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同样是“权二代”,为什么只有司马氏成功夺取天下

文:琴剑霜月
曹魏咸熙二年十一月十二日,都城洛阳。凛冽的寒风中,年轻的魏帝曹奂颤巍巍地将传国玉玺双手奉送给晋王司马炎。虽然此时的华夏大地尚未归于一统,但旧的时代在这一刻已然宣告谢幕,崭新的王朝正式登场。
自古以来的权臣,倘若生前没有改朝换代,则家族的结局往往惨淡:吕不韦“奇货可居”辅佐两代秦王,结果饮鸩于蜀郡;霍光一手奠基昭宣中兴,身后却落得全族遭诛;桓温三度北伐,还令巴蜀重归汉室,其子桓玄却成了晋的反叛者,身首异处;更不必说东吴诸葛恪、孙綝等辈,还没尝够权力的滋味,刀刃便已架到了脖子上。而反观司马一族,从司马懿到司马炎历经了整整三代,其间内忧外患实在数不胜数,司马家为何能始终把持权柄,将内外之敌一一击败呢?
01
做卧底,蓄私兵
曹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隐忍和伪装了一辈子,在最后时刻发力的老狐狸司马懿溘然长逝,其子司马师顺利接班,登上了历史舞台。
可能是演义故事的关系,我们熟悉司马懿与孔明岐山对峙,也知道司马昭弑君,还让别人当了替罪羊,却对这个“承上启下”的司马师不甚了了,所知的往往限于此人有只眼睛下面长了个肉瘤,有点像“拔箭啖睛”的夏侯惇那样的独目将军。事实上,司马师绝不像你想得那么简单。
曹魏时清谈之风盛行,名士们常常聚在一起讲老庄、说玄义,谓之“浮华交会”。像何晏等高端玩家更是弄起了五石散,据说服用后能够进入一种恍惚和忘我的境界中。年轻时的司马师其实也是这些清谈名士中的一员,而且一度受到过核心成员的嘉许。考虑到“浮华交会”的首领正是曹爽同志,那司马师很有可能就是老爹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了。
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前一天晚上,司马师奉父亲之命,将三千个黑社会组织成员迅速召到身边待命。这三千私人武装力量平时养在民间,不要说曹爽一派的人,恐怕连司马昭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可见司马师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出色。而召集完人手,司马师竟然还能回卧房呼呼大睡,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样,心态如此优秀,难怪司马懿也啧啧称赞:“此子竟可也!”
拥有如此个人素质的司马师,显然不是那些平庸的权二代们可比的。
02
敢担责,收人心
高平陵之变虽然成功,但司马一族想要一手遮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稳定朝局,司马师发布政令,要求朝廷上下“举贤才、明少长、恤穷独、理废滞”,关键是不拘一格,提拔一些有真才实干的人上来,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在那个做官要讲究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时代,这一举措其实是很难得的。不过三国终究是个纷争的乱世,您想在家安心种田养民是不行的。想要掌握权力,还须有实打实的军功,于是司马师派出了王昶、毌丘俭和胡遵三路大军,讨伐东吴。
其中,胡遵这一路负责攻打东兴,他的部队“作浮桥以渡,陈于坻上,分兵攻两城。”但由于城墙较高,一时难以攻下。战事正焦灼间,东吴援军在老将丁奉的指挥下杀到,于是就出现了“雪中奋短兵”的名场面:
天降大雪,只见丁老将军对吴军将士大喝:“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他们纷纷脱下铠甲,手持短刃冲向魏军。胡遵他们原以为这帮南人疯了,大冷的天儿不穿衣服,难道是搞自杀式袭击?可没想到这帮吴军以一当十,魏军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只得抢着退到浮桥上。而刚搭起来的浮桥哪禁得住这么多人,魏兵相互践踏、纷纷落水,最终大败而归。听闻胡遵战败,另外两路魏军也迅速撤退,回了洛阳。
闻得败讯,朝中大臣都说这仗打得太窝囊了,那三路将领万剐凌迟也难赎其罪。但出人意料的是,司马师却站出来说,这次败给吴军完全是我个人的过错,跟三位将军无关。此次追究责任,魏国上下只处分了一个人,那就是作为监军的司马昭——削去侯爵——这种处分对于司马家族根本没有任何损害,却为他们带来了莫大的声誉,司马师不愧玩政治的高手。
03
识贤才,创军功
司马兄弟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人。
平心而论,要说上阵统兵杀敌,别说跟前一世代的曹操周瑜相提并论,就是和同时代的姜维比较一下,司马兄弟恐怕也要自叹不如。可他们虽不大懂军事,却擅长识别军事人才并擅加利用,这是他们能从老爹手里顺利接盘,并不断将事业做强做大的重要原因。
司马家权势熏天,引起了忠于曹魏势力一党的强烈不满。中书令李丰联合国丈张缉,谋划除掉司马师。可搞政变是司马家的主攻课程啊,司马师又是这门课的优等生,结果就是李丰一派被连根拔起,受到牵连的甚至还有司马师曾经的大舅子夏侯玄。消息传到淮南,跟夏侯玄一贯交好的毌丘俭着了慌:这司马一族连自家亲戚也不放过,杀我是迟早的事儿啊。横竖都是一死,毌丘俭索性和文钦一起扯起反旗,宣告要为皇室“清君侧”。
前文说过,司马师曾大力“举贤才、明少长”,这其中就包括了王基和邓艾两个人。邓艾在后来的灭蜀之战中偷渡阴平,奇袭成都,创下一世英名;而王基虽然没有邓艾战绩辉煌,才能却也不遑多让。此时为了应对叛军,司马师便委任王基为先锋,剑指淮南。
王基原本行军走得好好的,但后方的司马师可能是觉得应该稳扎稳打,因此就发信给王基先停止进军,做进一步的筹划。王基却认为兵贵神速,回信司马师说“淮南的动乱并不是当地官吏百姓想要造反,而是出于文钦和毌丘俭的威逼利诱。我们现在昼夜行军,一旦兵临城下,乱军瞬间就能土崩瓦解。倘若缓缓前进,让文钦他们成了气候,打起来就难了。”
司马师并没有因属下反驳自己而心生怨恨,他很清楚人家是军事家,而自己是阴谋家,或者勉强算个不赖的政治家。既然用了老王,就要给他充分的信任和施展空间。司马师很快在信上批了“同意”,王基得以继续进军,并抢在毌丘俭之前占据了淮南战略要地南顿。叛军因此进无可进,只能龟缩在寿春和与日俱增的魏军对峙。原本就不高的士气愈发低落,很快崩盘。东吴方面原本想支援叛军,顺便捞上一笔。如今见没什么便宜可占,只得悻悻撤退。
04
再平乱,统华夏
司马师知人善任,迅速平定了淮南之乱,但他本人也在此战中受伤,不久病逝。巩固司马家权势,以及结束三国割据局面的大任,便落在了司马昭父子的身上。
我们上面提到,高平陵之变的前夜司马师仍能呼呼大睡,可弟弟司马昭却翻来覆去一夜无眠,可见与哥哥相比,沉着冷静、善于隐忍等方面,司马昭似乎都稍逊一筹。加上之前他一直是以辅臣的身份帮助父兄做事,从未掌控全局,威信不著。因此司马师一死,那些不安分的家伙就又蹦了出来——这一次是征东大将军诸葛诞。
文钦毌丘俭兵败后,寿春便交由诸葛诞戍卫。这位仁兄从血缘上来说算是诸葛亮的堂侄辈,在扬州一带“威名夙著,能得人死力”。司马昭知道此人在淮南时已经不安生,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于是下诏升其为司空,令他入朝任职,诸葛诞接到命令后十分恐惧,干脆发动叛变。
此次平叛,负责领军的仍是王基。与兄长一样,司马昭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司马昭原听说这次东吴又派出了援军响应叛军,便要王基迅速占领八公山,扼守险要。为了说服王基,司马昭还特意让皇帝曹髦给他下了诏书。可王基却将诏书丢到一旁,说:“战场上险要数不胜数,怎么可能全都抢得过来?如今之计应当精修守备,不动如山。”司马昭同样听从了王基的看法,随后魏军稳扎稳打,将东吴援军杀得大败,而寿春的叛军见援军无望,士气大沮,首脑之间也起了内讧:文钦和诸葛诞起了争执,诸葛诞将文钦杀死,其子文鸯投奔司马昭。司马昭见时机一到,下令总攻,内乱再次得以平定。
到此时为止,司马家都是在屡屡平定内乱的过程中不断巩固权力,但想要让天下人真正拜伏在自己脚下,就必须完成父祖都未能达成的夙愿——统一华夏!接下来就是我们熟知的剧情了:钟会率大军与姜维对峙,邓艾出奇兵拿下成都,后主刘禅出降,蜀汉遂定。
司马昭深知钟会是个野心家,多半也预料到了他到蜀地后要割据自立。但他仍派钟会统领大军伐蜀,一方面是需要倚仗他的军事才华,另一方面则知道此人打仗有一套,玩政变却不是自己的对手。果然,钟会勾结姜维,强迫麾下诸将签字画押讨伐司马昭。但这种方法太过急于求成,反而不得人心;加上魏军诸将的家属尚在洛阳,大家都是出来建功立业,回去和家人团圆的,谁会安心为他钟会卖命?所以还没等司马昭动手,被困的魏将胡烈等人就设法与外面的人取得了联系,将钟会姜维等人一并干掉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成语,将司马一族人全都定性成了阴险狡诈的权欲怪兽,却不知司马父子才是真的洞悉了人心。他们懂得什么人要毫不留情予以铲除,什么人则必须加以宽容和优待,因此中原俊杰都甘愿为之效命,而司马家走向权力巅峰的过程虽有坎坷,但前行的脚步却并未受到阻挡。相较而言,得孔明真传的姜维斗不过一个宦官黄皓,而孙权故去后的东吴陷入了无尽的权力厮杀,此间高下,大概也是三分归晋的一个重要的缘由吧。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撰文:琴剑霜月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推荐阅读▼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