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第一炉香》,根本就不是爱情。

最近,由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影《第一炉香》预告片释出,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这次,刚刚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的许鞍华,却在《第一炉香》的选角上栽了跟头。网友们纷纷表示:预告片里的乔琪乔和葛薇龙,根本没有《第一炉香》的气质,反而像在演《骆驼祥子》。
《第一炉香》预告片剧照
在原著中,张爱玲对于男主角乔琪乔外貌的描写是这样的:
“他……连嘴唇都是苍白的,和石膏像一般。在那黑压压的眉毛与睫毛底下,眼睛像风吹过的早稻田,时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闪,又暗了下去了。人是高个子,也生得停匀,可是身上衣服穿得那么服帖、随便,使人忘记了他的身体的存在。”
苍白,柔弱,忧郁……这些形容词,的确与常以硬朗阳光形象示人的彭于晏有些违和。
《第一炉香》预告片剧照
事实上,张爱玲小说中的审美一直都是“出世”的。
内容来自豆瓣时间专栏《张爱玲经典二十五讲——理解她和她的时代》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收听完整内容
在《色,戒》中,她对易先生的描写是这样的:
“人像映在那大人国的凤尾草上,更显得他矮小。穿着灰色西装,生得苍白清秀,前面头发微秃,褪出一只奇长的花尖;鼻子长长的,有点‘鼠相’,据说也是主贵的。”
“矮小”、“微秃”、“鼠相”……都不是符合主流审美的形容,想来定是不及电影中的梁朝伟那般帅气。
电影《色,戒》中的易先生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周旋于妻子和情人之间的振保也绝非传统意义上的美男子:
“他个子不高,但是身手矫捷。晦暗的酱黄脸,戴着黑边眼镜,眉目五官的详情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电影摆脱不了商业化,所以必须在符合原著与观众口味之间做出平衡,而遗世独立的张爱玲从来不必。她笔下的人物,从来都是不完美的,甚至可以说——是千疮百孔的。
在小说《金锁记》里,女主角曹七巧从一个被压榨、欲爱而不能的可怜人,变成一个性格扭曲的善妒者,最终甚至亲手毁掉自己儿女的幸福。
《金锁记》剧照
而在《连环套》中,她更是打破人们心目中圣洁的修女形象,将梅腊妮师太塑造成一个市侩的三姑六婆。在那里,宗教的神圣都成为横流的物欲和精巧的算计。
这些讨人厌的角色,却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为之疯狂的好故事。
对此,张爱玲曾说:“我以为这样写是更真实的……而且我相信,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
张爱玲
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怎样的经历,塑造了张爱玲——这样一个热衷于打破“传奇”、描绘衰颓的女作家?
这要从她不一般的家世说起。
张爱玲的父母双方出身都好,都是晚清的世家,在近代史上都起过作用。1940年代的上海小报谈到张爱玲,常常说她拥有“贵族血液”,就是从这里来的。
张爱玲
但光鲜的身世,并没有给她带来优越和幸福。
张爱玲的父亲叫做张志沂,是清末重臣李鸿章的外孙,所以张爱玲就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张志沂出生在1896年,恰好遇上中国社会与文化剧烈转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有些人跟着时代转变,逐渐适应了新时代的价值与生活,有些人却就此遗落在时代的另一边——张志沂便是一位“遗少”。
在张爱玲《私语》里,她就曾描写,在父亲那边的家里,她什么都看不起。不管是鸦片、教她弟弟做《汉高祖论》的老先生、或是章回小说,张爱玲形容:那里头充满了一种懒洋洋、灰扑扑的气息。
张爱玲的父亲不仅仅跟不上时代,还有抽鸦片、嫖妓的恶习,甚至在和张爱玲的母亲离婚后软禁过张爱玲。张爱玲受不了这样的虐待,最终逃出父亲家,投奔母亲。
张爱玲的母亲则是一位开朗时髦的新女性,一生无限风流,辗转于各国之间。但她与张爱玲的关系却有几分疏离,她们之间没有过深入的交流。在张爱玲眼中,母亲美丽而神秘,却不是亲切而温暖的。
张爱玲的母亲
她的学生时代也可谓“颠沛流离”。1939年欧战爆发,当时张爱玲已经考取伦敦大学,一心想出国,却没办法到欧洲去。逼不得已,她只能就近选择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大学入学。
在香港,张爱玲靠奖学金过活,手头并不宽裕。1941年日军攻占香港,18天后香港总督就宣布投降。大学课程被迫停摆,张爱玲的大学生活也戛然而止。
《色,戒》剧照
1942年,张爱玲终止大学学业,回到上海;1943年,她开始正式运用自己的文字天才,向中文杂志投稿。在受战乱纷扰的上海,许多名作家离开,上海文坛陷入真空状态。于是,文学新人张爱玲凭着她的能力与天份,很快变成了文学明星。
她惊人的文学天赋,不仅带给她收入,还让她遇见了胡兰成。
这是一段注定走向毁灭的爱情。他们相爱时,胡兰成是有妇之夫,张爱玲始终处于道德的下风地带。即便后来,胡兰成签了离婚协议、与张爱玲结合,也改不了沾花惹草的性情,与多位女子有染。
此时,张爱玲明白,她再也不愿像这样“在尘埃中开出花来”了。她写了最后一封给胡兰成的信,从此二人绝交。
两位文学明星、不道德之恋、胡兰成为汪伪政权工作过的“汉奸”身份……种种标签,为这段情缘提供了经久不衰的世俗敏感点。后人再读张爱玲描绘爱情的小说,总是要带着几分对往事的猜测。
张爱玲这一生,也始终痴情于写男女的感情。
她说:“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战争与革命,由于事件本身的性质,往往要求才智比要求感情的支持更迫切。而描写战争与革命的作品也往往失败在技术的成份大于艺术的成份。和恋爱的放恣相比,战争是被驱使的,而革命则有时候多少有点强迫自己。真的革命与革命的战争,在情调上我想应当和恋爱是近亲,和恋爱一样是放恣的渗透于人生的全面,而对于自己是和谐。”
《倾城之恋》,就是一个名字看起来像纯爱小说、却充满了猜疑与算计的故事。
《倾城之恋》剧照
女主角白流苏的爱情并不纯粹。她需要找到体面的、经济情况好的对象结婚,为了在看不起她的亲戚面前争一口气。
所以,白流苏陪妹妹宝络出去和范柳原相亲的时候,发现命运之手似乎向自己这一边伸过来了。基于一种本能,她立刻接住了这个机会——抛开成见,大胆地和陌生男人下场跳舞,这显然给了范柳原非常深刻的印象。
而男主人公范柳原,也绝非专情无邪之辈。他原本并不想与流苏结婚、承担家庭责任,但这不妨碍他的俏皮话一串接一串,身边的女友也像走马灯一样来了又去。
最后,范柳原在浅水湾饭店躲避战乱时才收起了游戏的心情。他深深感觉到:在这生死未卜的日子里,身边有一个人陪伴,是多么可贵的一件事情。
这样一段“倾城之恋”,与其说是二人同心成佳话,不如说是动荡时局之下一场利益的各得其所。
《倾城之恋》剧照
张爱玲说:“结婚并不使他(范柳原)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
“只能这样”——张爱玲笔下的爱情,再看似完满的结局,也大都归结于这四个字,像一声巨大的叹息。这也正是张爱玲的突破,她对于传统的反叛,也是她写“情”的深刻之处。
张爱玲是反浪漫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否定“情”的存在。相反,正是因为她太看重“情”了,才会对于那些才子佳人式的爱情小说里把“情”写得那么俗滥、那么陈腐,会那么地反感。她故意在小说里面以讽刺手法来揭开真相——世间的婚姻和恋爱,本质上只是无穷的计算。
《红玫瑰与白玫瑰》剧照
她提供给读者的,不是浪漫想象的安慰剂,或是革命就能解决一切,而是揭示人生中就是有那些无可奈何、难以追回的遗憾。
这就是张爱玲不同于民国其他作家、并且至今仍然令人着迷的特质。
想要了解她,光读她的文字是远远不够的。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杨佳娴老师认为,我们要去了解张爱玲文字背后表达的是什么,这才是真正人性的基本。
杨老师在豆瓣时间专栏《张爱玲经典二十五讲——理解她和她的时代》讲张爱玲,从新旧文化交织的原生家庭,到告别上海的颠沛流离,从炫人到避世的整个人生历程,帮助我们真正读通张爱玲,她的经典作品背后想呈现的东西是什么,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