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什么底色融入国际教育?
我来自苏州,我曾在苏州十中做了十五年校长。是一所百年老校,是一所中国最早的女校,是一所最早的民办学校,是一所最早按照欧美教育模式举办的学校,现在称之为最中国的学校。当年她的校长、老师、校董许多人都出国留学,接受国际教育。当年她的许多优秀的学子毕业后,留学国外,许多人很有建树。关键这所最中国的学校,又是最世界的学校,曾是中国教育融入国际教育的典型,包括它的文化、课程、管理,均是如此。以我的校长经历,今天于此论坛讨论未来与国际教育的话题,是我的荣幸,也有话可说。我认为:未来,要从优秀的传统中吸取养料;国际教育,要提高中国教育的贡献率。
什么是我们的底色?我们应该保持、坚守什么样的底色?国际化不是消失了自己,而是展示了自己,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怎么理解国际教育?国际教育不等同于国外教育,国际教育应该是包含本国优质、优势教育在内的世界主流教育,代表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基于此,我们自身需要有鉴别能力,鉴赏能力,即借鉴接受能力。中国面临的教育国际化,应该在小平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指导下。面向世界的问题远没有解决,但是应该过了早期、初期,即过了饥不择食,不分良莠的阶段。教育的面向世界,是面向的优质的海外教育资源,主流的、先进的、代表国际教育当下水准、未来发展趋势的教育资源,审视一下,国内当下的国际教育进程,大家如何评价我们自己?
第一、视角,或者说,立足点前几天,我在北京,清晨路上人车稀少,柔和明亮的阳光洒在大地上,我行驶中看风景,从远到近,高架上欣赏雍和宫。与当下现代化的北京似乎有点不一样,藏传佛教建筑,两种气质搅合在一起,不协调又协调,独特又异类。可是,雍和宫却比它周边的建筑古老得多,古典得多,但是在北京的现代化面前却显得与众不同。
于是我产生了联想,面向世界,或者说中国教育融入国际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要像雍和宫,要有自己的底色,有自己的个性,要有自己的坚守。雍和宫为何没有在北京城市现代化过程中,被拆迁,被消失,是因为她有内涵,有历史的底蕴,有存在的意义。由此,又给我启示:中国教育要在世界教育中仍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与价值,首先必须自己有个性与价值。中国的国际教育与中国教育融入国际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两个话题。在我们许多交流、探究的不同语境中,有人有时混搅。国际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国内的外国人学校、独立投资并独立的国际学校、在普通的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中设立国际部,期待自成体系的在国内的“国外教育”,期待与海外教育不同成的接轨。而所谓“融入国际教育”,是属于教育的对外开放的范畴,属于整个中国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再来用雍和宫打比方,在整个范畴的世界教育中,中国教育相当于雍和宫,当前的任务,如何融入?在整个的国内教育中,“国际教育”或者国际学校(包括普通学校中的国际部)是雍和宫。
第二、融入,面临的抉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与世界正处在全面开放的阶段,教育是超前?还是滞后?开放过度了?还是不够?在这方面教育与经济社会文化是同步的、协调的,还是拖后腿的?这个问题,应该想清楚,弄明白。我们真正了解、理解、接受国外教育吗?我们真正了解、理解、接受国际教育吗?我们进入其中了吗?还是远远地观望、或者蜻蜓点水地了解,似是而非地理解,挂羊头卖狗肉地接受?同样,世界真正了解、理解、接受中国教育吗?进入中国教育的内部了吗?还是远远地观望、或者蜻蜓点水地了解,似是而非地理解,买椟还珠地接受?雍和宫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因为建筑的外部、外表,更在于它的内涵、它的历史、它的文化积淀、它的美,这绝不是在环线上、马路上所能认识、领悟的。走进去,与在外部,内涵与外观,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所得。我曾写了一首诗《雍和宫》:
我去雍和宫。步入班禅楼,内有一尊乾隆坐像:1780年乾隆皇帝70寿辰接受六世班禅祝寿,期间,六世班禅多次到雍和宫礼佛、讲经,为众僧摸顶祝福、传法授戒,班禅楼为休息之所。虔诚瞻仰圣像,绕场一周,站立南面略偏东之处,感觉乾隆目光的流动。那个方向正对苏州,千里之外的小巷深处,有一清朝织造署旧址。1780年,乾隆第五次下江南,驻跸其中。我正从那个旧址来,空间与时间,错综交接,若有所悟白昼想像不出夜的情景大殿外潮水正满月色皎洁照亮1780年的那缕灵光又临照一现而不见的密藏走到须弥山日月环绕到黄瓦红墙下夜里的气息多好啊六世班禅在很久以前来了,留下了一种信仰同月光一起汇成波浪把时光卷回去留下石狮子、铁狮子、铜狮子与石阶、与牌坊、与梦寐作永恒的冲突两相衔接的地方老槐树排成长队聒耳的喧嚣一阵又一阵发出哀响
我想问一下:我们今天的国际学校或者国际部有这样的内涵吗?能够吸引人们走进去吗?教育的国际融合绝不应该是单向的,应该是双向的。是相互影响的,十年前我随教育部组织的一个团去美国康州做引子校长,美国校长说,今天的美国中小学是中国化。说明中国的基础教育在整个世界基础教育中,如雍和宫是有价值的。我们自己意识到了吗?情况是妄自菲薄与盲目自大并存。
第三、此刻我想提几个问题:中国教育的国际贡献,这个问题,我们思考过吗?全球视域下的中国教育坚守与变革正进行到何种程度?当下正在蓬勃上升的国际教育,真的能或者正在为本土教育的坚守与变革提供动力、提供借鉴?假如是,我们可以梳理几条经验或者理性认识?又怎么梳理?我们常说中国的基础教育缺乏个性,不够“因材施教”。可是,想过吗?因材施教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在文化自觉的视角下,我们坚守得如何?清华附中提出的方针:“中国根基、全球视野,清华特色、国际品质”,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教育,需要整体思维,需要实事求是,虽然,我们的基础教育还不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的,但也有自己的独到的地方,许多国家“向中国学习”,也是不争的事实。“未来,中国很多有实力的投资人,还会选择海外办学,和国内学校遥相呼应,这可能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清华附中王殿军校长在最近一次国际教育论坛上,这样断言,是有道理的。国际教育良莠不齐,有优质的国际教育与非优质的国际教育之区别,我们面临的国际教育,我们都能有一个准确的区分吗?标准呢?共同认可的可操作的标准呢?当下国际教育出现了迅速发展的态势,但是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比如双语学习的问题;课程体系中外融合的问题;中外教师资源融合的问题等等,都是需要政策的支撑,与智慧的处理。
国际的教育融合,或者说发展国际教育,本意是什么?宗旨是什么?初心还在吗?无非是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尽快与世界的先进水平接近,至少能让我们学生在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家园,就能接受世界上先进或者比较先进的优质教育,让我们的学校尽可能地成为中国的世界学校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改变中国教育,比如过分依赖分数,比如说,以知识为中心,比如说,以老师为中心等等,都是需要改变的,中国教育的国际融合,在更大程度上、更广的范畴中,促进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资源、教学模式、管理方式、评价体系、教师角色的加速迭代更新,形成更加开放化、多样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新的办学格局。同样,不可否认,在国际融合的过程中,同样中国教育也正在改变世界教育,以共同培养中外学生理解与接受多元文化的能力与素养。国际教育在中国,没有很好地完成或正在完成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