优秀音乐家奖。
娜朵主要著作:(1)报告文学集《民族·热土》(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2)中短篇小说集《绿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此书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没有拉祜族作家文学的空白并被载入了文学史,收录的短篇小说《蕨蕨草》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政府最高奖“骏马奖”(新人新作奖);(3)民间文学集《拉祜族民间文学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4)中篇小说集《疯兰》(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5)纪实文学集《边地民族花》(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6)纪实文学集《绿满拉祜山》(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7)中国第一部拉祜族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母枪》(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此书作为中国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经典作品推出;(8)长篇小说《麻石街的女人》(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9)个人演唱专辑《拉祜情声——心灵的歌谣》(广东音像出版社2009年版);(10)长篇小说《骑楼里的女人》(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11)原创民族音乐专辑《妈妈背上的歌——拉祜山歌谣》民族语版,由娜朵作词、作曲、用五种语言(拉祜语、傣语、佤语、哈尼语、云南方言)演唱。(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2)原创民族音乐专辑《麻栗花——遥远的歌谣》普通话版,由娜朵作词、作曲、演唱。(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3)原创民族音乐专辑《拉祜山的传说——古老的歌谣》器乐演奏版,由娜朵作曲、配诗,著名国乐演奏家谭炎健教授倾情演绎。(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4)散文集《秋过乌蒙山——娜朵手记》(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15)长篇童话《边地丛林密码》(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
推荐【朵朵随笔】的热门文章
【朵朵随笔】我的“手工活”
【朵朵随笔】我的水墨情怀(水墨作品分享)
【朵朵随笔】敬畏心让人生更美好(娜朵民族
音乐作品欣赏)
【朵朵随笔】音乐是来自心灵的语言(娜朵
民族音乐作品欣赏)
【朵朵随笔】碉楼与小镇(充满异国情调的
乡村和童话般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