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四师老故事
蒋晓华
41
师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赵增力,师机关小车队驾驶员出身,讲了任旭东师长的一个小故事。有次任师长要去乌鲁木齐市开会,赵增力开车送他去伊宁机场,正是中午吃饭时间,赵增力问任师长吃饭没有,师长说包里有馕,随便吃点行了。在机场候机室,任师长要了一杯开水就吃了起来。赵增力说,这件事叫他很难忘。
42
农四师的各个团场以前都叫做“团”,来自解放军。后来转业兴办农场,又叫做“场”。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要准备打仗,兵团各农场统一编号,每个师给20个团的番号,农四师是61团到80团,“场”又成“团”了。“场”来“团”去,“团”来“场”去,干脆就称作是“团场”。“团场”是新疆兵团军垦战士对现代汉语的一大贡献。
43
六十二团团长陈晓联,参观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回来,心情很不平静。心想华西村靠近上海市,可我们六十二团邻近霍尔果斯口岸,一样有地利优势,为何不能也打造一个华夏名村呢?经过多年努力,该团七连脱颖而出,家家户户住进新盖的小二楼,全连实现小康。因为连队位于霍尔果斯口岸东面,也是为了与华西村“打擂台”,擅长书法的他大笔一挥,“霍东村”横空出世。
44
师党委任命戴远见为偏远的贫困团场七十九团政委,林文华为团长,刚开始团场干部职工并不看好,认为戴政委是“代”理的,林团长是“临”时的,都是来过渡的,镀金的,呆不了多久就要走的。不想两人齐心协力,一干就是好些年,为团场发展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干部职工们高兴了,原来这两位是“戴”“林”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
45
温明海文学造诣较深,在七十团担任政委期间,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一直想为团场写点什么。用“赋”这种文学体裁是再合适不过了,七十团从前叫谊群农场,建镇也准备用这个镌刻在团场第一代,第二代军垦战士心中的名字作为镇名,那就写一篇《谊群赋》。温明海精心创作,反复修改,广为征求意见,最后定稿。此赋在《兵团日报》《伊犁垦区报》发表之后,获得广泛赞誉,如今已刻在了团场文化广场,成为永久的纪念。
46
七十团有三宝,冰酒大包薰衣草。冰酒是指伊珠冰酒,是七十团伊珠葡萄酒厂生产的,“情到深处,伊珠冰酒”,这句熟悉的广告词在新疆家喻户晓。大包就是“军垦大包子”,品牌可是注了册的,直径10公分,白菜粉条猪肉馅,味道好极了,再苗条的姑娘至少都会吃两个。薰衣草大家自然熟悉,伊犁河谷最著名的伊帕尔汗香料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就在七十团,同时也是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还有一个“之一”是六十五团。
47
兵团政委陈德敏到六十七团检查工作,突然问该团政委武道成,“羊吃什么?”“吃草。”武道成立即回答。陈政委说,“我当然知道羊吃草,可是喂草要有讲究,要长草短喂,短草槽喂,要青贮、黄贮,微贮,充分提高饲草的利用率。”武道成不停点头,表态说,“我们一定认真落实。”
48
农四师既有七十二团这样从人民解放军第二军转业的部队,又有六十六团这样从人民解放军第六军转业的部队,还有六十四团这样从民族军(后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五军)转业的部队,还有七十一团这样国民党的起义部队。新疆所有人民解放军转业部队的成份农四师全有,这在兵团十四个师中独一无二。
49
1969年农四师各团场统一序号之前,农场的名称很有意思。清水河农场因邻近霍城县清水河镇而得名。谊群农场因邻近伊宁县愉群翁乡,取其谐音而得名。高尔基农场地名阔尔吉,因苏联文豪高尔基名气太大,谐音谐成了“高尔基”。可克达拉农场也是因地名而得名。
50
农四师以酒闻名全疆。白酒有伊力特,“英雄本色,伊力老窖”,“小老窖,大智慧”。还有新沅老窖,“好酒不贵,好喝不醉”。红酒有伊珠干红、伊珠干白、伊珠冰红、伊珠冰白,“情到深处,伊珠干红”。一白一红,品种齐全,一刚一柔,刚柔相济,各取所需,相得益彰。
51
1970年代,农四师许多团场、连队都办起了小酒厂。六十五团八连有“八连大曲”,十连有“双疙瘩大曲”,因为连队跟前有两座山包,连队职工称之为“双疙瘩”,因而得名。六十八团有“箭乡大曲”,因为团场地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而该县是全国有名的射箭之乡。六十六团生产的白酒人称“猪圈大曲”,大概是酒糟可以作猪饲料,猪吃了容易长膘的缘故。最有意思的是七十四团的“撂翻大曲”,因为酒的度数高,喝一点就醉,因而得名。
52
1999年,王同忆在六十六团担任纪检委书记,工作出色,忽然接到一纸调令到师印刷厂任书记,自己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闹明白,原来其姐夫刘文海被任命为六十六团副政委,根据任职回避制度,王同忆自然要另行安排工作。
53
郑江,原西迪粮油总厂保卫科科长,企业破产后买断工龄,另谋职业,在伊宁市伊犁师范大学正门斜对面开了一家擦鞋店,天天为顾客擦鞋补鞋,态度热情,服务周到,自食其力,不卑不亢,十几年如一日,深受周围市民好评。
54
人民艺术家郭兰英在《南泥湾》里唱的“是模范”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共有三个团,后来进军新疆,铸剑为犁。曾由河北平山县子弟组建的“平山团”七一八团成为今天的农一师一团。张仲瀚将军一手创建的七一九团1949年底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解放和田,成为今天的农十四师四十七团。主力七一七团挺进伊犁河谷剿匪,成为农四师七十二团,该团军垦战士酿制的“伊力特”系列美酒是名副其实的“新疆第一酒”。七十三团其实也是七一七团的老底子,生产的南岗水泥在伊犁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55
由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的人民解放军六军骑兵团最早来到新源县肖尔布拉克屯垦戍边,一看这地方地下水位太高,盐碱太大,不适合搞农业生产,于是继续向东,到了土壤肥沃的阿合奇安营扎寨,建设十二团农场,成为全国农垦战线的“十二面红旗”,即今天的七十一团场。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三团(前身为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剿匪之后来到肖尔布拉克,不挑肥拣瘦,挖排碱渠,降低地下水位,改造中低产田,同时“堤内损失堤外补”,农业不行工业来,烧出“军垦第一锅”,诞生出后来伊犁河谷第一家上市公司伊力特实业股份公司,还创办了西北地区唯一的一家链条厂。
56
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把守伊犁河谷唯一一条交通要道,进军伊犁的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三团派出二营四连来到果子沟口安营扎寨,后来就近划给六军十七师五十团,部队集体转业后成立农场,该连成为清水河农场三队,六十五团八连,至今一直守卫在果子沟口的芦草沟,成为一片永不移动的白杨林。
57
七十四团地处昭苏高原,冬季漫长,气候寒冷。何以驱寒?唯有杜康!喝酒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可以消磨漫长的冬天。1980年代曾有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昭苏县白酒人均销量全国第一,七十四团人功在其中。当时曾有人评出该团机关的“醉八仙”:“周不倒”副团长周立田,“戎不醉”副团长戎惠文,“赵三斤”保卫科科长赵丁国,“廖一瓶”宣传科科长廖平,“苟八两”供销科科长苟帮芳……
58
六十二团政委陈辉,长相酷似维吾尔族同胞,诙谐幽默。在当七十一团副团长的时候,有回接待解放军空军气象学院院长,从南京来的金将军。金将军问他,你是少数民族吧?由于是非正式场合,大家都很轻松,金将军又随和,平易近人,于是陈辉回答,“报告将军,我是维吾尔族,叫阿不力孜。”那天的聚会,“阿不力孜副团长”说是按照我们新疆少数民族的礼信,给金将军敬了好多杯伊力老窖,其乐融融。从此,不少领导和同事、朋友都称陈辉为“阿副团长”。
59
师人武部政委杨普选、部长牛德立对离退休师领导非常尊重,每年春节、“八一”前夕,都要邀请老领导们来师人武部坐坐,汇报一下部队建设情况。有回杨政委激动了,说老领导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照顾好你们,有什么问题我们帮你们解决。91岁的师顾问张绪昌说,“我想问杨政委要把枪。”杨政委一下卡住了,好一会才笑着说,“这问题我们可是解决不了。”
60
七十四团政委陈辉看了电视连续剧《戈壁母亲》,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在团党委常委会上建议,在边境线一号沟沟口建一座钟槐哨所,把电视剧里的情节化为现实,得到大家一致赞同。于是脍炙人口的《戈壁母亲》里的钟槐哨所巍然屹立在了七十四团边防线上,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客们心驰神往的红色旅游景点。
作者简介
蒋晓华,中国作协会员,曾任新疆兵团四师可克达拉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著有散文集《在惠远脚下》等。”
请你阅读原文或星标一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