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石泓寺,我就不由得想起曾经许多次前去拜访的经历和参拜的情景。可以说,这座闻名遐迩的寺庙,早已在我的脑海里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如果闭上双眼,寺院的一切,都会在我的脑际出现,是那么清晰、那么富有诱惑力,驱使我萌动起再次拜访的念头,去更加深刻地感受那万佛洞特有的魅力。
第一次走进石泓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那时还很年青的我,受镇党委的委派,管理位于药埠头村的镇办机砖厂。听厂子里的工人们讲,偏西南方向不远处,有一座名气很大的石泓寺,里面的佛像很多,谁也没有数清过到底有多少尊。由于我当时初入富县,对实情一无所知。出于好奇,便抽时间邀约了镇政府一位对寺庙熟悉的张姓干部,骑着自行车,匆匆地奔往石泓寺。
从药埠头村到石泓寺,有七华里的路程。因为路面要高出川底许多,且沿山根下的石砭弯曲而上,当地人便将这段路称为七里砭。其中有一小段,川道突然变窄,仅有几十米宽,听老张说附近的人们戏称之“夹尾巷”,意思是川窄到可以夹住毛驴尾巴。时间长了,这个名字也就被固定地叫了下来。
经过峰回路转,不大一会功夫,在绿色扑面的林杪之上,视线穿过淡淡的雾霭,隐约看见一座挑檐阁楼的轮廓,我立刻意识到,一定是著名的千年古刹石泓寺到了。
当我真正目睹到其真容时,不禁让我的心里汹涌出一股难喻的滋味。从映入眼帘的遗址现状分析,这座庙宇曾经是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的寺院,然而许多古建筑已不复存在,仅有与石窟相衔的两层阁楼,虽然破败,却还算完整的矗立在那里,楼的正中上方,“石泓寺”三个金色大字,依稀保留着原有的遒劲和原始古朴的韵味。此时庙宇早已没有了僧众,也无人看管。我当时心想,如果再这样下去,这座恢弘的佛寺,恐怕早晚要毁坏殆尽,那将是多么大的遗憾?
进入石窟内,遍地是燃烧草木留下的灰烬,显然是行路人或进山挖药材、狩猎者夜宿时,烧烤食物、取暖或照明所产生的,整个石窟包括数不清的佛像,经过长期的烟熏火燎,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光彩。墙壁和佛像,也有许多被涂抹、划伤的痕迹。这种不堪入目的景象,不禁又使我的心里,汹涌出了一种难以言语的滋味,真为这宝贵的文化遗产,遭到如此的非礼和不恭,感到抱屈和难过。尽管心中有所不悦,但这次的浏览,使我对石泓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那一座座精致绝伦的佛像,打内心深处喜欢和崇敬。
在党的“三中全会”之后,我又数次去拜谒过石泓寺,这里的情况,已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观,发现文管部门已对其加以适当修缮,还指派了专人看管,使之终于结束了继续被人为破坏的局面。后来又不断听说,有关方面先后对石泓寺进行了大规模地恢复和整修,使我暗生欣喜,想再访的愿望又迅速地强烈起来。
今年春末夏初,我约请一位外地朋友,如愿再次来到了石泓寺。此次看到的与往日的印象相比,已是有天地之分了。除对风雨侵蚀,旧社会兵燹破坏,问题诸多和几近消失的古建筑,实施了最大程度的维修和恢复;对石窟内彻底予以清理和保护性修饰;还新建了围墙、停车场、客房等便于旅游活动的设施,使古老的佛寺焕然一新,重新释放出了庄严、肃穆和雕梁画栋的气象。
石泓寺位于延安市富县直罗镇(汉高祖元年置直路县、唐武德三年设直罗县)西南二十公里处,也就是直罗至槐树庄公路北侧的柏山脚下,是以整体石岩凿洞而成。据史载始建于隋大业(605——617)年间,经唐、宋、元、明续修,以至扫尾工程持续到民国初年结束。一座寺庙的兴建,跨越了如此长的历史时期,天下罕见,也可以说在世界建寺历史上绝无仅有。这足以说明了每尊佛像均出自精雕细琢,况且所有佛像都是依靠自然山石雕刻,不得移动。就其各个方面的缘由,不能不说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和研究价值。
寺院的山石如切,一字排列五个大小石窟。主洞居中,为方形平顶窟,中央有一巨大基坛,安放的释迦牟尼巨像,凝目稳坐于莲花台上,态度雍容慈祥,颇有悲天悯人之气度。左傍是文殊菩萨,横跨青狮,容姿端详;右边是普贤菩萨,端坐白象,慈眉善目,表现着佛教正宗的祥瑞之气。基台四周,有四根很独特的方形石柱,上下相衔,紧擎洞顶,使整个石窟浑然一体,如铜铸铁浇一般牢固。石柱由上至下刻有五百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周围壁上,分多层布满了数以万计的比丘尼、僧、揭谛、迦兰之像,均衣褶带穗,清晰精致,因而素有“万佛洞”之称谓。
主洞两侧的四个小窟,惜于遭遇历史风尘的湮没,佛像已残缺不全,实为玉中瑕疵,造成了永久的遗憾。庆幸洞前的依山高阁尚存,飞檐金釉,彩栋金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用尽其极,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群山峻岭和令人如痴如醉的峡谷之中,山势峥嵘,沟壑纵横,古柏密布,灌草茂盛。立于寺前遥望,满目蓊郁翠微,分外森严和静谧,让人不得不叹服,古人选择了这么一个隐掩于崇山僻域的幽深之处,一定是经过千挑万选、缜密勘察才得以决定的。我想说,这让人流连忘返的寺庙,这里令人如醉如痴的自然山水,或许一点不逊色于世人神往的尘外仙境。
庙宇的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虽然水势不大,却终年不断,自古被称为川子河,是葫芦河的一级支流,隋唐时期一度谓之罗水。它碧波微动,鱼游可数,还有国家珍贵动物水獭出没,犹如仙女的绸丝带,飘落在这蜿蜒曲回的山川;淙淙的流水声,清脆悦耳,俨然从瑶池荡漾而来的弦音。因有此河,自古也将石泓寺唤作川子河石窟。
据当地老百姓议论,古代的川子河流域,是一个非常繁华热闹的地方,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的客人络绎不绝,石泓寺的香火旺盛,也就可想而知了。后来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加之鄜州地区政治、经济重心东移,使这里渐渐形成了人稀、林丰、原始古朴、旖旎诱人的自然风貌。
位于石泓寺的山背后,另有一道小河谷,因为遍地碎石块,故名曰石渣子河。据乡间传云,也许是怕修建石泓寺产生的大量石渣,堆积于寺前,会影响到庙宇的格局、档次和周围环境,便命匠工从石窟内穿凿了一条暗道,把石渣倾倒于数公里外的小河川里。基于此种说法,有许多好奇者前来以探虚实,终不得结果。然而在夏季炎热天进入石窟,似有凉风从洞内传出,但怎么也发现不了有任何的粘接缝隙;在石渣子河谷里,依然无从找到丝毫的洞口痕迹。有人猜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用原始的工具,花那么大力气和时间,把那么巨量的废渣,千辛万苦地运送那么远、那么神秘的地方,究竟出自什么原因,不得而知。即使为了寺庙面前的环境,也可就近选一两个偏僻沟壑弃之,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我也曾反复思考,这也许是奢好故弄玄虚的古人,特意给后世制造的一个遐想空间吧?事实的真伪,的确扑朔迷离。但从历史的记述中,查不出只字的依据,这也许又是古人在史料中有意安排的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又先后听到了好几个版本关于石泓寺来历的美丽传说。其中有一则似乎让人信以为真的传说,是秦王李世民带兵与北狄作战,驻扎在直罗十八个月,其间做了一个白蛇扑身的梦,唤来军师魏征拆解,圆梦结果白蛇即白龙,是一吉兆,白龙附身,预示着秦王是真龙天子,必有江山,而且与北藩的战争必然取胜。秦王听后大喜,说如果应验,一定要在此地修一座像样的庙宇。秦王登基后,是为唐太宗,调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修建了气势恢宏的石泓寺。又说李世民不想让全国人民骂其是挥霍钱财、大兴庙宇的昏君,便命人选址于荒无人烟的葱林深处,并让民工修暗道,把全部石渣秘密置于他处,同时传播出去一个修庙是鲁班神所为的娓娓故事。
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再美妙、再离奇的传说,也只是民间对美好事物赋予的思维升华和精神寄托,根本掩没不了历史的真实。石泓寺的出现,终归是人为的成果,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心血交融的结晶,是留给后世和中华文明中的一束璀璨的奇葩。
这些年到底去过多少次石泓寺,我还真说不上来了。可由于它对我心灵的震撼,使我把其轮廓、影像都完满地印刻在了我的脑壁上。倘若有机会,我依然会再度拜访,去那浩瀚的林海中,垂享被绿色簇拥的陶醉;去那庄严宁静的石窟里,潜心体味千古不散的灵韵;去那依稀的古道旁,感觉悠悠远去的驼铃声,在峭壁和绝崖上留下的微微颤音;去那潺潺不息的小河畔,尽力幻觉古人漱洗和饮马的倒影;去那寺院高阁彩栋的墙外,驻足凝思,以求得对祖国这一历史经典的鉴赏,升华至一个更高、更积极的层面,让我去追索、去遐想、去加深对华夏文明的情感,去对鄜州大地,拥有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作者简介:王世杰,笔名晨钟,陕西富县人。喜爱文学,偶有拾遗,曾先后在《人民文学》《解放军报》《诗刊》《延河》等央、省、市报刊及网络媒体发表诗文数百篇。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本平台稿件均为原创首发,如需转载请和编辑联系!
投稿邮箱:2421269135@qq.com(尊重原创,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