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那些作者:蓝紫青灰
东篱之前一直打算盘点一次那些想严肃创作的网言作者,但苦于没有时间,也一直没有动手,那些具有野心的作者里,就有蓝紫青灰。
蓝紫青灰2007年开始在晋江贴文,一开始贴的是红楼人物的随笔评论;后来尝试着从童话故事和武侠故事里寻找灵感,写类似于同人的爱情小品,像《念家山破》《以此戒指》就是典型代表;有时候她也从中国名著或历史里寻找灵感,比如来自《边城》灵感的《凤凰传说》,来自秦始皇传说的《碣石宫传奇》;渐渐地,蓝紫青灰扔掉了倚仗,取材越来越广泛,创作水准越来越提高,写作渐入佳境,如果说《春风沉醉》道尽夫妻婚后相处真谛、已经不能用寻常小言来定位它的话,那么,描写70年代上海支边青年生活的《随身而没》,可以算得上是蓝紫青灰文学创作成熟的标志了。
就东篱读过的女性作家的作品来说,描写70年代生活是严肃创作的,年龄最大的那一批作家,当属王安忆、池莉、方方、铁凝等,她们大多是50年代生人,写起知情生活,那就是她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起来,素材非常丰富,感受也深;年纪稍小的阿耐,我斗胆猜她是70年左右生人,她的《大江东去》,从1978年写起,那是改革开放伊始,彼时的阿耐,大约还是个7、8岁的小女生,对于那个年代,既有童年时期的体会,也有长大后从书本获得的加深认识,创作起来,不是全然凭空想象;再来就是蓝紫青灰了,蓝紫青灰应该是80年左右生人,她在《随身而没》里描写的主人公,差不多就是她的父辈了,而她能够把那个年代写得那么真实且带着悲悯的情怀,就真的非常值得敬佩了。
《随身而没》以安徽绩溪附近的三线厂为背景地,展示了那个特殊的时代上海支边青年的青春岁月。
前面说过,《随身而没》刻画的是群像,这群在1976年春天时处于18至30岁的上海年轻人,他们在安徽山沟沟里的兵工厂消磨着他们无奈的青春。
这群人里的代表人物有:老三届里大约是老初三的老叶,聪明能干,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一腔理想满怀才华,都化为了山沟沟里“滋润”的小日子,烟酒牌棋,郁郁而终;黑五类子弟徐长卿,家中幼子,聪明细腻,困境中也不迷失方向,因此得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最终于和上了国家复苏的节奏,可以想见,他如今不是行业老总也是行业专家,就像其他的82届大学生一样;同样不肯迷失自己的青年还有女生申以澄以及男生陈钢,但他们不是主要人物,其他主要人物是被命运裹挟的青工仇封建、刘卫星,名字已经暗示了出身,他们在得知离开三线厂无望之后,彻底认命了,最终得以返回上海,也是得益于国家政策;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是女技术员朱紫容,这个人物形象熠熠生辉,她超越了时代超越了阶层超越了男女,她温柔美丽灵慧,被命运打入尘埃却一身傲骨;此外也有粗俗的反派、沉默的大多数、圆滑的当权者。
蓝紫青灰借着这一群人的活动,重现了1976年到1978年上海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潭死水到春风悄悄拂过,乃至最终生机勃勃的领风气先。奔走于安徽农村和上海两地的三线厂青工们,最有资格说起“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感受。春风起兮,蛰虫惊动,从上海和安徽的变化可窥中国大地全貌,那是一个日日新月月新的激情年代,却读得人落泪,蓝紫青灰的笔触,要比开头东篱列过的前辈女作家们更为温婉细腻。
而今,岁月荏苒,看着这些老旧的照片,回望那个时代,不禁生出一股“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悲叹,时间何其无情,感谢蓝紫青灰用她的细腻和才情,为我们复活了那些场景和画面。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