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唯嘉 编/廖玥
陈拾吃上了皇粮,到了大理寺当差,见识了卷宗阁的雄伟,也知道了工作的繁重——忙碌的人群来往穿梭,批阅不完的案卷堆积如山。
稍等一下,我们印象中古代的书籍不都是线装书吗?像这个样子的:
怎么《大理寺日志》中的文书大多是一卷一卷的呢?
《大理寺日志》的故事背景是在唐代。唐代包括文书在类的各种书籍的确常常是卷轴形式,有图为证。这是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翻捡经卷时的摄影。在他身后是数以万计的书卷,包括了公元四世纪至十一世纪的各种书籍,虽然以佛经居多,但仍包括天文、历法、历史、诗文等多种书籍,甚至包括账册、名籍等文书。由此可见,卷轴仍是北宋以前书籍的主要形式。
中国传统书籍的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制作书籍的材料演变也息息相关。《墨子》曾说“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这反映了文字记录初期的几种载体——竹简、布帛、青铜器、碑石。
不过,我们今天能看到最早的文字,是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大量有字甲骨,上面记载了殷商人群的各种活动,考古发现的甲骨往往是有意埋藏起来的,可以说甲骨文是现存最早的“文书”了。
商周时期还有一种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被称为金文。特别是在西周时期,青铜器上出现了字数过百的长篇铭文。目前所见铭文最长的青铜器为毛公鼎,铭文字数将近500字。
甲骨文
毛公鼎铭文
不过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都是由特殊物质载体记录的文字,和我们今天理解的书籍形态相去甚远。真正称得上书籍的最初应该是竹简和帛书。
竹简就是将竹子通过“杀青”的程序,防止变形和长蛀虫,将其加工成细条,通过编联,形成一卷一卷的竹简,然后在上面写字,古时候将书的单位称为“卷”就是来源于竹简。竹简的优势是取材方便、成本很低,缺点是十分笨重,长长的一卷并不能写多少字。据司马迁《史记》记载,秦始皇每天都要批阅大量文书,这些文书就是竹简制成的,因为文书量太大,因此竹简的重量要以衡石(一百二十斤重)来称量,可见简书的笨重。
另外的帛书,因为写在绢帛上,材质轻便,保存携带都比较方便,缺点是造价很高,不便于普及,不是寻常人家可以使用的,往往用于抄写珍贵的文献。
竹简
长沙子弹库帛书
到了东汉,经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技术大大提高,纸张慢慢取代竹简成为书籍的主要物质材料。不过纸质书籍最初仍旧延续了竹简的外貌,以卷轴的形式出现。由于卷轴是从卷尾向内卷起保存,里面的内容不能直接看到,就在卷首的反面写上此卷内容题目,以便查找。卷轴最大的缺点就是翻找不便,特别是要看卷尾的内容需要整卷打开。后来到唐代,逐渐出现了经折装,实际还是一张长卷纸,不过是改卷为折,将整张纸从中折叠,阅读时,可以一折一折打开看,比卷轴装更为便捷,缺点在于长期翻阅,折叠处容易破损。
经折装
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受印刷版面限制,书籍不再以一张长卷出现,而是页的形式呈现,这时便出现了“蝴蝶装”,即将印刷好的版面,沿版心以有字面对折(一版两页),集一定数量页面重叠后,将折叠版心背面用浆糊粘贴,书籍打开时,版心固定,两边书页左右展开如同蝴蝶翅膀,故得名“蝴蝶装”。这种装帧样式比较便捷,已经很接近今天的书籍外貌,但是每隔两页就有两页无字页面,影响阅读,有字面如果用墨较重,也可能发生粘连现象。
蝴蝶装
后来人们改进了“蝴蝶装”,将版心向外折叠,将版口向里,用书背和浆糊统一包背,称为“包背装”,“蝴蝶装”有字面和无字面交叉出现的缺陷得到克服。但是“包背装”用浆糊粘贴,稳固性不强,长期翻阅也容易脱落,于是明代出现了“线装书”,装帧大体与“包背装”相同,不过在书背打孔穿线固定,牢固性更高,成为后来最为流行的传统书籍样式。
作者:罗唯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8级博士生,师从李山教授。
欢迎读者朋友转发分享
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李国学苑”
投稿信箱taoliguoxuet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