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东北是中国最富饶的粮仓,古代为什么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文:计白当黑
在农业专家眼中,有机质平均含量在3%至10%之间的土壤,称为黑土,它特别适合种植水稻、小麦、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中国东北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平原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平原。拥有如此丰厚的资源,东北平原为什么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
01
“大荒之中”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环绕之下,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山环水绕,地势平坦,横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四省区,总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5个浙江或2个广东。
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润。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地表植被死亡后长时间腐化堆积形成黑土。地质专家认为每一厘米黑土形成期限需要200至400年。东北平原的黑土厚度深达1米,土壤肥沃,土质疏松。东北平原黑土耕地面积约1.2亿亩,占东北总耕地面积的32.5%,粮食产量占东北粮食总产的44.4%。
战国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将天下划为“九州”,其中冀州和青州分别涵盖了辽宁省西部地区和辽东半岛。《周礼·职方氏》首次出现了“东北”一词,称:“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山海经》有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从当时的文字记载来看,东北属于未开发的蛮荒之地。
02
地理环境差异较大
自古以来,东北地区一直上演着“三国杀”。辽东地区毗连中原,土地肥沃,气候温暖。受中原政治辐射,这里是东北平原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东北平原西部千里草茵,一望无际,不过表层土壤较浅,不适合农耕,乌桓、鲜卑、契丹、奚等民族在此放牧,逐水草而居。东北平原东部和东北地区北部山区,由高山、沼泽、平原、河流构成,挹类、夫余、沃沮、高句丽、棘辑等民族靠渔猎维生。
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内部发展并不平衡,塑造了以东北平原为核心的独特文化格局。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渔猎文化在东北平原相互碰撞融合,展现出色彩斑斓的诱人魅力。这种状况,在汉初就已经基本奠定了,一直维持到清朝前期,虽有消长,格局未变。
03
政治控制力有不逮
古代东北政治萌芽源自距今5000年的红山文化。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高句丽建国。经历七百多年的存续,它成为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各异的多民族融合的地方政权。此后,由靺鞨族和高句丽等民族建立的渤海国给东北平原带来了第二次飞跃。渤海国和中原保持着良好的宗藩关系,不仅在疆域上超过了高句丽,而且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皆有进步,享有“海东盛国”之誉。
公元十世纪,契丹民族统一了东北地区。渤海人被迫由平原中部逃至南部,东北地区进入了衰落期。由此形成的权力真空被女真族填充。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取代辽朝后,将上京会宁府(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城南2公里)视作“内地”。灭辽和北宋后,金朝迁移了大批契丹、汉族人口,尤其是把汉族工匠迁往东北,填补女真族南下造成的人口不足,称“实内地”,这一举措促使东北平原的发展迈向了新的高度。
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有三分之二的女真人口随之南下,此举无疑迟滞了东北平原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十三世纪初,蒙古兴起,攻灭金朝,统一东北,不过并没有给东北平原注入新的活力。
元亡明兴,明朝采取羁縻卫所制度,由直接管辖变成了间接操纵,在此基础上,建立辽东军镇,以武力震慑蒙古和女真势力,农耕、游牧、渔猎三股势力重回对峙状态。紧张的政治气氛不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
1644年,清军入关后,东北人口陆续内迁,造成东北平原地广人稀。乾隆初年,朝廷又推行封禁制度,进一步恶化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十九世纪初,中原“闯关东”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新兴的移民文化和东北土著文化交织,构成新型的东北文化。东北平原的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正轨,由“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04
自然条件美中不足
在冬季,东北平原降雪期长达半年,最大积雪厚度在50cm以上。这一特点对东北平原的农业产生正反两种效果。从正面意义看,积雪能够对土壤保暖,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保护幼苗,补充水分。夏季温暖,日照时间长,适于农作物生长。
漫长的冬季同样也带来负面影响。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平坦,河流众多,冻土涵水能力弱。当地冬季积雪融水造成大量的沼泽湿地。据统计,上世纪五十年代东北平原的沼泽湿地面积多达11.4万平方公里,占平原总面积的1/3。经过国家的大力开发,至今东北平原仍然保留着6.57万平方公里沼泽湿地。将沼泽湿地改造成农田,投入大,见效慢,这一现实困境阻碍了历代对东北平原开发。
05
气候环境难以适应
紧邻西伯利亚冬季风源地的东北平原,全年无霜期约有145天,10℃以上活动积温2200~3600℃,而华北平原全年无霜期超过190天,10℃以上积温3700~4700℃。相较之下,东北平原气温较低,日照不足,气候寒冷。这些因素相互叠加,致使东北平原农耕时间短,农作物生长周期长。在一年中,华北平原的粮食能够两熟,而东北平原只能一熟,意味着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当地农民整年的生计将受到影响。
寒冷的气候还会使人体感到不适。如果没有足够的御寒措施,会造成人体体温过低,导致心脏功能减弱或者热量调节机能失效而死亡。东北冬季平均气温为-20℃左右,需要足够的预寒措施。起初,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只得用动物毛皮保暖,然而毛皮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人口的生存需要。随着自印度传入我国的棉花在宋朝普及,东北平原人口稳步提升,严寒不再是困扰当地发展的主要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大批退伍军人响应国家号召,进入东北平原开荒种地,仅黑龙江省新垦耕地就有596万公顷,是建国前的一倍多。此外,石油、铁、煤炭、黄金、石灰石、玛瑙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其中石油储量占全国的1/2以上,铁矿储量占全国的1/4,东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重工业和矿产基地。
参考资料:王景泽 简论中国东北古代文化形成的特点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计白当黑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推荐阅读

100年前中国人生活图鉴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