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群,网络流行词,是一种微信群,即“全方位地用华丽的辞藻疯狂地夸奖吹捧你”的多人群聊。
1 关于学校的夸夸群
记者
您是如何得知夸夸群的存在的?除了北师大的群,您还加入了那些夸夸群?
我是看到了报道,好像是《南方周末》吧,才知道有了所谓的夸夸群。
因为《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采访我,给我列了关于夸夸群的几个问题,为了获得一些感性知识,我便请我的一位学生把我拉进了北师大的一个夸夸群中。属于“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那种。除此之外,再没入其他夸夸群。
赵勇
记者
入群后,给您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您有何记忆比较深刻的“夸主题”?您所加入的群中,群内成员主要组成有哪些。
最直观的感受是这群孩子们挺可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遇到了一些小麻烦,受到了一些小伤害,便到群里求夸。比如前几天有人在群里说:“刚刚被走错门,被公交车司机和乘务员骂哭了,真心求夸。”有人便立刻回应:“几路车?告诉我车牌号,我帮你骂回来!”然后求夸者便开心了;再然后,大家就讨论一番上车前后门的问题,北京乘务员的素质问题。这应该是小概率事件,但他们还是遇上了。走错门有过错,但错不至骂。由此我也想到许多年前我在公交车上被乘务员挤兑的遭遇。但我后来意识到,北京的公交司机和乘务员,其实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可能就会积累一些怨气。遇到乘客不守规矩,他们吐槽了,开骂了,等于是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出口。所以,作为大学生,也要学会理解他们的不容易。
假如我来夸这位同学,我会说:“走错了门就相当于进错了群。在喷喷群里历练了一把,群主还是位老司机,这是多么难得人生经历!马斯洛的‘高峰体验’就是给这位小姐姐量身定做的。夸!”
我入群时间不长,群里的活跃度似乎也不太够,比较深刻的“夸主题”还没什么印象。以上我说的是不是可以算一个?前几天看到有人说:“不想上学想回家,求夸。”有人便说:“想回家说明你有一颗归乡的心,让我不得不想起昔日张翰被任命为齐王的高官,在洛阳于秋风瑟瑟中思念起家乡的鲈鱼,一句:‘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掷地有声,遂不拘于名利,弃官而去。‘莼鲈之思’是为佳话,想必小姐姐也正是这样的性情中人!”举这个例子,我倒不觉得这个求夸的“主题”有多好,而是夸人者写这几句比较高,TA联想到了《世说新语》,还普及了一下“莼鲈之思”,厉害!
群内成员的具体情况我并不清楚。我猜测,本科生是主体;又因为是研究生把我拉入群中的,所以里面也有硕士生。但有没有博士生,我就不知道了。
赵勇
记者
在您加入的一个或几个夸群中,您看到的那些或者说哪几类问题,属于比较能引起大多数反应的。是否有一个大致的话题排行情况。
我看到的能引起大家共鸣的,是和吃有关。比如前两天有人提起咸蛋黄冰淇淋,立刻引发热议,参与讨论者众。这让我想到,果然我们是北京“吃饭”大学,名不虚传啊,哈哈。当然这种话题已经游离了夸夸群的宗旨,让人怀疑是进了美食群。
话题排行情况我说不上来。
赵勇
记者
北师大同样也有一个喷喷群,那里的情况大致如何?
我没进喷喷群,所以无法回答你的问题。
赵勇
记者
在您看来,北师大的或者说,以学生为主体的夸夸群和喷喷群,一些同异点有哪些?从中反应了大学生们怎样的一个心理状态或者说是心理需求?
因为没进喷喷群,所以异同之点其实是没法比较的。按我的想象,夸夸群是“求夸”,那么喷喷群应该是“找骂”了?如果是这样,那么其中有无“受虐”的因素?关于心理状态,我的初步判断是,当今大学生没有经历过“动物凶猛”的年代,所以心理相对脆弱。入群的目的可能有“抱团取暖”之心,也是要寻找某种心理安慰。另一方面我也意识到,这样做其实又很阳光。因为遇到了挫折,他们并不想藏着掖着,而是把它说到了群里。当然,如果借用精神分析,这是不是有点裸露心理?
赵勇
《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2 关于社会上的夸夸群
记者
目前,一些高校的夸夸群还是出现活跃度走低的现象。但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免费和付费的夸夸群,您如何看待夸夸群的消费现象以及夸夸的社会作用。
我最早看到的报道其实就是付费求夸,这是一种挺有意思的现象。可以想见,为了让你女友开心,你交了三百元,然后把她送到夸夸群中。该女友甫一入群,立刻就被夸得晕头转向找不着北,她还没回过神儿来,三分钟时间已到,立马又被踢出群外了。这种做法挺刺激挺搞笑也很无厘头,但确实已经有人这么做了。
但这种消费现象,怎么突然让我想到波德里亚的论述了呢?他说:“性欲是消费社会的‘头等大事’,它从多个方面不可思议地决定着大众传播的整个意义领域。一切给人看和给人听的东西,都公然地被谱上了性的颤音。一切给人消费的东西都染上了性暴露癖。”既然想到了这里,那就请允许我无厘头一把,答非所问吧。
赵勇
记者
在消费市场中,您是否可以分析一下供需双方的需求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心理。
很简单,说明夸与被夸我们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全社会都飘荡着“夸父逐日”的颤音。
举个例子,一些作家出了新作,一定要在北京开一场作品研讨会。假如你置身研讨会现场,一定会觉得比夸夸群还热闹。大家伙儿铆足了劲地夸,夸作家,夸作品,然后拿上个红包,拍屁股走人。这不就是夸夸群的现实版吗?有的作家拎着新作,四处求夸,说,我这部作品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呢。然后众夸者就找到了感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开始朝着《红楼梦》的方向神吹海拍,高歌猛进。该作家顿时就像被打了鸡血,满面潮红,小嘴不停,牛逼哄哄地装出一副大师的模样。您瞧瞧,还真把自己当曹雪芹了。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我是不是进了喷喷群了?不妥不妥,罪过罪过。把我这两句话删了吧。
所以要我说,夸夸群、夸与被夸、买夸卖夸,就是社会的镜像。老话怎么说来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们其实是在向他们的父辈学习,向那些作家评论家学习。
赵勇
记者
从交流角度、心理学角度来说,有观点认为这是一种低成本的社交方式,是现代人最便捷的减压社交手段,您是如何看待的。
我觉得有一定道理。可以把它看作最便捷的减压手段,但是不是一种社交方式,我还说不好,因为我可能比较强调社交的真实性。但在群里,大家大都用网名,谁也不认识谁,基本还处在一种虚拟状态。比如,昨天我看到我所在的夸夸群里有人说:“大家好!我今天在一个qq群里面发了一条信息,结果竟然被一个北邮的兄弟疯狂发消息加好友,我qq拒绝了他还继续加我wx好友。求夸。”这个帖子其实挺有意思。我能够意识到的是,这位同学实际上是想保持这种“社交”的虚拟性,如果再往前走一步,变成“一对一”的交流,甚至发展为线下交流,他可能就会觉得不舒服。大概这就是这种社交方式的特点。
赵勇
记者
在您看来,夸夸群和毒鸡汤有何异同点;夸夸群会有一些负面的东西吗?或者说一些潜藏的心理危机,比如逃避现实?
百度了一下,所谓毒鸡汤,“就是表面看上去像是心灵鸡汤文,其实暗藏着营销和诈骗信息的文字内容”。我再抄一段百度百科的话:
毒鸡汤“横行”社交网络空间的“鸡汤文”大多分为两类,一类是“哲理型”文章,诸如《阅读5分钟,可能改变你一生!》《人生不得不学的20句箴言》等。一类是“科普型”文章,诸如《学会这些,可以长寿百岁》《太可怕!这种水果别这样吃》等。无论是“哲理型”还是“科普型”,它们大多拥有同样的特点,即随意复制未经核实的内容,且为了吸引眼球,往往还掺杂着各种猎奇、色情等内容,让网友反感的同时也造成网络空间的严重污染。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鸡汤文”多内置营销广告,甚至暗藏骗局,比如市面上一款几十元的产品,在同品牌、同规格的情况下,朋友圈内可以卖到上千元,价格相差在10倍以上。可以说,对于一些素养不高、信息辨识能力不强的消费者而言,朋友圈里的“心灵鸡汤”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毒鸡汤”。
明白了毒鸡汤是怎么回事,夸夸群与它的区别也就出来了。以我现在粗浅的入群经验,夸夸群与毒鸡汤还是很不一样的。我所在的群公告说:“1.本群旨在建立一个给北师大人提供互相安慰、赞美别人的平台。群里只有赞美,禁止任何杠精。2.请不要在群内大规模斗图和发表情包。3.禁止任何广告、分享红包之类的内容,只要发一次立刻会被清理出群。请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同时,也欢迎主动求夸,尤其是遇到挫折的时候!”我进去后也确实看到,但凡有人在里面发广告之类的东西,立刻就会遭到举报,然后群主就开踢了。所以至少在高校的夸夸群中,我以为还是比较纯洁的。
当然我也承认,那些夸赞之辞有心灵鸡汤的功能,但它不是毒鸡汤。
如果是这样一个纯洁的夸夸群,那么我觉得不会有什么负面的东西,应该都是满满的正能量。逃避现实估计也谈不上。按我学生的说法,大家之所以建群、在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好玩。所以我觉得,这是年轻人的一种玩耍方式。如果联想再丰富一些,我甚至觉得也是一种戏仿方式。戏仿谁呢?——戏仿我们那些伟大的作家和评论家啊。
赵勇
让·波德里亚(JeanBaudrillard,1929年-2007年)法国哲学家,现代社会思想大师,后现代理论家,知识的“恐怖主义者”。代表作《象征交换与死亡》。
3 夸夸群的追溯
《甲方乙方》夸人片断
记者
电影《甲方乙方》中,葛优和刘蓓在公交车的“夸夸”给人印象深刻,当时评论这段表演就属于高情商的夸奖,和如今夸夸群里一些所谓“夸父”几乎同出一辙。而网络上,也有“求夸奖”到“彩虹屁”这些热词或现象。相反,也出现所谓喷子、黑子这些网络现象中的特有名词。
在您的观察或研究中,是否可以梳理一下从现实中的夸奖到网络热词,直至夸夸群的“夸奖发展史”。
谢谢你提醒,我回看了一下《甲方乙方》里那个桥段,确实是逮谁夸谁,见人就夸,还不打折。这让我想到了一些我看过的资料,也让我想到《甲方乙方》虽然是根据王朔的《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的,但那里面已有了强烈的冯氏风格。实际上,冯小刚本人就很会夸人,我甚至觉得他作为导演,已把自己那套夸人的本领植入到电影中了。
网上有个视频,说的是冯小刚做客《晓说》时高晓松问:“你说北京人到底是更会骂人呢还是更会夸人?”冯小刚回答说:“反正北京人就是靠嘴给全国人留这么一印象!”随后冯小刚讲起往事:当年他和王朔一起出去喝酒,天天琢磨着比赛夸人。有一次和王蒙吃饭,就说今天得让王蒙晕,结果好话夸了一大堆,对方很冷静,不为所动。王蒙还说:“你们二位什么意思,把你们捧人的那套用我这儿了,我可不吃这套。”结果冯小刚与王朔一对眼神,啪的一拍桌子,说:“哎呀!咱们怎么忽略了王蒙老师是一谦逊的人,跟他来那一套太庸俗了!”这一回合夸过去后,就让王蒙掉坑里了。
还有个视频:《窦文涛:冯小刚夸人是一绝;马未都:那是在损你呢!》,也可以看看。
冯小刚就是这么把王朔捧晕的。叶京后来问王朔,既然你这么讨厌这个人,早干吗了?王朔来一句:如果一个人天天拍你马屁,你不能跟他急吧。
所以要我说,“夸人”是理解冯小刚乃至冯氏贺岁片的一件秘密武器。
至于“夸奖发展史”,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我又不是专门搞这个的,肯定梳理不了。但我想告诉你的是,夸人其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古已有之,于今为烈。比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夸妹子的,夸得多么含蓄而富有意境!“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这是杜甫夸李白的,夸得多么形象精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李白夸自己的,夸得何等潇洒豪迈!所以古人其实是很会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向我们的老祖宗学习。
但也要意识到区别,有的是真心夸,有的是假装夸;有的夸得实在,有的夸得虚头巴脑;有的笑里藏刀,有的口蜜腹剑。假夸往往会夸得人高兴,真夸有时又会夸出问题。前一阵子我去一个地方开会,吃饭的时候主办者问我伙食如何?我张嘴就夸,说:“这辈子我就没吃过这么好的饭!”主办者说:“一听你这话就在使坏,我不相信!”其实我是真心夸饭,因为我确实觉得好吃。当然,我这辈子也没吃过多少好东西,鉴赏力不高。问题是我这样夸人夸饭,用力过猛,反而让人觉得假了。
夸完之后我才意识到,果然我也是北京“吃饭”大学的,一不留神就暴露了出身。
所以我觉得,夸人的最高境界是夸得就像骂似的。同理,骂人的最高境界是,骂得就像夸似的。
赵勇
记者
您最想对北师大夸夸群说句什么?
谢群主不踢之恩!
赵勇
2019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