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一位妈妈微信里聊得我乐了。
女儿喜欢涂画,得了一个盲盒娃娃礼物,开心道:“我以后要当娃娃设计师!”
妈妈喜出望外,终于,终于这个从没表示过什么职业喜好的娃,提到自己理想了!
于是给讲,要当设计师需要做哪些准备,学哪些技能,培养什么素质,就能成为一个好设计师。
呱唧呱唧说完以后,女儿看着妈妈说:“原来当设计师这么累啊,我不当了。”
妈妈呆在当地,第一次理想教育就这么流产了。
最后,意志力从地上爬起来,打个补丁,对孩子说:“无论以后做什么,学习都是基础,文化课都要学好。”
为什么我乐呢,这孩子其实并没有真的想当设计师,一瞬间的念头,跟下决心付出努力去争取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孩子只是那么一说。
这孩子也并不是真的就马上断绝了做设计师的念头,她只是看出了妈妈的用力过度,用“不想当”来阻止妈妈的发挥。
一幕多么熟悉的家教场景,
在很多很多人家发生过。
这位妈妈跟我说,私心里特别希望孩子有爱好,然后就会抓紧时间做完作业,好去搞爱好。希望孩子的爱好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咱中国家长都这样吧。
谈恋爱?你要努力学习,对方才会一直觉得你优秀,才配得上对方哦,希望你恋爱能促进学习。
迷偶像?你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有本领了,赚钱去看演唱会哦,希望追星能促进学习。
我们希望孩子的一切欲望,都能被导流到学习,促进学习。
所以我说这不是愿望,而是幻想。
孩子这个阶段的兴趣爱好,大多是为了“爽”,要爽到一定难度,感受到了某方面比别人强的乐趣,才可能激发出主动学习的能量。而这种学习,仍然是针对爱好所在的方向,因为爱画画爱打游戏,从而激发起全科学习的力量,弯拐得有点大。
可是,家长不会放弃这种念想的,像我们女生永远不会放弃吃几顿代餐一样。
2019年流行语: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
任何问题,可以用学习解决
最怕孩子将来长大后这么说
话说回来,究竟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把瞬间的念想,变成持续的进步动力呢?
很多朋友来问我,怎么让孩子喜欢上画画的。
很难回答。我可以说从小她就是在博物馆美术馆浸泡长大的,可以说从小用有趣的方式玩美术,可以说十岁以后要开始技巧训练,不断挑战画更难一点,可以说见贤思齐多见有创造力的成年人。
可是,仍然无法保证说,她走的路,就是我开的。
比如现在我更希望她多创作,多搞装置,等等,但她却痴迷着传统考美院的培训,一看苏联作品就说画得好。
如果他们真的是在泥土里成长,而不是温室里培育,就不可能有孩子完全都走大人给铺的路。
我确实也不担心她的风格云云,那些从小浸泡的影响,肯定都在的,还远远没有到发挥作用的时候。
要孩子保持追求梦想的热情,
首先,是不功利,不要急吼吼地就要考核,自由是最大的力量源泉,留白的生活才能发现深处的乐趣。最怕家长用有限的人生经验,用瞬间的脑反应,替孩子把关:这方向不行以后赚不到钱,那个职业不好不受人尊重……
其次,少说话,多递武器。
体会一下这两种情况的不同:
对孩子说:“你好好学习,然后就有时间搞兴趣爱好啦。”
跟孩子约定:“星期五能把作业写完吗,我想星期六给你约个手工体验。”
从来没有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听到说教就会内心滋长出愿望要改变行动。语言只能引起情绪和思考,只有行动能引起行动。
做孩子的榜样,不要做点评师。
当你有一个愿望,要通过努力,将它实现。这种行动的榜样不局限于艺术学习。非常喜欢一件奢侈品,又没有闲钱,通过几个月的兼职或省钱,能买下了,这也是努力。
别把孩子隔绝于书斋之内,让他们看到父母为了生活付出过什么,看到父母经常有改善现状的行动,都是最好的身教。
接着,目标设定得比较有操作性。
台阶一个一个上,让孩子能看到努力的成果。比如说做设计师,那你现在画一个你想要的娃娃吧,接着给这娃娃一个身份一个特色,然后我们创作一个名人主题的娃娃,接着我们去学犀牛软件把娃娃变立体……所有的学习都是进阶与坚持。一开始目标过于宏大,等于白说,徒增压力。
享受过成功的快乐,人才能持久做一个方面的事。如果坚持一年,都体验不到一丢丢成功的快乐,也便心安理得知道自己不适合了。
最后一点,家长不容易做到,就是要画蓝图。带孩子去看成年人的世界,看工作环境,看他们的小念头,别人成就以后是什么形态。
为他们寻找同道小伙伴,建立互相影响的组织机制。大多数人是需要机制的,在比较整合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就像爬楼,得知道自己在第几层。
育儿是一场探险。
其实人生如果没有后代,不用育儿,一样有别的探险。想到这里,可能就不那么烦躁了,别被分数绑架,让你和孩子的童年交流,唯独只剩下“促进学习”。
我们家长也是需要组织机制的,多跟同类在一起,焦虑时候,咱们成年人多做伴,少折腾孩子。
嘁嘁喳喳女生班是文化策划人郝燕女士的公号
日更,主题极其分散,因为女人关心的事务就是没有边界的!
往期阅读
中年女子谈恋爱有多难
写给别人的女儿:有七八成女孩子,成长过程中曾经踩到过屎
我街霸外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