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华文作品发表作者姚船散文《鸟巢》
★人民日报国际副刊发表作者于洋散文《多瑙河畔双子城》
★文汇报笔会副刊发表作者止庵散文《北京故事》
★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发表作者简平散文《第一堂吉他课》
★郑州日报郑风副刊发表作者董全云散文《芣苡在野》
★楚雄日报马樱花副刊发表作者刘梅散文《寻梦彝和园》
刘梅/寻梦彝和园(散文)
有一种记忆叫乡愁,有一种思念叫魂牵梦绕。
当你一脚踏进楚雄牟定彝和园,心情就会自然地平静下来,脚步也会随之放慢。
彝和园里有绿柳摇曳、有亭台楼阁、有小桥流水、有迷人琴声、有曼妙歌舞……沿着彝和园的青石道路,脚踏青石板,着一袭长裙,拿一本诗卷,慢慢游走在吊桥上,细细体味和领略彝和园里别具一格的风情。
水从脚下潺潺流过,鱼儿在水里来回游动,有水鸟在水面翻飞,时不时划出一圈一圈的水纹,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湖的四周是别致的小屋和民宿,三三两两的游人沿着湖边散步。
继续往前,是地方特色腐乳一条街,从街头到街尾全是品牌各异的牟定特产油腐乳,色泽诱人,口感极佳,甚是美味。凡是到过牟定的人,都会捎上几件带回家,送人或是佐餐,极受喜爱。
其实,彝和园里最美的风景,是那薄雾笼罩的清晨和日落时分。
太阳刚钻出山凹,千万缕柔光透过薄雾,照射在葫芦湖水面上,几只小水鸟蹿动着跳跃在草尖,闪动的波光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岸上的亭台楼阁、小巷石桥,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雾气慢慢升腾起来,踩着稍稍带些水汽的石子小路,沿湖行走,你会觉得身临仙景,飘飘欲仙。轻轻走上那横跨水面的铁索吊桥,一如踩上空中纤绳,轻悠悠、飘荡荡,尽情地浏览这幅大自然赐予牟定人民的天然水墨画。
日近傍晚,夕阳慢慢滑向西边。柔和的阳光圈住整个彝和园,霞光温情地照射着古镇的楼阁飞檐,将湖边绿柳和青竹的身影拉得很长,印在岸边的墙壁上,活脱脱一幅绝美工笔画。余晖渐渐收尽,夜色袭了上来,古镇里一盏盏的红灯笼依次亮了起来,美食的香味也飘出窗外,弥漫在空气中。
彝和园饮食文化街有很多特色小吃店。你可以去品尝一下清新亮眼的铜炊锅菜;或者去品一下正宗的彝家羊汤锅,吃上几块彝家大肉,喝上一碗香醇的彝家米白酒,那滋味,真叫一个爽!
慢慢地行走,借着风,散着酒气,你会被一阵阵迷人的弦声所吸引,那是来自古戏台方向彝族左脚舞的弦声。无数的男女老少们穿着花衣,围着圈,手拉手跟着弦声尽情地唱跳。只要你愿意加入,三圈下来,你便会融入其中,熟练地跳着左脚舞。
累了,你可以选一家临湖清幽的民宿,让主人送上几打啤酒,烤上几盘牟定特色青松毛烤臭豆腐,细细品味,悠闲放飞。感受这里的慢生活,体验一下在大都市里绝对找不到的独特感觉。
回味过去、畅想未来。这时,会让你情不自禁地想起李白的那首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那意境,如诗、如梦,朦胧且美好。
★辽沈晚报迟桂花副刊发表作者申赋渔散文《她是不是在笑》
★焦作日报山阳城副刊发表作者韩飞散文《揉碎的日光》
★南方日报海风副刊发表作者罗琼散文《鸟鸣四季》
★长治日报副刊发表作者索鹏祥散文《黄花漫山寄情思》
★重庆日报两江潮副刊发表作者杨智华散文《鼎罐菜》
★承德晚报承德记忆发表作者李志斌散文《儿时的菜窖》
李志斌/儿时的菜窖(散文)
过去,农村家家户户院子里都会挖一口菜窖,用来冬藏秋天收回来的白菜、白萝卜、红萝卜、土豆。《墨子·三辩》:“农夫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看来,庄稼人冬藏蔬菜由来已久。
儿时记忆中,物质匮乏,冬天,能放到餐桌上的绿色蔬菜、大米、白面,是遥不可及的事。
每年秋天,母亲会把从地里收回的白菜、白萝卜、红萝卜、土豆,储存到院里的菜窖里。菜窖宽2米左右,长5米,深约3米,地窖四周是裸露的黄土,地窖下面的土略带潮湿,人站在下面能嗅到泥土的芬芳。用大人的话说:这样接地气,还能够保持住蔬菜的水分。这时,蔬菜会在菜窖里有序摆放好,菜窖预留的口上面会苫上用谷子杆编织好的草垫,然后再用石块压好防止外面冷空气进入。
整个冬季,母亲会从菜窖里拿出它们变着戏法做出各种美食。调和饭(俗称菜饭)是家常便饭,它招庄稼人喜爱。做调和饭首先是从菜窖里拿出一个白萝卜,切成薄片和小米一同下锅煮,有时也会放点土豆块。根据口味轻重放少许食盐,待锅里的米和菜煮到7分熟,母亲就会把擀好的细面条放进锅里。饭煮熟后,母亲把锅端到火台上进行下一道工序。这道工序叫:烹锅。烹锅很讲究,它决定着饭的味道。所谓烹锅就是用大号铁汤勺放少许食用油,油达到一定温度后放入葱花炸黄再倒入酱油。此时,铁勺连同焦黄的葱花一同迅速放入锅里,随着发出滋滋的声音,浓浓的葱香带着人间烟火从厨房迅速弥漫到外面。路过的人闻到香味,会随口喊一声,今晚又吃好饭了。现在物质条件好了,调和饭还会时常出现在我家厨房,它现在还变成了地方名小吃呢!
母亲视白萝卜为宝。民间常说,冬吃萝卜赛人参,不求大夫开药方。母亲对白萝卜有偏爱,煮、炒、炖样样能制作出美味。用玉米淀粉做的水氽丸子、榆皮面做的萝卜、豆腐馅蒸饺或水饺;用花椒、大料、大葱、蒜炖的白萝卜汤……在妈妈手里成百变白萝卜。红萝卜感觉花样不多,除了平时炒菜和过大年吃羊肉饺子外,母亲好像不太用心去做它。不过现在冬天我倒是喜欢吃羊肉炖红萝卜。
土豆的使命多,冬天酸菜里用擦丝器擦一个土豆进去,酸菜变得更加可口。玉米糊糊放进土豆丝在鏊子上摊开,用温火烤熟就是一张香脆可口的烙饼。用蒸笼蒸的土豆泥也是口齿留香。冬天,从外面玩耍回来,围坐在火炉旁,烤着从菜窖里拿出的土豆,闻着土豆的香气,火炉旁我馋得是满口生津。
每当春暖花开,菜窖里的蔬菜都纷纷退场,只有士豆还在等待着新的使命。初春,母亲会从菜窖中把土豆挨个请出,放在阴凉处,待长出芽眼后,把它们切成3-4块,找个好天气种到已耕作好的田里。土豆受命,又一次奔向四季轮回。
菜窖在妈妈手里就像魔术师的百变箱。当你厌食物时,她总会做出一道美味,勾起你的味蕾。就是在那样的艰苦岁月中,妈妈总是把我兄弟、姊妹养的结结实实。后来我参军入伍,在新兵连,老兵们看到我身体素质好,还以为我来自城市,我也会笑着告诉他们:我来自大山,是一个山里娃。现在我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是院里的那口菜窖已镌刻在我的生命里,我时常怀念儿时的那口菜窖。
★西安晚报西安地理发表作者马小江散文《磨剪子,戗菜刀》
★兰州晚报兰苑副刊发表作者寇建斌散文《榆叶青,榆钱黄》
★兰州日报兰山副刊发表作者飘飘散文《沙尘影像》
★江海晚报晚晴/养心发表作者古桂杰散文《一回见,一回老》
★重庆晚报夜雨副刊发表作者罗毅散文《红军树下忆将军》
★济源日报珍珠泉副刊发表作者李健散文《三碗暖心手擀面》
李健/三碗暖心手擀面(散文)
一顿不吃面,就像一天没吃饭。手擀面,对我来说情有独钟。
早些年,家境贫寒,主食面条多为红薯面,大米、白面少之又少。只有逢年过节时,全家人才能吃上一顿白生生的手擀面。
上高中的时候,每到周末回家,我总缠着母亲想要吃碗手擀面。她从瓦罐里抓上几把白面,倒进和面盆,洒上温水,便开始和面擀面条。
母亲说,最好吃的手擀面,和面时兑水要掌握好分寸,兑水多了,擀出的面太软,没嚼劲;兑水少了,面皮太硬,费力难擀,吃到嘴里像吃面疙瘩。
看似简单的手擀面,想要吃出母爱的味道,必须三揉三醒。擀出来的面,吃到嘴里,含在心里,才有家的温暖。
母亲做的手擀面,好看又好吃——青丝丝的韭菜,附着在白生生的面条上,亮着几丝油星星儿焦黄鸡蛋皮,飘散着香喷喷的味道,勾得我馋涎欲滴。
母亲虽已故多年,但我总念念不忘她做的手擀面。幸好母亲的手艺,在妻子的手里得到了传承。
在农村,出力人一天离不了两顿面。记得有一次,我从小煤窑打零工回到家,肚子饿得咕咕叫。妻子问我要吃多少碗面。我早等不及了,接过饭碗就狼吞虎咽起来。妻子又问:“好吃不”“嗯,嗯!”我顾不上答话,像一条饿透的春蚕,一番风卷残云。
吃到最后,我猛然看见四岁的女儿眼巴巴地瞅着我,就疑惑地问:“你没吃面?”女儿哇地一声哭了,哭得还很伤心。妻子抱起女儿,尴尬地笑着说:“咱家白面没了,这是最后一碗面。俺对闺女说,爸爸吃剩下了,就留给她吃,谁知……”妻子话没说完,苦笑着僵在了那里……
这碗饭,多少年来,一直是我心中最为酸楚的一碗面,成为我难以忘怀的记忆。
为改变生活困境,我和妻子商量进城一搏。进城后,妻子一眼就瞅上了手擀面行市,靠着擀面卖面条来维持生计。虽然每天苦点累点,但不至于让女儿再为吃不上手擀面而伤心落泪。
在城里的几年里,妻子擀面的手艺日益娴熟,擀出来的手擀面,皮薄如纸、切出来的面,长而不断。从锅里到碗里,细细的,长长的,面是面,汤是汤,手擀面仿佛变成了玲珑剔透的饰品。
女儿吃着手擀面,渐渐长大,不但学业有成,也学到了一手地道的擀面手艺。
后来,我留在城里工作,女儿也有了自己的家。每逢我们预约前去看她,一进门,她就像变魔术似的,手擀面已经被她捞进了碗里,再拌上韭菜,浇上臊子卤、香辣酱、鸡块、肉丝,一碗飘荡着麦味肉香的手擀面顿时变得五颜六色。吃着女儿做的手擀面,我感觉吃到了一顿美味佳肴。细细想来,手擀面并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也不是独家秘笈,只不过蕴含更多的,是母爱和亲情。
如今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擀面渐渐被轧面所替代。吃在嘴里的轧面与手擀面,看上去没什么两样,但仔细品味,总会觉得少了一味亲情的“佐料”。
★今晚报今晚副刊发表作者尹学芸散文《一件小事》
★北海晚报红树林副刊发表作者夏飞雄散文《常怀暖心》
★潮州日报今日闲情发表作者陈晓晖散文《赶鹅的那些岁月》
★乐山日报海棠副刊发表作者许永强散文《以鸟鸣春》
★三江都市报老友记副刊发表作者杨力散文《我家的“李焕英”》
★黔西南日报天天副刊发表作者苑广阔散文《怀念在乡村借书的日子》
★乌兰察布日报情感·牧歌发表作者杨德振散文《健康计提》
杨德振/健康计提(散文)
我每天下班后,总要沿公园走上四五公里的路,痛快淋漓地出一身汗,再搭一段地铁回家,风雨无阻,至今已坚持快10年了。此期间,我买了私家车,但显得有些“浪费”和闲置。一些同事和朋友常常提醒我“车辆搁在那儿,坏得快呀”,我笑而不答,不置可否,内心却在想:买车是为了外出办事提高效率和旅游方便,而主动锻炼身体是“健康计提”的一种方式,两者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不能混在一块谈。我觉得,来自身体方面的健康收益肯定要大于私家车的耗损,在这种“一少一多”的生活方式里所得到的收益是不能以金钱的盈亏或物质的损耗多少作为统计依据的。
财务会计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计提”。我认为,我的主动锻炼意识和行为里就有“健康计提”的底蕴藏在其中。
如果把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比作一本“大账”的话,那么,每天的主动锻炼身体和良好的作息安排、合理的膳食营养结构就是其中的“计提”科目。时下,温饱不愁,因营养不够而造成生病或营养不良的现象很少,倒是营养过剩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加之主动锻炼意识的缺乏、固定锻炼行为的缺失,造成一些人健康状况堪忧,处于亚健康状况。这些人没有意识到人生的健康原本是可以“计提”的、“预存”的。平常的生活里,不去“计提”健康的“科目”,等到身体出了问题或亮出“信号”,再去做“一暴十寒”式的锻炼或病急乱投医式的各种检查,时间上已经晚了。有些人才四五十岁,英年早逝,给全家留下巨大的悲伤,就是因为他们日积月累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没有锻炼身体、合理作息,没有进行“健康计提”,造成生命出现“呆账”“死账”,如此,就算事业再成功、人生再风光,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
所以,为了生命这本“大账”,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掂量清楚,到底是及时行乐、忘乎所以、孤注一掷的“昙花一现式”的生活方式好,还是细水长流、有张有弛、舒适从容的“青山不老”式的生活方式好呢?如果中意和选择后一种,那就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学会“健康计提”,像我一样,哪怕汽车贬值加快,也要让生命增值提速。只有这样长期不懈地坚持锻炼与增强体质、劳逸结合,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顺利抵达长寿、平安、幸福的终点站。
关注微信公众号jgyxcpt
品读中国最美行走散文
投稿请附件发送个人创作简历和近期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