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其他常识

生津止渴的小零食

元宵佳节的过去,意味着“年”算是过完了,一方面心中窃喜,家里的神兽娃娃终于可以送到学校这个“圈里”了;另一方面也在头疼春天的来临,学校的生活,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又提高了。
和孩他爸说起我心中的隐忧,细心的父亲说:“昨天我逛超市的时候,发现有马蹄,这个在南方很常见,我小时候总吃,这个可以预防感冒,下班了去买点吧。”一语惊醒梦中人,马蹄这个词儿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荸荠
马蹄,有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其中肥大的扁球状茎的可食用部分,长得有点像马蹄,所以俗称马蹄,中药书里学名叫荸荠。其实,它外号挺多的,以前的本草中多叫乌芋,又因为长在泥土里像栗子,又名地栗。
荸荠,外表紫黑色,上面有明显的环形结和残留黄棕色薄膜,有时候你还会看到几个白色的嫩芽。去皮后,肉质洁白晶莹,吃起来香甜脆爽,甘怡多汁,味道和莲藕及梨有些类似,故而有“地下雪梨”之美誉。
而且,荸荠不仅可以生吃,还是一道餐桌上的美味呢。细数“荸荠虾仁”、“荸荠爆鸡丁”、“糖醋荸荠”、“什锦马蹄”,每道菜肴都能让我回味无穷。更让人欢喜的是,荸荠亦食亦药。作为食物,它其貌不扬,唇齿留香;作为药物,它败絮其外,金玉其中。金玉何处?且听我慢慢道来。
01
清热生津疗温病
虽说如今东北气温还是在零下,但春天的气息还是逐渐逼近了,冰雪消融,和风徐徐,这时当顺应《黄帝内经》所言“春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的养生之道。此外,内经还提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致意思就是冬季曾经感受过寒邪,潜伏在肌肤当时没有发作,日久而化热,等到春天阳气回生,再次感受外界风寒邪气,此时潜伏的邪气和外邪一起发病则成为“病温”。
用荸荠最有名的当属吴鞠通《温病条辨》记载的“五汁饮”,是取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门冬汁、藕汁五种新鲜汁液而成,可治太阴温病,热病伤津,阴液亏虚。
简单地说就是出现热病伤阴的情况,有面红发热,口唇干,咳嗽咳痰,咽喉肿痛,舌上生疮,大便干燥等热象时,可用五汁饮。当然,吴鞠通老先生在服用方法里还特意提到了虽有发热但不是特别喜欢寒凉的人可以取汁温服,防止寒凉伤阳。
家庭版本,我们可以单用荸荠去皮榨汁,少量频频服用,同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作用,诸如发热和口舌干燥等相关症状缓解的也会很明显。
02
润肺化痰治咳喘
人们常说“咳嗽不是病,咳起来要人命”,这话从西医角度来说还挺有道理,咳嗽在西医眼里就是一个症状,不是单独的病。不过,中医向来是用症状来给疾病命名的,所以这话在中医人眼里算个病句。咳嗽委实挺烦人,以前每到春天都会有很多宝妈问我,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办?很多时候,我们对感冒、呼吸道感染这类疾病都有些忽视,认为吃了药症状减轻就好了,孰不知有句话叫做“余邪未清”,一有不遂,就会反复。
小儿体质稚阴稚阳,阳气升发旺盛,易于郁热生风,咳嗽久而不愈者,多有风、热、痰胶结作祟,这里就可以用清代名医王士雄之“雪羹汤”来清热化痰,滋阴润肺。此羹仅由马蹄、海蜇两味药食同源之物组成,制作起来也很方便。(具体做法呢,可在点击文章下方相关链接处。)
《本经逢原》称荸荠能“补肺凉肝,消食化痰”,《随息居饮食谱》言“海蜇咸平,清热消痰,行瘀化积,开胃润肠”,两药相合,有化痰润肺止咳之功,还可消食和胃,治疗小儿食积。
03
凉血止血愈血症
说起血症与荸荠的关系,那就不得不提到萧龙友与齐白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齐白石老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但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萧龙友这个名字,其实他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是中医界的大咖。当年齐白石患上了尿血这个毛病,于是打电话向名医萧龙友求助。萧龙友告诉他多吃生荸荠就行。齐白石谨遵医嘱,让仆人买了很多荸荠,每天坚持吃几个,结果后来尿血症真的好了。
中医认为,荸荠性味甘、性寒,滑而无毒,有清热凉血之功效,《本草纲目》载荸荠“主血痢、下血、血崩”,可用于治疗尿血、大便下血、痔疮出血、月经过多、崩漏等血症。凡出血属热者,皆可用之。使用方法同样简单,单取本品适量煮熟,吃荸荠喝汤,坚持数日即可取效。
小儿食之可开胃消食,促进消化吸收;常人食之,可清热化痰,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血热食之,可凉血清肝止血。这样的马蹄,是不是看起来不起眼,却很有内涵呢?
文章|香薷
漫画|八岁
图片制作|蛋蛋
素材来源|千库网授权
相关文章链接
介绍一个经典的古方化痰药膳——雪羹汤
食疗妙方|阴虚儿童的滋补汤——滋阴猪骨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