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繁星点点】蒋晓华 ll 农四师老故事(201-220)

点击上”蓝字”关注我们!
农四师老故事 201
2000年前,师各团场在伊宁市都设有办事处。七十五团现在的办事处位于公园街18号,有12亩地,也就是在原来的物资总公司现在的花城佳苑旁,1982年以九万元的价格从一位维吾尔族老乡手里买来,位于师印刷厂旁边的老办事处则以四千元转让给了师建筑公司即现在的宏远公司。原来的团场驻伊办事处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现在早已名存实亡,有的连名称都不复存在。
202
师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赵增力回忆,昭苏垦区七十五团距伊宁市260公里,当时路况差,行车时间单趟需10到12小时,他在团汽车队承包了八年大客车,主动提出每年免费为团里服务10天,下连队检查生产,学校放假期间老师乘车半票。不少连队职工从内地探亲回到团场驻伊宁市办事处,等了几天车,就没钱买车票了,坐上车回到团里后,从连队提上鸡、鸡蛋来表示谢意。那几年他家从不缺鸡蛋吃,这么多年过去了,忘不了团场的父老乡亲。
203
在距离伊宁市300公里的昭苏垦区七十四团开车多年的马勤自豪地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驾驶员这个职业在昭苏垦区非常吃香,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参谋售货员,都是杠杠的。其实全师所有的团场都是这样,全国也都差不多。
204
那年月师机关用人,都是“掐尖子”,从团场把最优秀的人才选调来,来了就能用,大家心服口服。师机关小车队也不例外,汇聚了全师各团场最优秀的驾驶员,赵增力、张智民、周晓保、马勤等在昭苏垦区开车时就大名鼎鼎,谁不知道七十四团、七十五团开野马警车的小马、小赵哇?后来全“掐”到师机关小车队来啦。
205
师总会计师胡克明说,他家当年在七十六团七连,来伊宁市路上要走两天。第一天翻过特克斯达坂,住在山口的夏尔湖,第二天才能到伊宁市。夏尔湖那时可热闹了,车水马龙,现在光秃秃的,连个人影都没有,沧海桑田啊。
206
1992年,师机关车队一批老驾驶员相继退休,分管劳资和人事的李宗德副师长亲自拍板,师劳资处具体操作,从团场选调一批优秀驾驶员,六十六团王辉、七十四团马勤、七十五团赵增力等相继调入。按照惯例,当时调入师机关的人员一般都是从河谷团场挑选,从昭苏垦区团场调入的凤毛麟角。这些同志先是借调,试用期三个月,由于表现突出,不到一个月就正式下了调令。
207
有段时间,七十二团副团长齐福聚频频出席团场各种聚会,于是有人传言他马上要提拔到兄弟团场当团长了,大家都在给他祝贺。消息传到他的耳朵,他着急了,“这不是害我吗?是程相申政委要调去当师党委宣传部长,大家给他送行,我不过是作陪罢了。”还好,传言没有影响这位实干家的仕途,后来他先后担任七十九团团长,政委。
208
肖根生,伊犁垦区报社办公室主任,著名记者,在七十一团九连驻连开展“访惠聚”工作,为期一年,冬天晚上房间火炉煤炭没有压好,被煤烟打了,差点丧生,懊悔地说,我从小在六十六团生活那么多年,年年冬天生火炉,都没事,现在长久不操练了,竟然“被蛇咬了”,真是太大意了,摔死的都是会骑马的,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教训深刻啊!
209
1980年前后,六十六团车队驾驶员王建西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一个电影剧本,寄到珠江电影制片厂,大受好评。曾经在抗美援朝题材影片《奇袭》中担任重要角色的一位导演给他来信,表示要把这个剧本搬上银幕。后来这位导演妻子遭遇车祸身亡,心灰意冷,投拍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210
六十六团中学1975届高中毕业生王建西多才多艺,有一年伊犁州职工文艺汇演,他写了一个相声,被伊犁农垦局宣传处选中,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演员,领导鼓励王建西试试,自编自演,结果他与朋友合作,获得了演出一等奖。
211
七十五团驾驶员周晓保说,1980年代初,我开油罐车跑独山子拉油,经常碰见王建西,只知道是六十六团的驾驶员,没有说过话,经常看见他排队等待装油时在驾驶室里看书。诗人艾青说“蚕在吐丝的时候,没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后来的师两办室主任,就是这样“吐丝”吐出来的。
212
肖根生集伊犁垦区报办公室主任、记者、司机于一身,他常说自己的师傅是王建西。王建西是师两办室主任,名副其实的“农四师一支笔”,肖根生1970年代后期选到六十六团车队学驾驶,带他的就是王建西,跟车跟了一年。
213
师两办室副主任赵增力饱含深情地说,建西主任很有才,很有领导能力,是兵团各师局办公室系统公认的最有水平的办公室主任。他把很多升迁的机会和调到兵团办公厅的机会让给了别人,让给了身边的同志,默默地在师两办室工作整整三十年,培养了许多优秀干部。多年来师两办室在机关部门年终考评中始终第一。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有智慧、有能力、情商高的领导。有一次,原兵团司令员华士飞来四师检查工作,对建西说:建西啊,你是一个好同志!可惜耽误你了。
214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便于上传下达,沟通信息,方便团场干部职工办事,食宿,各团场均在伊宁市设立办事处,多半是利用1962年“5·29”事件后一些外逃人员的无主房产,六十三团办事处、工建团办事处等均属这种情况。各团场驻伊办事处当年发挥了重要作用,团场的人们差不多都有在自己的办事处食宿,天麻麻亮赶去“大世界”客运站搭班车的经历。师农业局局长缪顺义回忆说,当时给团场带信,带文件,他都是骑着自行车先送到一个个办事处。2000年后,办事处的功能日渐弱化,现在大多已不复存在。
215
改革开放以后,一些1962年“5·29”事件后外逃人员回到伊宁市,拿着当年的地契,要求归还已划归各团场设立驻伊办事处的房地产。当时考虑到统战需要,信访部门对他们做了大量细致耐心的解释工作,但收效甚微,成为一个信访热点问题。后来在兵团法制办的支持和帮助下,以法律和政策为依据,拒绝了这些人的无理要求,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16
王学洲,四川人,六十五团八连职工,肚里颇有些文墨,说话慢条斯理,连队人称他“王秀才”。身体不好,经常来连队卫生室找李祚有医生看病拿药,“李医生,我的胃疼,疼得我汗流。”连队小孩都学会了他这句四川话,模仿起来惟妙惟肖。改革开放后他回了老家,连队人再没了他的音讯。
217
赵爽,师工矿总厂子女学校14岁学生,1981年参加万国邮政联盟举办的国际少年书信写作比赛,她写的《一个邮政职工的一天》获得金奖,在那个年代引起轰动,附带着提升了工矿厂乃至农四师在外界的知名度。
218
当年城镇户口含金量高,“农转非”指标“一票难求”,师水定面粉厂位于霍城县城,工矿厂、南台子煤矿位于伊宁市城郊,这些吃商品粮的师直属企业都是全师各团场尤其是邻近的西线团场干部职工心驰神往的地方,听说有哪位漂亮姑娘嫁到了这些企业,大家都会向她的家人投去羡慕的目光。
219
师信访局副局长欧阳英说,1962年“伊塔事件”后逃到国外的六十三团办事处原房主一直拿着老房产证和自治区某部门领导的“批示”多次来上访,持续了十来年,信访部门做了大量的政策宣传、解释和情绪疏导工作,还与六十三团联系,查阅了大量师档案历史资料,找到了当时购买院落时的协议及付款凭据,用事实使来访人不再上访,这一信访案件得以了结。
220
从六十九团走出的张本夫,自幼酷爱书法,遍访名师,刻苦研墨数十载,遂成名家。冯小刚执导的著名影片《一九四二》,片名即由本夫先生题写。
作者简介:
蒋晓华,西上天山的“八千湘女”后裔,中国作协会员,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原作协主席、文联主席,著有散文集《在惠远脚下》等。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