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不止《第一炉香》:编剧张爱玲的一生

毫无疑问,张爱玲是中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她的许多作品都被搬上了电影银幕。但鲜为人知的是,她也是一名编剧。在今天(2020年9月30日)张爱玲诞辰100周年之际,本文将考察她写作生涯这一常被忽视的角落。
▲ 为了纪念张爱玲诞辰100周年,今天的 Google 首页的 Doodle。
张爱玲对文学的影响众所周知,她的文学作品也同时给华语电影带来很多灵感。
在香港,许鞍华将她的小说《倾城之恋》和《半生缘》改编成为备受赞誉的电影,关锦鹏则拍了《红玫瑰白玫瑰》。在台湾,导演侯孝贤和编剧朱天文的影片《海上花》,则改编自张爱玲翻译成国语的19世纪的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而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安将她的间谍惊悚小说《色,戒》于2007年带给了美国观众。因其中极其逼真的性爱场面以及政治与历史内容,影片引发了巨大争议。
▲ 《第一炉香》新版海报
▲ 《第一炉香》预告片截图
▲ 《第一炉香》剧照
尽管张的小说和短篇小说受到了许多华语电影人的青睐,但这位传奇作家自己的电影剧本却远未达到应有的声誉。在1947年至1964年之间,张爱玲为超过14部电影撰写剧本,这在一个以男人主导的行业领域中非常罕见。
▲ 张爱玲
这些电影通常愉快而浪漫,灵感来自好莱坞的情节剧,而不是她在小说中如此精彩描述的战时上海。即使侧重点不同,张爱玲的确成为了几部经典电影的编剧,这对中文电影的历史至关重要。随着张爱玲百年诞辰的临近,她作家生涯中被隐没之处值得被我们回顾和欣赏。
1940年代后期是中国电影业黄金时代的中期。国内内战期间,大陆电影制片人以上海为中心,专注于爱情与政治的标出,精心创作出尖锐的讽刺作品、让人流泪与欢笑的情节剧与喜剧。整个行业欣欣向荣、蓬勃新鲜、富有创造力。然而,张爱玲的加入电影行业的开端可以说是非常不愉快的。当时,她因为与第一任(也是经常不忠的)丈夫胡兰成的关系,在文学界饱受批评。胡兰成本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因为与日本伪政权的合作使得声誉一败涂地。 被文学界拒之门外,也因为与日资期刊的关系,张爱玲开始写作剧本借此维持生计,延续着自己的创作道路。
她最早的剧本与是导演桑弧的合作,这也无疑是她最好的两个剧本。 1947年,两人创作了两部电影:《不了情》和《太太万岁》。前者讲述的是一个女人与已婚男人有染的故事,随后也变成了一部中篇小说;后者是一部原创的喜剧电影,主人公上海中产阶级家庭主妇陈思珍,她的丈夫外遇,并且因为生意失败,她被丈夫指责。
▲《不了情》海报
《太太万岁》是一个苦乐参半的故事,同时也是对于40年代上海社会现状一个有趣的讽刺小品。这无疑是一种负面的印象,社会上到处弥漫着腐败和物质主义的气息,在传统中被鼓吹的婚姻制度被证明是空洞而虚伪的。
▲《太太万岁》海报
两部电影在大众口碑和批评界都取得了成功。因此,两人自然而然在1949年又合作拍了一部电影:《哀乐中年》。在片中,鳏夫陈绍常(由才华横溢的男演员及导演石挥饰演)醉心于其所创办的学校。当比他年轻几十岁的女子敏华想嫁给他时,绍常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的孩子们对此感到震惊和反对,而他儿媳则扬言要解雇他。
▲《哀乐中年》海报
如果说《太太万岁》是对婚姻制度的嘲讽,那么《哀乐中年》就是对家庭价值观和孝道的严厉拷问。现代人唯一关心的是金钱和自己的幸福。他们等待父亲的离世已经很不耐烦,以至于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墓地。
▲《哀乐中年》剧照
和《太太万岁》一样,《哀乐中年》是一部喜剧,实际上比剧情摘要所显示的要乐观许多。张爱玲在大陆上的最后一部电影,《金锁记》(1950)改编自她的同名中篇小说。两年后,她离开香港,最终前往美国。在美国,张爱玲嫁给了比她大近30岁的编剧甫德南·赖雅(Ferdinand Reyher)。夫妻俩过着拮据的生活;除了做回编剧之外,张爱玲别无选择。
▲张爱玲与费迪南德·雷纳
张爱玲编剧生涯的第二阶段在国际电影懋业(现为国泰航空公司)落脚。
从1957年的《情场如战场》开始,张为香港市场创作了八部浪漫爱情主题的作品,主要是都市喜剧。在关于张爱玲剧作的一篇文章中,学者Kenny K. K. Ng指出,这些故事大部分集中在“中产阶级家庭”、“父女之间的世代冲突”以及“浪漫情侣或已婚夫妇之间的性的斗争”。这些电影也具有好莱坞神经喜剧(ScrewballComedy)的精神,但坦白来讲,张爱玲后期的产出并不像她在上海时代那么有趣。
▲《情场如战场》海报
也许是因为香港观众渴望俗艳、更视觉化的作品,张爱玲的剧本被迫迎合了戏剧化的表演,而不是专注在情节本身。
▲ 香港电影资料馆:《张爱玲:电懋剧本集》
她在香港的第一部电影《情场如战场》,描绘的是一个爱上了他轻浮表姐妹的男人;《六月新娘》(1960)是一部音乐剧,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对未婚夫的忠诚表示怀疑;《南北一家亲》(1962)则是一个讲述大陆与广东话之间的文化差异的爱情故事。在这一时期,张爱玲最好的一部影片是《小儿女》(1963),以一种更加轻松的手法翻新了《哀乐中年》。尽职尽责的女儿王景慧与她的父亲,一个丧偶的学校老师同时考虑结婚。景慧的弟弟一想到新继母的来临就很害怕,但最终意识到他们的恐惧实际上是一场误会。
▲《小儿女》海报
到1964年,张爱玲在撰写她的最后一部剧本时,国际电影懋业一直在努力应对重大变化。其创始人陆运涛在一次飞机失事中丧生,而将张爱玲引入编剧部门的制片人宋淇则离开了公司。
经过17年的艰苦努力,撰写出了几部出色的剧作,带着她下落不明的,还未拍摄的《红楼梦》改编剧本,她的电影生涯到此结束,这无疑是中国电影的一大损失。张爱玲为华语银幕带来了平凡女性的幽默感、感染力与生活智慧。她最出色的剧本《太太万岁》和《哀乐中年》是好莱坞从未生产过的最棒的神经喜剧片。
作者:Tristan Shaw编译:羽婷来源:SupChinahttps://supchina.com/2020/09/25/when-eileen-chang-wrote-for-the-movies/
互动话题

张爱玲的小说与电影的世界既有区别,亦不乏联系。
你最喜欢张爱玲的哪部作品?
你更喜欢她在剧本中对普通人悲欢的描摹,还是小说中对于战时上海苍凉与风月的洞察?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交流~
—End—
/素材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映 征片 工作坊
更多精彩
请关注AME影视计划官方微信公众号与微博

·AME影视计划 ·
ART·MOVIE·ELITE FILM PROJECT
AME是一个专注于艺术、电影、人才的新电影服务台。我们长期致力于发掘与扶植优秀的青年导演、艺术家,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引进最前沿“新电影”,推广电影文化。为观众打开不一样的视野,为电影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支持我们,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